APP下载

金陵科技学院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与实践

2014-04-15陈小虎

关键词:金陵南京应用型

陈小虎,聂 影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金陵科技学院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与实践

陈小虎,聂 影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梳理了金陵科技学院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思想持续系统化丰富发展的脉络。论述了学校理念创新与行动创新实践经验,包括:坚持应用为本、占地提档拓展新领域,服务南京区域创新形成新兴之势;坚持学职一体化,发展新型应用型高等教育;坚持互动双赢借力发展,走合作办学新路;坚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走师资多元化、多样化新路;坚持知识产权化,提升应用科技研发服务速度、幅度、精度和贡献度;坚持校本化研究,走特色品牌化办学之路。揭示了建设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意义。

金陵科技学院;新兴新型应用型;创新与实践

金陵科技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使命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在创建以软件为主导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新兴新型应用型科技大学道路上高歌猛进,已经初步显现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成为了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会主席单位。学校持续不断地在办学思想上进行自我突破与创新,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办学思想,实现了学校与南京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协同创新发展。

一、坚持占地提档拓展新领域,成为南京创新发展引擎

(一)秉承服务南京的宗旨,强化学校南京特色

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是金陵科技学院办学的根本宗旨。在本科招生面向全国和毕业生就业进入人才市场自由流动的大环境下,学校清楚地把握“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个根本问题,在坚持应用为本的同时,视南京化为存在之根,并把它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办学行为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学校进入本科阶段后,用大约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摸清了本科办学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提出了走面向所在城市区域的成长道路,即“南京战略”,全面整体地研究南京、扎根南京、融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开发引领南京,实现与南京全面一体化发展,互动协同,共同成长,全面提升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学校将这个“南京特色”视为全校最根本的特色,集中全部精力打造在南京的存在力、发展力,即“南京能力”。

(二)全面落实南京化方略,提档拓展服务新领域

金陵科技学院确立了“成为南京软件及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供给地,成为南京实用型、应用型、市场型科技成果的研发、培育和孵化地,成为南京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成为南京引智引业的桥梁、中转站和发酵地,成为南京管理干部人才的储备地,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增长极[1]”六大使命,坚持提档为要、拓展服务新领域为机遇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打破封闭办学、自我评价的发展链式,主动与南京市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深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个教师[2],将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融合于南京的产业链、公共服务链和价值创造链,全面、深度融入南京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依据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趋势、行业标准与行业技术要求,调整专业建设的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学校的46个专业中,绝大多数实现了与南京产业发展方向的对接,坚定不移地为南京区域和行业培养服务生产一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和适应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发展新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保持继承、巩固、提升、发展原有优势的同时,学校引导学科专业面向新产业革命的前沿需求与南京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新行业、新产业,实现学校专业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提档升级,在新行业、新产业中占领高地,在南京逐步实现全服务、全覆盖和全贡献,全力提升“南京能力”,使学校逐步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借力南京软件名城建设之机,创建新兴软件特色应用型大学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产业转型升级竞赛中,南京在全国率先确立了软件及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并提出了建设“国际软件名城”的奋斗目标。2012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推动金陵科技学院转型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聚焦区域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的特殊需求,采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办学的方式,培养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的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打造南京国际软件名城、世界教育名城的新名片。学校全面实施了学科专业的软件化改造,组建了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等软件类学院,面向全球招聘软件类高层次人才,统筹整合创新团队、科技平台、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启动了高水平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学校努力提升软件产业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为南京软件产业提供新的增长极,并输送源源不断的应用型软件人才,正逐步成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南京市出台的在宁高校与南京互动发展评估中,金陵科技学院对南京的贡献在驻宁25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排第12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快速新兴崛起,对在宁本科院校认真思考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坚持学职一体化,构建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一)秉承职业教育传统,全力创办新型应用型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是21世纪以来,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对这类学校发展定位的新认识。金陵科技学院建校基础之一——金陵职业大学是我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其与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专科学校升格或者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建校基础不同。因此,教育部的批文中,明确要求金陵科技学院“继续探索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子”[3]。基于此, 2013年南京市政府审定的软件科技大学的建设方案中,要求金陵科技学院转型创建新型大学必须走一条不同于现有应用型大学建设思路的道路,明确提出了“学职一体”的办学理念,按照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高端统一和融合的思路,建设与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互动的应用型、职业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从职业化的本科生到职业导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建立职业师学院开展职业资质培训,建设新型的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走上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道路,开辟了一条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子,契合了2014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精神要求,并率先领跑。

(二)走学职一体新路,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金陵科技学院首先解决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系列激烈的观念性争议问题,坚持“不去做劳心伤神、无意义、无共识、无实践的比较和严重影响事业发展的争论”[4],即不争论,将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等原则融汇于学校的各项政策与工作要求中,引导学院及教师积极探索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具体方法,以“肯干、能干、实干”的实际行动来彰显“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切实将学校关于学职一体化的顶层设计转化成为行动和成果,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校坚持用“质量战略”来支撑“南京战略”,将“质量战略”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具体的办法是牢牢牵住就业质量这个“牛鼻子”,坚持走学职一体的育人之道。一方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历课程中去。一方面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建立“2+1+1”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即,在前两年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基础上,设置第三年的面向产业的平台课程,以及第四年的针对同一业态企业定制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学校还面向现代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开发职业标准,形成全新的实用型课程与教材体系,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最先进的高端技能型课程与教材,帮助毕业生获得胜任就业岗位的能力。通过上述努力,学历教育不再仅仅为了应试和文凭,而是让学生真正有一技之长能够立足社会、服务社会[1]。同时,学校还在全国首创职业师学院,与政府部门及行业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南京相关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从基层到高层,分不同层次开展职业技能更新培训,将学历教育资源扩展到终身教育领域。

三、坚持互动双赢借力发展,走合作办学新型道路

(一)走合作办学之路,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合作办学借力发展是金陵科技学院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基本办学经验。学校视合作教育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确立了“资源战略”和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建设道路,与南京市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开门办学,与业界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共享办学资源,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学校积极主动地融入所在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产业)发展,使自身的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转化、社会服务等契合南京市产业需求,并形成制度化的合作办学体系,借用合作方的人才、设备及生产管理实践环节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的应用研发。

(二)走合作教育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金陵科技学院在分析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基础上,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调整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对接,提高了所设专业与行业结合度、融合度、认可度。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学生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安排大四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工作与生活。学校在与南京市的区级政府合作共建科技园区时,还采用“学校+企业”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先后成立了近20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本科高年级学生随同教师可直接参与南京区域企业技术项目攻关,借此可提升本科生的职业实战能力。2014年初,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南京分院及金陵科技学院签约合作共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由中科院软件所整合其所属企业的资源,参与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极大地挖掘了校所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

金陵科技学院在加强横向合作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与纵向学校的对接,实现协同合作。学校向上探索本科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接,先后与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合作关系,数十名教师受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部分本科生在高年级就开始对接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训练。向下还主动与中职、高职学校对接合作,覆盖了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试点项目,开展“3+4”“3+2”“5+2”等分段合作培养工作,不断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以及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对接的机制。

四、坚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走师资多元多样化道路

(一)围绕多样性教育需求,构建自有的多元化师资队伍

人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师资多元多样化是新型应用型大学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竞争力之首。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特殊需求,以及职业多样性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一方面“移山造峰”,整体引进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打造“高原”与“高峰”,用“移栽大树”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学科专业团队培育“丛林”地带,“扶优扶强”加大高水平人才内培力度,形成“百花齐放”之势;另一方面遵循新型大学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原则,注重教师来源的多元化,引进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建设自有的多元化的双结构教师队伍,使具有不同经历、不同经验、不同特长的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分别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成为学师所长、并有己长的多样性应用型人才。

(二)围绕多样化师资建设,搭建办学体制机制新平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基本特征。从企业与产业界获取师资,构建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有机互动的教师团队,是新型应用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举措。在国家对企业师资进高校激励政策出台之前,金陵科技学院在尽力寻找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和尽量引入企业师资的同时,努力寻找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及企业师资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性的路径。金陵科技学院与中科院软件所合作共建的南京软件研究院,开展了“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探索了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带动本科层次软件工程专业高质量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并由中科院软件所协调其所属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参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参与科技研发并为企业创造新产品,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和企业工程师的积极性。该项目以中科院软件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及所属企业的一线工程师为主体,配备金陵科技学院的优秀教师,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中科院软件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网上答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了多样化的师资队伍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坚持知识产权化,提升应用科技研发服务速度、幅度、精度和贡献度

(一)创新服务区域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应用科技研发

金陵科技学院认为建设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这是打造新兴新型应用型科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确立了“科技战略”,坚持走应用科技引领学校发展的强校道路,充分发挥与南京经济产业及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优势,主动融入南京市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主动承接政府、产业行业企业的应用科技研发项目,加快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基地及各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着力解决南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着力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行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工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效能。

(二)落实科技创新策略,着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金陵科技学院坚定不移地承担南京区域产业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积累和创新的历史责任,努力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学校特别注重推动应用科技成果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工艺的转化和服务社会的速度、幅度、精度和贡献度的提升,并在应用科技研发过程中,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转化和经营,将专利开发作为应用研发的重点内容和直接服务南京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学校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连续三年均居江宁驻区高校前列,2014年就获得了422项专利授权(其中学生专利172项)。通过知识产权化和应用科技研发服务,学校快速提升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六、坚持校本化研究,走特色化、品牌化办学之路

(一)以特色品牌为导向,全面推进校本化研究

走校本化之路,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法。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新的命题,是金陵科技学院在对国内外大学成功办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新结论与新目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只能靠学校自己边摸索边建设来推进。学校所有学院(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一律要服从学校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要求,价值取向与利益取舍上一律要服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以确保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走校本化之路,全力推进特色品牌建设

金陵科技学院视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为生存之要。学校以“南京特色”这个整体特色及“软件主导”这个学科专业特色为目标,扬长避短,满足南京市的特殊需求,形成特长能力。学校确定特色打造的总目标为“三全两力”。“三个全”指:一是全校的所有工作要全面覆盖南京,和南京有关联;二是全面服务南京;三是全过程围绕南京。“两个力”指:一是“南京战略”变成“南京能力”,即南京软件科技大学对南京的存在力;二是体现软件主体主导特色的网络能力。“南京能力”和“网络能力”需要通过一系列可量化的、具有显示度的关键绩效指标与标志性成果来反映。这些标志性的成果就是学校的品牌。学校坚持用“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为学习者创造价值[2]”的品牌标准来评价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衡量每项办学活动为南京产业和公共服务创造了多少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多少价值。

七、结语

金陵科技学院升本以来,办学定位逐步从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到了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阶段,学校战略层面的理念持续地系统化丰富发展,具体的办学实践也在持续不断地创新,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一样,持续变化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展望未来,学校全力以赴转型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打造独具南京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努力成为南京“国际软件名城、世界教育名城”的名片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的示范,这是学校持续创新发展的变化常态中不变的目标。

[1] 陈小虎,聂影.南京新篇章中的“金科梦”——金陵科技学院积极筹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J].金陵瞭望,2013(29):12-14

[2] 腾讯教育网.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高校转型是解决就业的关键[EB/OL].(2014-04-25)[2014-11-03].http://edu.qq.com/a/20140425/015028.htm

[3] 教育部网. 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金陵科技学院的通知[EB/OL].(2005-03-09)[2014-11-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81/201001/xxgk-77385.html

[4] 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十个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7):17-22

TheInnovationandPracticeof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inMarchingTowardaNew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

CHEN Xiao-hu,NIE Y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The thesis presents that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T) on establishing a new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s going through sustainable 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It analyzes JIT’s position of basing on applied sciences, expanding new fields, and serving for Nanjing, 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JIT’s concept and action innovation. By analyzing JIT’s practical experiences on integrating academ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active win-wi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ng school-running system, diversifying teaching faculty, improving the speed, range, accuracy, and contribution of JIT’s research services, and insisting on JIT-oriented research, the thesis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 new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 new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2014-12-04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1JSJG167)

陈小虎(1962-),男,河北安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G648.4

A

1673-131X(2014)04-0001-05

唐银辉)

猜你喜欢

金陵南京应用型
“南京不会忘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张祜 题金陵渡》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