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创新

2014-04-15陈刚

关键词:助人本土化群众

陈刚

(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9)

论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创新

陈刚

(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9)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新的社会形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迫切需要创新。将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探讨,一方面有利于群众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党的群众工作;社会工作;创新;本土化;结合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助人活动,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传承和弘扬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推动社会工作创新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党的群众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结合,探索群众工作创新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

群众工作是我党为了实现自己的群众路线,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所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的总和[1](P68),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指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工作。”[2]随着我党从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成为我党主要任务。因此,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

(一)群众工作创新需要科学化

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党成为执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党,许多党员干部缺乏对历史方位转变的科学认识,致使党的领导干部中出现权力的异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党员干部队伍成分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门”的年轻干部增多,在校缺乏群众工作系统的教育,普遍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对群众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许多年轻的党员干部不重视密切联系群众,不会做群众工作,看不到群众的伟大力量,“尾巴主义”严重。同时,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是谁、哪些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工作对象、群众中主要矛盾是什么等等问题,许多党员对于这些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致使开展群众工作出现盲目性。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党要不断提升对群众的认识水平,不断将群众工作科学化。

(二)群众工作创新需要专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贫富差距过大、利益诉求渠道受

阻、部分政府部门处理群众问题态度粗暴等等,这些都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多发与激化。但是部分党员干部不善于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仍使用过去的行政手段、强迫命令、大规模群众运动,甚至采用打压、围堵上访等不科学、不专业的群众工作方法,致使党群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在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推进群众工作创新,促进群众工作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有效地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社会工作者职业角色不清晰、自我认同感低;教育与实践的相脱节;部分工作原则、价值理念不适应等等,其中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指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进入我国,与我国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相配合,共同支持人们共同生活的过程。那么社会工作要实现本土化、要扎根于我国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扎根于我国传统的助人制度之中;一是扎根于我国文化体系也就是群众的话语体系。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扎根于我国传统的助人体系

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助人制度在进入我国之前,我国已有了一整套助人制度.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分为政府系统和民间系统。政府救助系统又包含了单位制救助系统和政府部门的救助系统。这一救助模式,学者们概括为身份隶属性助人模式。民间的救助体系主要包括家庭与家族的自助性救助和邻里与亲友的互助性救助,学者们概括成为差序格局助人模式。这两种救助模式,是我国长期以来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现行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只是随着改革开放,面临着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的社会现状,我国原有的救助制度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社会问题,政府出于“工具理性”的动机,引入社会工作,期望社会工作能够解决我国社会问题。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制度是源于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西方政治制度,而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工作要进入我国,要实现本土化,必须成为我国社会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必须扎根于我国的助人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突出重点、中国特色”的指导原则。因此社会工作要实现本土化更应该扎根于中国的助人政治体制之中。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扎根于群众的话语体系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源于西方的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工作对人、对社会、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强调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社会对个人负责、社会有责任为个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服务,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提供机会。而我国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传统。[3](P51)在这一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人、对社会、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强调群体本位,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的维护要靠个人对集体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来实现。两种文化体系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存在明显的东西方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的骨髓,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源于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工作要实现本土化,必须要融入我国的文化体系和群众的话语体系之中。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同,才能实现本土化。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和一项助人活动,与群众工作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亲和性。同时社会

工作也具有群众工作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比如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系统性、方法的科学性、评价体系标准性等等都是实现群众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可以借鉴的。

而作为扎根于我国传统的助人模式与群众话语体系的成功典范就是党的群众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要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就必须吸收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并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能在我国扎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工作。

要实现群众工作创新与社会工作本土化,二者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借鉴社会工作科学性和专业性,构建群众工作价值理念体系、工作模式、科学制度,推进群众工作科学化、专业化

社会工作相对于群众工作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价值理念体系的专业性、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制度的标准性。群众工作借鉴之处也在于此。

1.构建群众工作价值理念体系,推进群众工作价值理念的科学化、专业化

构建群众工作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指一个社会由于共同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及经济环境等而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取向[4](P79)。2014年2月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工作是我党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群众工作的社会的价值观是顺理成章的。

构建群众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价值通常指一种专业或职业指导其全部服务实践的基本理念与准则。[5](P2)从这一个定义出发,群众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就是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专业价值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研究、总结已经成为共识。

构建群众工作的专业伦理体系。专业伦理是受到社会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决定的,同时又是社会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具体化。要实现群众工作科学化和专业化也必须构建群众工作者的伦理责任,比如要求群众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关心群众生活;保持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等等。

构建群众工作操作守则体系。操作守则是在更微观的层面上的社会价值,是在各个层面上的价值理念的具体应用,表现为各种原则和技术。群众工作操作守则的构建需要将群众工作的价值、知识和技术统一,这也是群众工作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2.构建群众工作评估、督导等制度,促进群众工作制度科学化、专业化

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本制度;二是促进根本制度运行的各种程序性制度;三是确保根本制度能完整准确体现的各项保障制度,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6]。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群众工作的相关制度,比如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众监督机制、党员培训机制等。相对于社会工作从人才培养、资格认证到人才使用、人才评估等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群众工作的科学化与专业化还可以从中借鉴许多制度。比如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校也可以设立群众工作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群众工作人才;在资格认证制度上,国家相关部门可以设立群众工作资格认证体系,确保群众工作人才队伍的纯洁性及高效性;在人才使用机制上,明确群众工作者的职能及薪酬待遇;在评估机制上,通过一整套评估指标的建立,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评估群众工作开展的过程及结果,以便及时提出改善意见;建立督导制度,充分运用群众工作能力较强的群众工作者来督导群众工作新生力量,发挥督导的行政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支持功能,不断地提高群众工作者能力,实现人才的更新。

3.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及工作模式,推进群众工作方法的科学化、专业化

群众工作方法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没有进行理论的提升和总结。社会工作方法是实践和理论提升的结果,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工作方法共通之处在于社会工作通用模式: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群众工作方法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也需在众多群众工作方法中,提炼出一套通用模式,构建群众工作的基本流程。比如参考社会工作通用模式,就可以提出群众工作的一般通用过程:受理群众诉求、开展调

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群众诉求、了解问题解决程度、建立长效机制。每个环节中,需要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法,以目标为导向,充实群众工作方法技巧。

同时,社会工作方法也可以作为群众工作的方法而被借鉴。有学者对这一借鉴进行了一些探讨[7](P 9-12)。

(二)推进社会工作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嵌入式”发展,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

道格拉斯·诺斯在研究经济制度变迁时认为制度的变迁方向与制度的历史有直接的关系,当人们认为在某些边际上改变现存的制度框架会使自己的境况更好时人们会采取渐进式变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在渐进式地变迁,作为社会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工作也需采用渐进式的发展模式,依赖原有的制度和经验即群众工作。因此嵌入式发展模式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即社会工作嵌入党的群众工作之中。

如何依赖原有的制度和经验实现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是目前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点攻关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主导者——政府,主要载体——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推动力量——社会工作教育者、研究者,外部环境——社会等诸多层面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在政府层面,发挥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措施,推动社会工作嵌入群众工作的运行体制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进入我国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主导性力量成为我国政府,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于顶层的设计。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各社会工作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嵌入群众工作发展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共同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出谋划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比如在党政机关的社会福利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掌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机构设立党组织,在实践中将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鼓励高校开展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研究,通过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模式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等等。

在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层面,充分发挥实务工作者的能动性,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探索符合中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的社会工作服务路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宣扬社会工作价值,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使命,同时他们也是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感触最深的群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主动地建立社工党支部,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进行探索。组织机构的研发部门开发此类项目,并进行实践。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主动了解群众工作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人民的思维特点,采用群众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并及时总结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开展服务的经验,并将其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而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在社会工作教育者、研究者层面,充分发挥其引导性功能,从理论层面解决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困境,并运用这一理论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在推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教育者、研究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路径等。同时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也可以开设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出一批既懂群众工作又能做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

作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推动力量的外部环境,其作用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之中。首先,社会要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认识到社会工作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与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教育者、研究者一道加入到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中,发挥广大人民的创造性。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工作才能早日实现本土化发展。

(指导老师肖发生)

[1]夏明,贺冰.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EB/OL].http://china.cnr.cn/gdgg/201102/ t20110223_507714324.html.2011-02-23.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高鉴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6]罗忠胜.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研究[D].广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

[7]张波.社会工作视野下党的群众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3(9).

On the Party's Good Tradition of Mass-Work and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Work

CHEN Gang
(Center of MSW Education,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

Mass work is a good tradition and a political advant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nd social work an important means in solving social problems.In present day of further all-round socialist reform and in new social situations,both of theworks urgently call for innovations.Exploration of the both in combination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innovation ofmasswork,but also for localized development of socialwork.

Party'smasswork;socialwork;innovation;localization;combination

C916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4.06.008

1674-8107(2014)06-0047-05

(责任编辑:吴凡明)

2014-10-05

陈刚(1990-),男,江西抚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助人本土化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助人无需等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