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4-04-15阮叶王红红熊杨

军事护理 2014年11期
关键词:恐惧症性行为艾滋病

阮叶,王红红,熊杨

(中南大学 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艾滋病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阮叶,王红红,熊杨

(中南大学 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艾滋病恐惧综合征简称恐艾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报道[1],是一种特定的混合性神经症。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有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目前广泛认为恐艾症是指患者反复接受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2],而患者一直坚信自己有艾滋病的相关症状。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恐艾症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3]。邵英等[4]的研究指出,2002-2006年有333例恐艾症患者到门诊进行艾滋病相关情况的咨询。孙建军等[5]在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分布特点分析一文中指出,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东方艾滋热线共接5718人次咨询电话,其中恐艾症占1090人次 。据了解,恐艾症已经成为相关医疗机构目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本文对恐艾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现报道如下。

1 恐艾症的临床分型

根据患者的有关临床表现,恐艾症大致可以分为5型:(1)焦虑型:患者主要以情绪焦虑为主,主要表现为感到恐慌;(2)强迫型:包括思维和行为强迫两种,主要表现为反复检查躯体上的可疑体征;(3)恐惧型:主要表现为害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4)疑病型:主要表现为即使多次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仍然十分坚信自己患上了艾滋病;(5)抑郁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现象[6-7]。

2 原因分析

2.1 存在高危行为 在我国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且早期艾滋病患者主要以男性同性恋者为主[8]。国外临床工作者[9-10]指出,艾滋病恐惧症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性病恐惧症,特别是梅毒恐惧症。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大媒体对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深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有过高危行为(如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不安全拔牙、多个性伴侣等)之后,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多数患者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整日郁郁寡欢,身体上稍有不适就与艾滋病的症状联系起来,同时由于这种行为的罪恶感,内心充满矛盾,更加加深了他们的恐惧感。有关数据显示,艾滋病感染者和未知感染者人数是1∶4~1∶5,即确定1个感染者后,一般有4~5个已经感染但本人不知道的感染者[11]。Kaufman等[12]的研究也指出,在我国的男同性恋人群中,大约有80%已经结婚,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在性行为时会使用安全套等保护措施。李明颖等[13]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艾滋病的传播”,但其中近50%的人群不使用安全套,即求询者的知、信、行不统一,大大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概率,这意味着相当数量的人群在日后可能发展成为“恐艾症”患者。

2.2 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 (1)由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不到位,恐艾症患者一般都知道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对艾滋病多有不正确的认识。有调查[14]表明,仅4%的人理解什么是艾滋病和了解艾滋病毒是传播途径及过程;有超过50%以上的人认为共用生活用品可导致传染,甚至有70%以上的人害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超过半数的恐艾者认为疲乏、体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自主神经症状是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恐艾症患者在有过高危性行为之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而当其身体因过度恐惧出现疲乏、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时,就会错误地认定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15]。(2)大部分恐艾症患者都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可通过网络、专业书籍及专家咨询等各种渠道获得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常常一知半解。同时由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严重加深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2.3 心理因素影响 有报道[4]称,心理承受力较差、敏感多疑、脆弱者更容易患上恐艾症,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有过高危行为之后就会不断的做相关的抗体检测,且即使检查结果呈阴性,也仍然相信自己可能感染上了艾滋病。李明颖等[13]的研究报告显示,149例艾滋病咨询者中,71.4%的咨询者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怀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其中焦虑最为多见。Vuorio等[16]的研究中,8例恐艾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或坚信自己已患上艾滋病,甚至有3例患者出现自杀行为。Kausch[17]的研究也表明,罹患或存在潜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由于其强烈的自我嫌恶或羞耻感,患者更加可能有错误的认识,坚信自己已感染艾滋病,导致患者出现高度恐艾症。

2.4 艾滋病本身的影响 由于艾滋病传染途径特殊,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加上目前尚无特效的治愈性措施,患者在有过高危行为之后就会有高度恐惧心理。有研究[16]表明,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大多数人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5年左右开始发病,一旦发病后第1年的病死率为50%,第2年为70%,第3年为85%,第5年可达100%。2009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报告显示,艾滋病的病死率为49.66%,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病死率的第3位;病死率为0.5/10万,居第1位[18]。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疫情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有15 982例艾滋患者发病,其中病死7742例,其病死例数位居传染病病死例数之首[19]。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约存活78万,估计当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病死约2.8万人。

3 应对策略

3.1 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干预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唯一有效的办法,也是降低或消除恐艾症心理的有效方法,而“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健康宣教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但行为的改变首先的经过认知及态度的阶段,遵循“知信行”健康教育的行为改变模式。

3.1.1 加强防艾宣传,提高人群认识 普及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进行广泛传播是消除人群恐艾症心理的有效措施。 动员社会各界人员的力量,特别是社会公众人物共同参与防艾宣传。同时可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张贴海报,上门宣传等方式传递正确信息,使人群了解到一般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游泳、进餐、握手等),以降低其对艾滋病的恐惧感;告知人们不同程度的疲乏及体质量下降等流感样症状、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并非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大力宣传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强调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中的重要作用;告知人们拒绝多个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同时使其认识到艾滋病已经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归为慢性传染病,与糖尿病、高血样一样是可以控制的疾病,感染后不会很快病死,一般潜伏期为8~10年[20]。王振海等[21]的研究指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能增加各类人群对艾滋病的了解,如人群对握手、谈话、拥抱、共同进餐、使用游泳池、公厕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3.1.2 指导患者改变认知态度,建立健康信念 有研究[22]指出,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是改变患者认知与产生健康信念的必要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如采用告知患者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窗口期、艾滋病患者相关的护理及自我保护措施等方式,能有效改变患者的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使之建立健康信念,从而有效缓解恐艾症心理。莫美珠[22]的研究中,68例恐艾症患者经过认知干预后,有73.53%的患者恐惧、焦虑、疑病等病症明显改善,23.53%的患者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仅有2.94%的患者症状无改善。

3.1.3 指导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 有关研究[22]显示,恐艾症患者大多有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包括同性和异性。加之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改变不良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性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向上的健康性行为包括坚持做好洁身自爱、避免多个性伴侣、不卖淫、不嫖娼、避免婚外性行为、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具、不擅自使用未经监测的血制品等等。李湘萍等[23]的研究指出,对吸毒者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后其不良健康性行为得到了有效改善,如宣教前性生活时只有35.7%的吸毒者使用安全套,宣教后达到了60%。

3.2 给予心理支持 李太生等[8]的研究指出,在恐艾症的治疗中主要依赖于直接给与抗焦虑药或抑郁药作用效果尚不肯定,而心理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恐艾症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疑病等。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出现某些类似艾滋病的症状的原因(一般为焦虑的自主神经症状,并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的特异性表现),并给与充分理解,同时肯定和鼓励患者的认知转变,使之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合理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强调“艾滋病目前虽然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可以完全预防”,且在谈话时注意避免提及“绝症”、“超级癌症”等词语。另外,有研究[24]表明,通过暗示等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恐惧感。

4 小结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包括了“艾滋病恐惧症”,也包含了对感染其他疾病的担忧,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严重影响[25]。本文在对恐艾症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总结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笔者认为在加强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减轻人群对艾滋病的盲目恐惧,从根本上解除疾病带来的精神痛苦。

艾滋病恐惧症;应对策略;原因分析;高危行为

[1] Thompson C,Riccio M.AIDS phobia[J].Bri J Hospi Med,1987,38(3):167.

[2] Smith R C,Gardiner J C,Lyles J S,et al.Minor acute illness:A preliminary research report on the“worried well”[J]. J Fam Pract,2002,51(1):24-29.

[3] 马守江,纪秀军.对2例“恐艾症”患者的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4,10(5):579.

[4] 邵英,邢秀亚,刘安,等.性病门诊艾滋病恐惧症病例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4):370-372.

[5] 孙建军,卢洪洲.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分布特点分析[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汇编,2008.

[6] Reips U D.Standards for internet-based experimenting [J].Exp Psychol,2002,49(4):243-256.

[7] Archibald,Chris,Jayaraman G.Purposes of population size estimation:The policy perspective[R].Bali:Presentation prepared for the work shop on the estimation of populations at risk of HIV,April 2002

[8] 李太生,焦洋.重视艾滋病恐惧症[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7):705-707.

[9] Macalpmc L.Syphilophobia:A psychiatric study[J]. Br J Vener Dis,1957,33(2):92-99.

[10]Freed E. Algophobia [J].Med J Aust,1983,2(10):479.

[11]霍伟,姚晓明.“恐艾症”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7):684-685.

[12] Kaufman J,Jing J.China and AIDS-the time to act is now[J]. Science,2002,296(5577):2339-2340.

[13]李明颖,毕颖,汤超,等.149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知信行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2):160-162.

[14]谷峰.恐艾症比艾滋病更可怕[J].家庭医学,2007(10):42.

[15]Susan C D,Vickie M.Women and AIDS-related concerns:Roles for psychologists in helping the worried well [J].Am Psychol,1989,44(3):529-535.

[16]Vuorio K A,Aärelä E,Lehtinen V.Eight case of patients with unfounded fear of AIDS[J].Int J Psychiatry Med,1990,20(4):405-411.

[17]Kausch O.Irrational fear of AID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behavior [J].J Psychiatry Pract,2004,10(4):266-27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2011-01-15].http://www.moh.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0/index2010.html.

[19]卫文.艾滋病占据传染病死亡率榜首[J].家庭医学,2011(5):32.

[20]杨静,邵英.对我市96例艾滋病门诊咨询者的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350-351.

[21]王振海,曹家穗,潘平涛,等.对各类人群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844-846.

[22]莫美珠.认知干扰对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情绪行为的影响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0):40-41.

[23]李湘萍,万巧琴,肖顺贞,等.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583-584.

[24]曹雪萍,喻航.性病艾滋病恐惧症110例心理咨询情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34-835.

[25]王建平,王珊珊,蔺秀云,等.艾滋病恐惧症的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435-439.

(本文编辑:沈园园)

2013-07-20

2014-02-26

阮叶,硕士在读,护士,主要从事艾滋病防治与护理研究

王红红,E-mail:1036437283@ qq.com

10.3969/j.issn.1008-9993.2014.11.011

R512.91

A

1008-9993(2014)11-0039-03

猜你喜欢

恐惧症性行为艾滋病
错失恐惧症
《 世界艾滋病日》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密集恐惧症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我国15省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影响因素
我有开学恐惧症
梁方程解的爆破及渐近性行为
仕途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