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近十年国内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梳理与思考

2014-04-15

关键词:公民理论融合

曹 然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近十年国内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梳理与思考

曹 然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公共新闻”概念最初从美国引进,自2004年开始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持续关注。进入21世纪后,有关“公共新闻”的研究逐渐被衍生而来的“公民新闻”所取代。从“公共新闻”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条理,介绍国内近十年内对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归纳当前该领域研究中的主要分歧和亟需廓清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思考。

公共新闻;公民新闻;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公共生活领域遭遇了民众前所未有的“政治冷漠”。媒介兼并现象日益加剧,新闻的地位持续弱化,媒介公信力降低。民主政治要求公众的参与,而媒体也迫切需要重新建立与公众的联系以获得收益,由一个新的理念来指导新闻实践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威奇托鹰报》《哥伦布记事问询报》《夏洛特观察者》《威斯康星州报》等报纸相继发起了一系列的“公共新闻”(之后或称“公民新闻”)运动。从深层次上说,民主荒废、媒体垄断等现象推动了公民意识的觉醒,而公民意识正是公共新闻的第一要义。

1989年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的英译本出版,其中蕴含的启蒙主义传统和西方公民民主思想在美国再次引起了热烈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纽约大学新闻系杰伊·罗森教授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共新闻”的理论概念。杰伊·罗森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积极的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笔者依此概括公共新闻的四个特点,即关注公共事务、发动公众参与、组织公共讨论、谋求公共问题的解决。

二十多年来,各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者高度关注公共新闻理论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也将公共新闻理论纳入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理论成果,也为相关新闻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一、近十年来国内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关于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公共新闻”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我国公共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作了系统的梳理。它以一段时期内相关主题论文数量为标准,将相关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简单介绍阶段(2004年之前)、繁荣勃兴阶段(2004—2006年)、“公民新闻”阶段(2006年至今)[1]。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2006年和2010年是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以蔡雯的《“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民新闻”及其研究》[2]、朱菁等的《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探讨》[3]、范东升的《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4]为代表,它们各自代表了一段时期内的研究方向,也体现出国内对于“公共新闻”的认识不断深化。

笔者对近十年来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大致进行了以下六个主题的研究:一是介绍美国“公共新闻”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如李青藜的《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5];二是借公共新闻理论寻求国内民生新闻突破发展障碍的方法,如朱菁的《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探讨》[3];三是对延伸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索,如项国雄的《公共新闻:议程设置理论的解析》[6];四是结合网络新媒体技术条件研讨公民新闻的现实可能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发展公民新闻进行宏观思考和探索;五是从新闻生产、新闻源结构等角度探讨公民新闻对传统媒体构成的挑战及应对方法,如蔡雯的《“公民新闻”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应对》[7];六是结合国内外具体案例观察公民新闻的发展,如郑一卉的《从OhmyNews看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8]。

仅就“公民新闻”受研究者重视的程度而言,可以说“公民新闻”不仅仅是一次挽回媒介公信力的运动,一个书斋里无中生有的乌托邦,抑或是总结提出一些操作层面上具体的经验教训。事实上它的影响力已超出美国,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

二、公共新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

对公共新闻理论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从一片叫好声中发现了公共新闻的一系列弊端。笔者从指导思想、媒介生态和社会问题三个角度出发,概括公共新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和亟待廓清的问题。

(一)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矛盾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没有提供一个既民主又可行的公众构想。社群主义对公众的理解要求新闻工作者牺牲编辑和报道自主权去迎合主流社会价值观,以追求社会一致,但是自由主义从中立的信息经纪人的角度解释记者的责任,其唯一目标充其量就是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不受政府干扰。

(二)新闻客观性的失落

公共新闻的倡导者们主张新闻媒体积极地介入到新闻事件过程中去,发起讨论,集中报道,组织活动,这样操作已经背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原则,也成为公共新闻运动为传统新闻从业者所诟病的问题。

(三)媒介公信力潜在的危险

媒介所有者及广告商的商业利益可能限制了公共新闻促使公民广泛参与民主进程的能力,因为公共新闻需要迎合最引人注目的公民群体,而这一群体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政治上最抢眼的话题,在这种导向下甚至可能出现媚俗化的话题设置。

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心,公共新闻的支持者据理力争,比如他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就很有代表性。有人认为客观性包括“结果的客观”和“过程的客观”,无需讳言新闻的倾向性,无需以“客观报道”作为“幌子”,只要在操作过程中尽力做到“过程的客观”,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就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有人从发挥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指出公共新闻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公众生活积极运作”,为此目的公共新闻业者必须重新审视绝对中立、客观的立场,必须在有的问题上放弃中立,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将之公诸读者公众[9]。但总体看来这些观点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吹捧也好,质疑也罢,公共新闻在推动媒体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公民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是有目共睹的。

三、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近十年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在公共新闻理论介绍、领域拓展、结合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准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较好地借鉴了国外的理论框架,本土化与原创性需要提高

虽然目前学界偶有少量颇具开阔视野和理论深度的研究,如彭兰的《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公民新闻整体实践的意义,指出公民新闻活动主要存在的三种典型关系,以及这三种典型关系分别对应的研究重点,即社会网络、自组织和意见领袖[10];再如卞冬磊《“自由”的抗争:从新闻专业主义到公共新闻业》一文,将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公共新闻理论放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框架内加以考察,分析得出在积极自由的社会责任论、公共新闻理论冲击下,消极自由的新闻专业主义屹立不倒的原因[11]。但是总的来看,这些研究文章大体停留在公共新闻理论框架与体系介绍与初步扩展阶段。同时,对某个国家如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介绍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理论溯源方面,研究杜威、哈贝马斯等人的思想与公共新闻的内在联系的文章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显得相对薄弱。纵观近十年来国内公共新闻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本土化程度与原创性都需要提高。

(二)及时地关照了相应实践,实证研究数量偏少且针对性不足

作为“舶来品”,公共新闻理论在最初被引介到国内时,的确需要大量基于文献研究的理论介绍来明确其内涵和研究方向。然而在公共新闻理论认识逐渐深入、公共新闻实践不断推进的同时,相应的研究方法仍然没有取得较大突破——从总体上看,国内公共新闻理论研究大量采用的是逻辑演绎、定性分析、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归纳总结等方法;就逻辑体系而言,以演绎法为主的思维方式很难产生新的知识,因为结论早就蕴含在大前提中了。缺少结合理论阐释、定量的和实证的研究,仅流于常识层面的介绍,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将限制公共新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从知网搜索结果来看,近几年来实证研究的论文数量正呈现上升趋势,可以预计以实证为主的研究范式将成为未来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主流。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前瞻性

在新媒体研究者魏武挥看来,所谓媒介融合包括内容、技术、管理市场和政策四个方面的融合[12]。管理融合指的是业务管理创新,而市场融合指的是受众端的创新。以上四个方面的融合为公共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郑一卉在《从OhmyNews看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一文中指出,公民新闻融入传统新闻业并成为其组成部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内容、技术、管理市场和政策四方面的融合来看,传统媒体与公民新闻媒体融合的真实动机在于依靠公民新闻内容应对市场层面上的竞争,目的是抢夺公民新闻网站的受众;公民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目的则在于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将作品传播出去[8]。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对于公民新闻来说看似双赢的发展方向,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在矛盾。比如,民众普遍缺乏政治讨论兴趣、大众传媒存在娱乐化倾向与严肃的公共事务讨论之间的矛盾、公民新闻主张民众参与和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的矛盾以及传统媒体的利益导向和公民新闻促进民主发展的要求的矛盾等。如何妥善地协调好这些矛盾,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时下,媒介融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也就是魏武挥所说的政策融合层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政策融合将怎样最终改变公共新闻的面貌,这也是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 郑保卫,樊亚平.我国公共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记者,2008(8):39-42

[2] 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民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30-34

[3] 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新闻实践,2005(2):52-53

[4] 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6(1):60-63

[5] 李青藜.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J].国际新闻界,2004(1):35-38

[6] 项国雄.公共新闻:议程设置理论的解析[J].传媒观察,2005(9):37-39

[7] 蔡雯.“公民新闻”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应对[J].新闻战线,2009(9):49-52

[8] 郑一卉.从OhmyNews看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J].现代传播,2010(1):130-132

[9] 高运峰.美国公共新闻:一场关于媒介角色转换的试验[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6):74-77

[10] 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4):38-47

[11] 卞冬磊.“自由”的抗争:从新闻专业主义到公共新闻业[J].国际新闻界,2012(5):21-25

[12] 魏武挥.国有媒体进攻步伐加快——媒介政策融合的顶层制度设计开启[EB/OL].(2014-08-20)[2014-09-01].http://www.sikv.com/Newsose/?dajia.Sikv/blog/428188001506780

From“PublicJournalism”to“CitizenJournalism”——SummarizationandCorrespondingThinkingaboutTheoreticalResearchfortheLast10Years’PublicJournalism

CAO Ra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The concept of “public journalism” originally impor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been paid continuous attention since 2004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a study of “public journalism”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derived concept “citizen journalism”.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ublic journalism”, this paper intends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its inner logic, the main research differences in this field and th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clarify, as well as to introduce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public journalism in the last 10 years, and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thinking.

public journalism; citizen journalism; theoretical study

2014-07-04

曹然(1991-),男,浙江省奉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G21

A

1673-131X(2014)03-0070-04

刘 鑫)

猜你喜欢

公民理论融合
论公民美育
坚持理论创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神秘的混沌理论
融合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融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