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廷戏曲研究的思考
2014-04-14黄卉
黄 卉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100871)
近年来,故宫学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故宫学内涵丰富、涉及领域广阔,还由于它的提出为多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视角。这新平台、新视角,在当今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形势下,可以使人重新审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研究的思路,进而取得新的成果。
故宫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宫廷文化,而宫廷戏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宫廷文化生活。就中国戏曲史而言,宫廷戏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就宫廷文化而言,宫廷戏曲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宫廷戏曲的研究,无论是从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故宫学的范畴,都成为一项有着重要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工作。
一、宫廷戏曲的研究意义
从宫廷文化的整体来看,宫廷戏曲乃是宫廷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宫廷戏曲也是戏曲史的一部分。因此,探讨宫廷戏曲研究的意义,也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从宫廷文化角度来说,演戏是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戏曲艺术在内廷帝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与之相应的宫廷戏剧文献保留了丰富的宫廷生活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宫廷史的第一手资料。
宫廷戏曲有两个属性:一是礼仪功能,二是娱乐功能。其礼仪功能取决于宫廷戏曲是宫廷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将戏曲演出列入朝廷仪典是在清代,新年、除夕、万寿节(皇帝或皇太后的寿辰)及各个节令、每月的初一、十五日都有较为固定的戏曲演出活动。内廷喜庆事如皇子出生、册封嫔妃,也要唱戏以示庆贺。也就是说宫廷演剧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各种朝贺节庆的宴飨中。因此,宫廷演戏档案资料反映了宫廷演剧的机制、规模、剧目和表演形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宫廷的日常生活。内廷的仪典朝贺、节庆、婚丧大事乃至内廷起居习俗,均记录在册,有案可查,可以作为研究相关历史的依据。所以,对宫廷戏曲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可以深化宫廷文化探讨,进而推动故宫学的发展。
从戏曲史研究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宫廷演戏了解戏曲发展的轨迹、演出曲种的嬗变以及表演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研究民间戏曲发展史料,填补戏曲史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从宫廷史的角度,对明清宫廷戏曲进行分门别类、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而逐步确立和提高明清宫廷戏曲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将促进宫廷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古代戏曲史的研究,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算来,已有百年的历史。这百年中,研究著作汗牛充栋。研究的范围有作家作品研究、戏曲文献研究、宋元之前的古剧研究、近代以来的地方剧种研究、戏曲声腔和音乐研究、戏曲文物与剧场史研究、戏曲民俗研究、古典戏曲学与戏曲理论研究、优伶与戏班史研究、戏曲观众学研究、戏曲脸谱与化妆服饰研究等等。以往的戏曲史研究,主要从戏曲文学的角度去探讨戏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从这一传统的研究角度审视宫廷戏曲,其突出的仪式、程式特点,加上宫廷戏的剧本没有进入研究者探讨范围,使得研究者有着先入为主的论断,以为宫廷戏曲无论思想还是艺术成就都是不高的。对于宫廷戏曲在戏曲史上的地位,更是有所忽视,而这些不是戏曲历史的真实反映。
从整体上看,宫廷戏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许多重要问题仅仅是开始探索,尚未达到全面深入,更未达到如有些领域那样的成熟水平。而从现存资料来说,宫廷戏曲资料丰富,相对完整,这使得宫廷戏曲研究有着十分好的基础。但同时,宫廷戏曲无论对于故宫学还是戏曲史领域的学者,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空间,所以,宫廷戏曲研究之路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在故宫学的范畴中,将宫廷戏曲纳入戏曲史的研究范围,不但弥补了百年来古代戏曲研究的欠缺,也大大拓宽了戏曲史的研究视野。
可以预见,通过宫廷戏曲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探究戏曲的发展轨迹,还可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层面的研究提供珍贵史料。如果说戏曲就是社会生活史的反映,那么,宫廷戏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宫廷文化生活。
二、宫廷戏曲的研究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戏曲是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演进,才有成熟的宋金杂剧和宋元南戏剧本出现。戏曲在元代长足发展,并成为“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明清之际,戏曲进入成熟期,不仅在民间,宫廷的演戏活动也日益成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廷戏曲和民间戏曲,因其生存空间和表演空间不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或一些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研究宫廷文化史以及戏曲史,都不能不对宫廷戏曲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以为,研究宫廷戏曲,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1.宫廷戏曲(机构)制度研究。历代宫廷均有掌管礼乐和乐舞的机构。明代宫廷内管理奏乐和戏曲演出的机构,为掌管外廷教坊司和掌管内廷钟鼓司(明代教坊司成立于洪武初年,钟鼓司成立于洪武二十八年)。清代沿袭了明代教坊司的旧制,演出事宜由教坊司女优承应,后来改为太监承差。清代可能在康熙朝中期,南府和景山的演戏机构已经展开演戏活动。道光七年,南府改为昇平署。
宫廷戏曲制度(机构)的设置,对于戏曲在宫廷的生存、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考索宫廷戏曲制度的脉络轨迹,是宫廷戏曲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宫廷戏曲研究的基础。①这一方面的研究,举要有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1937年;杨常德《清宫演戏制度的变革及其意义》,《戏曲艺术》1985年第2、3期;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等。
2.宫廷戏曲演员、演出团体研究。戏曲是综合艺术,由演员搬演故事。它也融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而戏曲演出是戏曲艺术展示与传播的核心。没有场上演出,戏曲就成为了案头读物。戏曲演出的承担者是戏曲演员,演员的才艺水平决定了戏曲演出的效果。因此,对演员的研究,也是戏曲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对各时期、各地方戏班的研究,对著名的戏曲演员及其戏曲流派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成果。②这一方面的研究,举要有王芷章《清代伶官传》,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谭帆《优伶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吴新雷《苏州昆班考》,《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等。
宫廷戏曲演出人员与民间的戏班不同。明代承应宫廷戏曲演出的人员有两部分,一是教坊司掌管的乐户;二是承应演戏的太监。清代宫廷戏曲演出人员有民籍与旗籍之分。清宫太监伶人全属旗籍,旗籍伶人是从内府三旗子弟中挑选出来学艺的。自康熙朝起,陆续有民间艺人进入宫廷演戏,成为民籍伶人。道光七年昇平署成立之前,宫廷中民间伶人有民籍和旗籍之分。咸丰以后,则直接从京城戏班中挑选出色伶人进宫演出。
宫廷戏曲演员的研究,既包括演员的来源、数量,所从事曲种、行当、表演曲目、表演特点,也包含了演员构成特点、关系等社会学层面的研究。
3.宫廷戏曲剧本、剧目研究。剧本,被看作“一剧之本”,是戏曲演出所依凭的文本。戏曲是舞台艺术,即便是我们今天阅读戏曲文本,也还是提倡心中想着舞台。重视舞台表演就不能忽视剧本的作用。我国古代戏曲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流传下来的剧本也很多。但是,这些剧本大多是为了满足社会欣赏需求的阅读本,用于演出的排演本则比较少。究其原因,戏曲与其它通俗文艺一样,传授方式是师徒之间的口传身授,很多从艺人员演员识字不多,对剧本不重视。
宫廷的戏曲承应活动遵照皇帝的旨意进行,对演戏管理规范,有着严格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方法,活动范围固定,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剧本。如现存明万历间常熟赵琦美《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所载242种杂剧中,就有近百种抄校“内府本”。清宫的南府和昇平署,都有演出戏本。仅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演出本,就有11 491册,不仅数量大,而且每种戏都有不同内容和用途的本子。①清代宫廷剧本因内容和用途不同,有安殿本(墨笔精抄、专供皇帝和皇太后看的戏本,有总本和提纲两种)、演出本(供演员演出时用的戏本)、总本(每部戏的总剧本)、角本(单头本,供扮演某一角色演员使用)、提纲(提示演员及舞台监督的表格)、串头(导演本)、排场(记载角色动作及位置)。故宫博物院藏清朝宫廷剧本的题材内容广泛,艺术形式丰富。其中既有戏曲家创作的杂剧和传奇,也有乐部词臣依据古代通俗小说和佛典故事改编的连台本戏和各种承应戏。演出剧本包括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戏等,有的剧本还配有表演动作或曲谱。
故宫所藏剧本,有不少是其它戏曲著作中不曾著录的珍稀善本和孤本。有些剧本只在宫廷里演;也有民间演出的戏,引进宫里,若干年后,与外面的不尽相同了。分析、比较宫廷与民间剧本的异同,不仅是宫廷演剧活动的再现,也是探讨戏曲史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料,而这一方面,还期待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宫廷演出的剧目,明代的文献记载较少。清代宫廷演出的剧本数量,据1999年故宫文物清点,登记戏本11 491册。而剧目的分类,学者们意见有分歧。②这一方面的研究,举要有(清)昭槤《啸亭杂录》、《啸亭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版;章宏伟《故宫博物院清朝宫廷戏剧文献收藏现状》,《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等。这也是有待开拓的领域,梳理清楚宫廷戏曲的剧目,以及其形成、改编的轨迹,是对戏曲发展史的贡献。
4.宫廷戏曲剧场研究。剧场——戏台,是宫廷演剧的场所。戏台及其周围场所是戏曲演出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空间。演戏离不开舞台,而宫廷的舞台又是最考究的,或精美奢华,或清幽精致。明代宫廷的演戏场所,没有可以确认的舞台遗存,文献中的记载也较少。即使这少量的记载,也多出自朝臣的文字。清代宫廷的演出场所,紫禁城内都分布在内廷,大小不一,使用功能亦不同。有畅音阁大戏台、漱芳斋前院戏台、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室内“风雅存”小戏台、倦勤斋室内小戏台、长春宫戏台等。这些戏台建筑是清朝宫廷演剧的产物,无论是使用功能还是造型之美都达到了中国传统戏台构造艺术的顶峰。
宫廷戏台在造型装饰上不同于民间戏台,即便同为宫廷戏台,由于不同的需要,戏台的规模、风格,也各不相同。有豪华的三层大戏楼(如现存故宫宁寿宫的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园),也有考究的中型戏台(如现存故宫重华宫的漱芳斋前院戏台、颐和园的听鹂馆戏台、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的一片云戏台),还有精致的小戏台(如现存故宫重华宫的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室内“风雅存”小戏台、故宫宁寿宫院内倦勤斋室内小戏台)。现存戏台是宫廷演戏留下的物质遗产,对于研究宫廷戏曲乃至戏曲史意义重大。③这一方面的研究,举要有傅惜华《清代内廷戏台考略》,《北平晨报》“国剧周刊”1936年9月24日;牛川海《乾隆时期剧场活动之研究》,台北:华岗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版;周华斌《京都古戏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朱连群、周华斌《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
5.宫廷戏曲受众研究。宫廷戏曲的受众当然主要是居住在宫廷的特定人群——帝后妃嫔。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宫廷戏曲演出的诸因素如剧本、演员、剧场乃至服饰、道具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大量剧本专为这一群体而创作;演员是专为他们挑选的民间伶人和太监伶人;剧场则是为他们看戏而特意建造的豪华剧场。
宫廷戏曲的受众看似非常明确,无须探究。我们也尚未看到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著述。但需要指出的是,事实上宫廷戏曲的受众绝不局限在帝后妃嫔这一狭小范围,而是因时因地不同或多或少包括了皇族成员、朝廷的重臣、外国使节等等。宫廷戏曲的演出,何时何地,邀请什么人参加,是宫廷文化所要探讨的,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经常说“上行下效”,论述帝王的喜好对戏曲艺术的流行和发展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怎样影响,却语焉不详。宫廷演戏活动的受邀请者,既是宫廷戏曲演出盛事的见证者,也是传播者和仿效者。他们可以说是沟通宫廷和民间的渠道和桥梁。
对于宫廷戏曲受众的研究,不仅有空间,也有条件。主要要到清宫档案和清朝宗室臣僚记载中去搜寻。①这一方面的资料,举要有(朝)朴趾源《热河日记》(又名《燕行录》),(台湾)台北:台北市国立编译馆1956年版;(清)昭槤《啸亭杂录》、《啸亭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清)赵翼《檐曝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荣庆日记》(谢兴尧整理点校注释),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翁同龢日记》(陈义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王文韶日记》(袁英光、胡逢祥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清)陈夔龙《梦焦亭杂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那桐日记》(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翁心存日记》(张剑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等。尤其是这些清朝宗室臣僚记述的清宫演剧活动,既非寻常人物所能闻与,亦复少为他人所详载资料。这些记述,与清宫档案形成了互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清宫档案的缺憾。
6.宫廷戏曲服饰、道具、乐器等研究。总的来说,宫廷戏曲演出所用服饰、道具、乐器等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华丽、精致、考究。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戏衣,色彩绚丽、质地精良、制作考究。其中有大铠、龙套、蟒、靠、水袖、褶子、判衣、鞋履等。宫廷戏装不仅质地比民间戏装奢华,对各种角色穿戴有严格的规定,不容有半点差池。演戏中所用的道具和简单的布景都称作砌末。大到布城、山片、床、树、车、船、轿、帐,小到兵器、旗帜、灯笼、茶具、笔墨、桌围椅帔等均属砌末。宫廷演戏的这些道具都很精致、齐整,数量庞杂,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都是民间戏班无法比拟的。戏曲伴奏乐器有吹管乐、弹拨乐、打击乐和拉弦乐。故宫藏清宫乐器有单皮鼓、大铜锣、小锣、小铜钹、紫檀木雕戏剧故事拍板、紫檀木拍板、月琴、匏制葫芦式三弦、金漆龙首匏制葫芦式胡琴、镶骨横笛、黑漆笙等。
服饰、道具、乐器等是戏曲演出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特点、演变是戏曲发展史各个时期的标志,对于研究戏曲的演变发展轨迹有意义。②这一方面的研究,举要有(新加坡)斯科特《中国传统戏装》,唐纳德·穆而出版社1958年版;马强、于巧兰《中国戏曲服装图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非史翁《记切末之由来》,《戏剧旬刊》第29期,1936年;老桐《论砌末》,《剧学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等。
7.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关系研究。从中国古代戏曲史发展来说,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都是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戏曲在宫廷中的活动,总是其时代戏曲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于那个时代总的戏曲活动。所以,研究宫廷戏曲不能不联系整体戏曲发展。而宫廷戏曲和民间戏曲,因其生存空间和表演空间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对宫廷戏曲活动与民间戏曲活动的联系、因果作出梳理、分析和判断,有助于探索戏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目前,宫廷与民间演出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研究还有待深入。
三、宫廷戏曲的研究方法
戏曲由剧本文学和场上表演两大部分组成。因而,研究宫廷戏曲,既要强调演员和表演的重要性,也要重视戏曲文学“一剧之本”的地位,还要充分认识戏曲文学与表演形态的密切关系。除了宫廷戏曲文学的研究,还要关注宫廷戏曲音乐唱腔、剧场、演员、服饰等。研究的方法,笔者以为以下三个视角是值得重视的。
1.眼光向内——立足宫廷戏曲资料。明代宫廷戏曲资料寥寥,不过还是有学者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就从多个侧面反映明代宫廷史。③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徐子方《明前期宫廷北杂剧论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戏曲研究要文献与文物结合。值得庆幸的是,保存至今的清宫戏曲资料及文物十分丰富。虽然历经战乱变迁,清前期戏曲档案几乎荡然无存,但汇集各处的资料仍可看到当年宫廷演戏的盛况。清代宫廷戏曲资料及文物包括清宫戏曲档案、剧本曲谱、戏台、服饰冠履、砌末道具、乐器、戏曲图册、唱片、相关书画以及其他文物。清宫戏曲档案主要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是故宫博物院的文献馆、明清档案部,后划归国家档案局。南府和昇平署有专门记录档案的机构——档案房,记录了清代帝后们有关戏曲演出的谕旨、内廷排戏、演戏、安排角色以及演戏后赏赐物品、银钱数目等内容的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昇平署各类档案(包括各类文字档案以及曲本、戏单、赏单、花名册、知会等)登记在册的共计8 605件。1955年清理时,发现缺少51件,实有8 554件,其中尚不包括许多夹杂在朱批、内务府档案、各种寿诞、喜庆卷宗里涉及戏曲演出的史料。现存昇平署档案包括恩赏日记档、旨意档、恩赏档、差事档、花名档、日记档、分钱档、散角档、记载档、白米档、知会档、库银档、银钱档、行取颜料纸张档、传卯房档、苏拉档等名目。这些宫廷戏曲的资料与文物,是极为宝贵的。就以清宫的演出剧本来说,对于我们了解清宫演戏旧貌,进而探讨当时戏曲演出的发展状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眼光向下——观照宫廷与民间。民间是孕育戏曲的源泉,也是戏曲发展、成熟的生命力所在。与许多文学艺术形式一样,古代戏曲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即起自民间,广泛流传;受到文人精英的关注,加以运用,逐渐完善;最后雅化、精致化。清宫演剧中无论昆腔、弋阳腔、梆子腔还是皮黄,都来自民间。从元代的北杂剧,到明清杂剧传奇,再到清代花部的兴起,戏曲在民间的发展是“俗”和“雅”不断地迭替,相互促进的。
研究宫廷戏曲要关注宫廷与民间演出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民间戏曲是宫廷戏曲资源库,而由于宫廷演剧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对民间戏曲的发展起很大的鼓励和推动作用,甚至影响戏曲的创作演出和发展进程,如京剧的形成。
3.眼光向外——开展跨学科研究。戏曲是综合艺术,这一特性决定了戏曲的研究涉及的学科除文学外,还有音乐、舞蹈、音韵、建筑、美术、历史、考古等诸方面。这是从戏曲本身来说。从外部环境来说,当代社会科学一方面学科愈来愈多,分工愈来愈细,研究愈来愈深入;另一方面,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朝“跨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宫廷戏曲研究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对具体课题做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的同时,应开展与相关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和宫廷戏曲有关的学科很多,学者们的“跨”法也各色各样。有从宫廷文化进而进入宫廷戏曲研究;也有从戏曲研究进而进入宫廷戏曲研究。但无论怎样,故宫学的体系、范畴,也为宫廷戏曲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平台和契机。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在故宫学视野下的宫廷戏曲研究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