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2014-04-14

教师教育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日常化价值观核心

鲁 静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较早关注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关系的西方学者,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强调要变革现存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此使人完全摆脱异化,成为“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包容并掩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忽略他对日常生活作用的过度夸大,仅从日常生活与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关系来看,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可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然回归。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最终将回归日常生活。大学生群体的日常行为、活动,无一不反映着这一群体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本研究旨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数百名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和跟踪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行为习惯的共性和个性,探索构建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一、大学生日常生活活动体现的价值观表征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日常消费活动”(包括日常的学习、衣、食、住、行等),“日常交往活动”(包括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类人员的交往活动等),“日常观念活动”(包括所有的思维活动)。这些活动综合反映大学生的价值观。从日常生活活动针对的主体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围绕国家、社会和个人三类主体,三个方面的内容互有交叉、各有侧重。

(一)国家层面:关注和谐、文明,但忽视个体的自觉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有高度爱国心和责任感的一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普遍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重大事件中,他们表现出理性的民族情怀和冷静的行为取向,在重大活动中,他们勇担起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这是对90后大学生的共识。调研结果显示,现今大学生对国家层面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社会稳定”和“国民素质”两个方面,对应的价值观可理解为和谐和文明。和谐、稳定,既是国家发展的大局,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大学生们普遍能深刻理解国家民族发展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密切关系。同时,大学生们对国民素质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在他们对近年来揭露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所折射的国民道德和素质问题的担忧中。学生们能从个别事件的启示中关注到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文明走向问题,关注到关乎整个人类发展的道德取向问题,但是,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价值判断和对他人的谴责层面,很少有人自我叩问反省,更少有人会关注到每个个体,特别是自我,在整个民族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二)社会层面:关注公正、平等,但缺乏对制度根源的主动探究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社会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深度飞速发展。大学生对社会事件的感知,远远快于以前任何时代。定时定期的主题式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进行快速价值判断的需要。大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大多表现出理智的认识和判断,对公正、平等等价值观高度认可,对与大学生群体相关的社会事件尤其关注,例如某校大学生投毒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日常交往行为更深入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对造成事件的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思考较少,对价值观的根源性问题,主动探究的更少。

(三)个人层面:强调独立、成功,但欠缺对他律的主动关照

大学生在个人层面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学业。大学生追求成功、崇尚独立、自主,认同诚信、友善,较多地专注于对自我的认识和要求,对他人的规诫性帮助较少。

1.崇尚以实现成功为目标的敬业

如果说50后大学生为了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学习,60、70后大学生为了理想而学习,那么80后、90后大学生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每一代人的奋斗目标都与所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崇尚成功、强调价值的今天,单纯的、奉献式的敬业,显然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能展示才华、体现价值、实现成功,才是他们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的目的。

2.赞同以自我约束为前提的诚信

近年来频出的学历、履历造假等热点事件,使人们高度关注大学生的诚信观。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的诚信准则中,自律的要求较高,对相互指正的他律要求则较低。在“关于对考试作弊的态度”问题的调研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作弊,但是,也表示“自己不会作弊,不管别人是否作弊”。“关于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的调研结果显示,58.66%的学生认为作弊是不诚信的行为,超过40%的学生对作弊行为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从动机上进行辩解,忽视了行为本身的不诚信属性。从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和看法这两个反映大学生诚信观的典型问题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自律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对他律,以及诚信的动机,有不同的认识。

3.主张以尊重独立为原则的友善

个性独立是80、90后大学生的重要标志。他们惯于、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他们非常尊重相互的独立个性,更希望得到长辈的相应尊重。在与同辈的日常交往活动中,这种重视、尊重独立判断的表现尤其明显。在调研中,笔者以“对好朋友因恋爱烦恼而严重影响学业时的态度和做法”为典型问题,了解大学生在日常交往活动中的原则。调研结果显示,53.83%的学生选择主动关心帮助朋友,46.17%的学生选择默默关怀的形式,以此保持对朋友私人生活、独立思考的尊重。崇尚独立人格,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的友善是理智而充满独立个性的。他们的友善不是纯感性或盲目的,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现实基础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发布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平台、主渠道经历了多次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后,各个层面、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及时增加了新的内容,呈现出新特点。但是,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仍然停留于口头、口号层面。在笔者的调研中,能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求的大学生并不多,有深入思考和认识的学生也在少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机制等方面反映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为价值观教育回归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宏伟的教育目标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相接轨的导向需求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国家和公共权力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促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导向目标,还应该深入分析、合理包容大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合理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相对而言,现实中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是微观而具体的、着眼于局部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择业。大部分大学生的个人目标是朴素而生活化的,择业的主要理想目标为,“找到与专业和兴趣相符、待遇好、稳定的工作”。大多数大学生赞同个人发展应该符合民族理想的要求,同时认为,民族理想也应该体现个人发展的要求,有23.84%的学生认为民族理想过于宏大,与个人发展目标距离较远。不管是生活化的个人发展目标,还是对共同理想的距离化认识,都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接轨,需要在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择业的竞争机制中发挥导向作用。

(二)日新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日常关注热点相融合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深化而更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着重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八大召开以后,教育内容主要围绕24字方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等主流教育平台都更新了相关内容。但是,调研结果显示,仍然有近4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关注点的疏离,也是主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热点、学业、就业、与同学的关系、旅游、国家大事、实习、与家庭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工作、运动、恋爱等等。如何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将宏观、抽象的价值观概念融合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现实性的要旨所在。

(三)多样的教育形式与大学生喜闻的新话语相契合的变革需要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平台,不仅有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平台,还有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甚至某些专业课程中也包含有相应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在加深大学生对执政理念、大政方针的了解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方面影响较大的依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较大的依次是,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可见,高校现有的价值观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调研结果还显示,对以上各类教育形式最不满意的方面,都是“形式”。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谈到,现有的价值观教育从形式数量上看比较丰富,但是所采用的教育模式、话语表达方式,仍然陈旧、单一。学生们希望价值观教育能借鉴现代新媒体的思维和传播方式。

(四)多元的教育主体与信任主体形成协同教育机制的构建需求

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按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学校课堂,书刊报纸,朋友交流,官方网站,广播电影电视,非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等。由此反映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主体,既包括高校教师、朋辈、家长、自我等显性主体,还包括大众传媒等隐性主体。在这些主体中,学生最信任的是,朋辈(朋友和同学),选择教师的比例很低。这表明,教育主体与信任主体有较大差异。在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现行体制中,大部分教育活动由教师完成,有意识的、主动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活动组织得较少,对大众传媒等隐性主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引导的则更少。因此,基于不同主体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不同影响,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理论基础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是一种代表理性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理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的哲学化思考。日常生活批判重建,既是促进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基础条件。

(一)日常生活批判重建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

列斐伏尔认为,只有在革命和危机时期,政治和经济问题才显得重要,在其他时期,日常生活是最重要的问题。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在其卓有影响的著作《日常生活》中,分析了日常生活的结构和人道化的可能性。她把日常生活定义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日常生活人道化,就是要改变现存的日常生活结构,使个体再生产由自发提升为自由自觉。我国学者自世纪之交开始关注日常生活理论,他们从文化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反映我国现代化进程特征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他们把人类活动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最基础的层面,即以个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领域;第二,中间层面,即政治、经济、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非日常的社会生活领域;第三,最高层面,即科学、艺术、哲学等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在这些活动领域中,人的生存方式呈现三种基本状态:自由自觉的或自为的存在;异化受动的存在;自在自发的存在。[3]6-7他们认为,我国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中,人们的生存方式是自在自发的,而不是工业文明所要求的自由自觉的,文化的根基不在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知识领域,而在于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领域。因此,要实现文化的转型和人的现代化,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使人的生存状态得以提升。

(二)价值观对日常生活的归属性

关于价值观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定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都有不同角度的研究。哲学家将价值观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哲学世界观层次的观念,并认为,需要、意识、实践活动和利益动机影响价值观的生成机制[4]。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的核心要素包括人生信念、终极需求、选择取向、行为指引、稳定的观念、社会制约等方面。不管何种解释,对价值观的本质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即价值观反映对个体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并由这种认识决定现实的行为和活动。这些认识源于与人们最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世界,导向的行为选择也发生于并影响着生活世界。因此,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对日常生活的归依性、依附性,并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中。日常生活世界包含三层基本活动类型:反映主客体间关系、以维系个体生命延续的“日常消费活动”,反映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以维系关系和情感的“日常交往活动”,以及伴随着所有日常活动的“日常观念活动”。[3]193-194在这三个层次的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方式、行为习惯、行为表现,常常反映出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因此,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聚焦分析,有可能更加准确、有效地分析某个群体或个体的价值观。

(三)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超越式互动性

价值观对日常生活的本质归依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对日常生活的依托性。这种依托,不是简单的相互重叠,而是一种超越式的互动融合。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价值观教育要符合日常生活规律、满足个体发展需要,这也是符合心理接受机制的首要条件。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与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机制密切联系。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采纳的是教育权威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刺激——反应”式的,矫治不良、弘扬先进式的,消极心理学范式的教育理念。产生的结果是,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常常停留于概念层面,缺乏深入思考和现实运用,甚至在社会消极思想的影响下,或者在面对社会不良现象时,对价值观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积极心理学为现代价值观教育的转向,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即价值观教育要结合人的潜力和美德等潜质,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帮助激发积极人格。第二,价值观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日常生活世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它必然高于日常生活,同时,核心价值观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体现理论上的先进性、发展上的前瞻性、思想上的先导性。因此,价值观教育既要贴近日常生活世界,又要高于日常生活境界。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培育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就是在日常生活批判重建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按照发展性思维,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生活世界,引领日常生活。具体来看,建构的切入点在于,在教育目标上探究发展性需要的贴合点,在教育内容中突显日常性活动的关注点,在教育形式上融合新媒体新话语的兴奋点,在教育机制上把握不同主体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一)目标完善:确立有利日常性发展需要的积极导向理念

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为两条原则:第一,促进日常性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目标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微观目标的现实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个体自觉作用的认识和发挥,同时,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依附性、交融性,也决定着价值观教育必须处于与生活世界超而不离的位置。因此,要将研究大学生的日常性发展需要作为价值观教育的第一步。第二,体现积极导向性,这是消极纠错式的传统教育理念向积极发展式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向的需要。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日常化建构,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求的统领下,以全面掌握、高度凝炼大学生各类日常生活活动的目标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的自由自觉为目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大学生生存理想的教育理念。

(二)内容深化:分类吸收关注日常性活动的各类思想精髓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方针,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还需要对具体教育内容进行细化和探讨。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日常化建构,应体现兼容并蓄、分类细化的原则。第一,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将耳熟能详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内容纳入价值观教育的范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结合,进行对照分析教育;第二,充分吸收影响广泛的当代社会思潮的合理内核。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探究热情并不高,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并不系统,这也为吸收、解读各类社会思潮的合理内容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深化各类教育平台的优势内容。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家执政理念、大政方针等体现的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内容,在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中有意识地融入反映具体领域价值观的学术内容,在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对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对应价值观的分析引导。

(三)形式更新:融入新媒体新话语新思维的各种表达方式

近年来,价值观教育也兴起了网络教育等新形式。但是新形式的特征,往往仅仅表现为教育载体、场所的变化,传统的教育场所由课堂搬到了网上,载体由纸质书本变为了电子信息,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却还是老一套。这种简单的形式更新,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不少专题网站和论坛陷入萧条的常态。因此,价值观教育形式的更新,不仅包括载体、场所的更新,更应该包括话语、媒介的内涵更新。第一,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要融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惯于使用、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要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性、口号化的单一话语方式,要研究、升华当代大学生喜欢的,轻松、甚至无厘头的,网络话语等方式;第二,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例如,借鉴美国大片宣扬美国精神的惯常做法,制作高质量的、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的、颂扬中国精神的大众影视作品。

(四)体制创新:构建兼顾自律他律的多主体协作教育机制

从对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影响的主体研究中,可以看出,价值观的影响主体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在教育体制上的原则是,以高校系统教育为主,形成各类主体协同发挥作用的教育合力。第一,强化高校价值观教育主平台的主力作用。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政策和现实影响中的教育主渠道,应该通过进一步增强理论的系统专业化分析、日常化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等方法,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同时,精心设计其他相关教育活动,注重活动实效,引导学生思考制度性、根源性问题。第二,增强社会和家庭对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意识。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的有意识合作,强化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消解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不良影响。第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互助教育的作用。尊重学生自主决策的同时,因势利导,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规范、互助互诫的教育机制。

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构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视角。对日常生活批判重建,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是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也是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起点。大学生日常生活活动体现的价值观表象虽然层次丰富,但隐含的核心问题是个体自觉意识的缺失,这恰恰印证了通过价值观教育提升生存状态的必要性。对价值观教育每个环节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的建议,仅仅反映一种阶段性的结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路径,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生活世界,不断研究新的内容。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 陈学明,吴松,远东.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21.

[3]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66.

猜你喜欢

日常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及其日常化管理研究
公众环境权利的诉求表达:激进化与日常化的内在逻辑解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日常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视角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