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

2014-04-14姜志兵樊树海

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思政教学模式

姜志兵,樊树海

(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目前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中,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研究型教学的理念,通过积极探索和研究,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向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学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初步思路和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基本理念

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主要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设计类似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环节,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主动实践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校思政课的使命是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培育优秀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主要是通过单纯的教师课堂讲授,向学生灌输既定的结论,最后的课程成绩评分体系也多采用千篇一律的应试型模式,学生平时成绩差异度也较小,所以并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能力,也难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研究探索,导致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因此,通过在思政课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导致的学生学习效率较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等状况。通过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采用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和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让学生得以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成才。

二、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一)以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为基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向传授知识与研究探索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思政课研究型教学观念。学校和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创新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把握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教师要通过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的设置,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手段和形式来促进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精神。

(二)以激励策略实施为手段,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适应度不足,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相对缺乏,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激励策略的实施符合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在研究型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激励策略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过程中,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通过竞争意识的树立,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服输的劲头;通过参与环境的设置,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情景的自由选择,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参与的兴趣;通过跟学生的反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三)以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为底蕴,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合格公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之一,通过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消除其被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国家、在社会上、在校园里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要学会以主人翁的身份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要依法享受各种应有的权利、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适当放权,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全程跟踪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一定自主选择权,在课堂中逐步体验并进一步增强其主体意识。通过全程控制并与学生及时沟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结束后及时进行效果反馈和教学总结,为后期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思政课的公民意识培养功能提供帮助。

(四)以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推进学生行为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思政课的预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最终也是要看学生的日常行为,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偏重书本理论,最缺乏的也就是实践部分的内容,因此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应该增加相应的行为实践,部分课程内容可以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改成实践教学,改变以往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受,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三、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施实践

(一)丰富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采用多元的教学目标、创新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展示手段和丰富的课外参与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课堂中通过PPT和视频展示、PK辩论、对口引申以及课后的讨论、主题班会、调查研究和论文等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丰富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实践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一个贡献度指标来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并反映到幂次上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点名、回答问题、PPT和视频展示、PK辩论、对口引申以及课后的讨论、主题班会、调查研究和论文等等均可获得贡献值,布置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视完成情况获得贡献值。如果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没有完成老师交予的任务的时候也可以扣除一定的贡献值。学生掌握情况越好的、学习研究越积极、课堂参加越活跃的同学得到的贡献值就越高,相对的幂次就越低,最后映射到处理后的总评成绩就会更高。

(二)建立平台,改革评分方案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新的教学平台,改进学生总评成绩的评分方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借鉴军旗游戏部队建制中的升级模式,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在课堂上或者在群里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平时课堂参与的情况、课后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情况、知识掌握的情况及这些情况对最后自己会得到的期末成绩的影响,并对学生产生激励学习和激励研究的作用。

所采用的平台采用维护比较方便、实现也简单的Excel来实现。给所讲授的班级每个班级对应一个Excel工作表,工作表中的每个学生对应一行,如图1所示。

图1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平台主界面

在“参数设置及说明”工作表中,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参数的调试和设定。如图2所示,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选取当前发展速度v为0.08,负分折算系数和正分折算系数均为1,负分折算幂次为1,正分折算幂次为0.7。

图2 参数设置及说明工作表

图3 抽奖工作表

(三)增强竞争,健全激励手段

在平台中将每个同学所获得的贡献值用公式自动求和,结合军旗游戏中升级模式,将不同的贡献值对应出不同的等级(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司令员),以直观的感受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型教学中来。每个学生所获得的贡献值最终会反应到幂次上,并通过Excel公式进行自动的计算最后获得该学生的总评成绩。其中及格分一列代表百分制情况下,该学生要考到及格所需要的期末考试成绩。

通过建立的激励措施在平台中的学习研究任务表格可以看到个人或个人所在小组在回答问题、课堂讨论、PPT和视频展示以及课后的讨论、调查研究、论文和结束时间等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评分结果,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便于后期管理和监督,通过工作表中的抽奖系统(如图3)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协同创新,推进实践育人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将研究型教学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学校社团实践活动、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协同实践育人观的建设。研究型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透过协同创新的视角,逐步推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学校及学生的其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力求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努力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成效。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课程时,通过与学生辅导员的配合,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宿舍建设、学生班级建设等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通过制定学生个人、学生宿舍、学生班级的合理规划,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讲授“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课程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做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并与学校及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四、效果和结论

在近几年的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该研究型教学实践方案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活跃大学课堂氛围提供了帮助。此外,也促进了同学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研究的能力,很多学生积极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平台提出了各种改进意见,不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与教师沟通,主动进行教学效果反馈,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型教学的开展,部分同学通过自主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和优秀论文,并有部分优秀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研究型实践过程中通过发挥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的教学模式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建立并完善激励型教学平台,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全面展示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对课程的综合掌握情况,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氛围,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探索的积极性和踊跃性。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行为实践中,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豆志杰,聂英.以研究型教学推动地方高校考试改革的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13,(4).

[2]荆蕙兰,许楠.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3]周治,樊树海,张瑞荣.研究型教学学生成绩评分管理系统[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1).

[4]王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5]樊树海,李磊,等.研究型教学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 2010),2010,(1).

[6]李晓晴.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7]褚凤.论研究型教学设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20).

[8]马瑞萍.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底蕴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

[9]李少奇.全球化思潮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猜你喜欢

研究型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