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人员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4-13朱礼坤朱常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管理法针刺

朱礼坤* 王 希 王 靖 罗 云 朱常和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泸州646000)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人员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礼坤* 王 希 王 靖 罗 云 朱常和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泸州646000)

目的总结与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小组,由专职人员对护理职业安全管理中的不良事件针刺伤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分析产生护理职业安全事件的原因,不断完善追踪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预防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追踪管理法实施后,2013年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2012年(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能积极防范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追踪管理法;护理职业安全;不良事件;针刺伤

护理职业安全不良事件是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一种,指的是护士在为患者提供诊治护理的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可能增加护理人员痛苦、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事件。而其中护理人员针刺伤是护理职业安全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几近50%有过针刺伤史。现代社会医疗和护理事业发展很快,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同时护理职业安全事件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往的护理职业安全管理模式常常在不良事件发生后急于查找当事人失误原因,忽略了不良事件发生之后的追踪管理,很少从系统上查找原因,从而不能避免同样的事件反复发生[1]。新兴的追踪管理法是一种企业中常用的管理方法,主要寻找不良事件发生后个人和系统双方面失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补救和追踪。2013年1月以来,我科在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中实施追踪管理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士2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6名、大学本科5名、大专15名,中专2名,年龄40~49岁2名,30~39岁3名,20~29岁17名。

1.2 追踪管理方法

1.2.1 个案追踪管理

1.2.1.1 成立管理小组

由科室护理人员自愿报名和护士长指定相结合的形式,组成6名具有丰富经验、责任心强、善于管理的管理小组成员,成立管理小组。管理组成员兼顾老中青搭配,有3名年轻辅助护士参加。每月由管理小组成员对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进行追踪、反馈,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

1.2.1.2 总结个案发生的原因

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时,管理小组成员利用因果图、鱼骨图等手段,从人、机、料、法、环中全面的寻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综合分析找出其发生的真正原因,同时让当事人回顾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并结合所用的物证资料等验证所找出的不良原因的可靠性。

1.2.1.3 追踪个案处理方法

管理小组成员结合院里的实际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医院规范的护理职业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以及处理流程对个案进行追踪,了解整个处置过程是否恰当。一旦发生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护理人员立即启用规范流程,力求将损害降低到最小范围。首先,现场护士结合自身的补救能力对不良后果作出初步评估,及时实施自救,用力从近端向远端挤血并用肥皂水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消毒针刺点。其次,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表,通知科室护士长并上报护理部、院感科作后续处理。

1.2.1.4 追踪个案的补救效果

追踪管理小组成员需要实时监控不良护理事件补救措施的实施情况,跟踪补救的全过程,及时了解补救效果,协助完善补救措施。同时,小组成员要汇总所有案例,总结分析补救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补救过程,最大程度的降低针刺伤给护士带来的不良后果[2]。

1.2.2 系统追踪管理

1.2.2.1 依据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当针刺伤事件发生时,立即上报护士长,由护士长书面上报到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会议讨论[3]。针对事件中的主要问题与症结,分析发生的原因,找出管理系统中的漏洞,从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小组成员还需要识别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应用头脑风暴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屏障失效的关键原因[4],制定屏障加强方案,重新建立缺失的屏障,避免后续不良事件的发生。

1.2.2.2 完善管理制度

追踪管理小组应及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讨论确定后在护理中推广实施。

1.2.2.3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对护理人员培训职业暴露和针刺伤预防及应急管理程序,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追踪相关管理制度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不断完善。

1.3 评价方法

比较追踪管理法实施之前(2012年全年)和实施后(2013年全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针刺伤的发生率、上报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在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2年针刺伤发生29例,2013年针刺伤12例,实施前后相比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增加,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针刺伤发生、上报情况

3 讨 论

3.1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管理中的防范作用

护理中防范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护理耗材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5]。追踪管理法能对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后的个人和管理系统双方面进行追踪,从而完善系统的同时兼顾个人,使得护理人员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对针刺伤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3.2 追踪管理法有效保障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后,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其发生后的上报率却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显著。追踪管理法通过科学的依据,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找出根本问题所在,通过完善工作流程、整改执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也强调当事人自觉上报,让其充分认识到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的重要性,并与其他护理人员分享经验与教训,以防其他人员发生类似不良事件。尤其对护理人员进行了针刺伤应急程序的培训和演练,减少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3.3 管理人员观念转变

以往常将不良事件的原因直接归咎于当事人的行为失误,然而大多数的护理缺陷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有个人原因也有外界因素[6]。追踪管理法不仅从护理人员身上找原因,还在管理系统中找缺陷,然后加固系统,确保护理安全。自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后,管理组成员认识到管理系统本身存在问题,管理者为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器械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认识到这点后,我们采用了无针输液和采血,从而极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比较追踪管理建立前后护理职业安全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上报情况,得出追踪管理法的实施有效的保障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综上所述,追踪管理法的实行使得护理安全管理规范系统化,有助于管理者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兼顾个人和环境因素,对护理职业安全不良事件作出合理的处理,从本质上预防和减少护理职业安全事故,从根本上保障护理人员权益和职业安全。

[1] 段霞,施雁.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5):1-2.

[2] 韦衡秋.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6):2020-2021.

[3] 王旭玲.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9):14.

[4] 闫亚琼.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99-300.

[5] 章西萍.信息沟通本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6):95.

[6] 付翠萍.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5):239-24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racking Management Act in Nurses, Needle Injures Management

Zhu Li-kun*, WANG Xi, WANG Jing, LUO Yun, ZHU Chang-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racking Management Act in nurses, needle injures management.MethodsEstablished track management team, full-time system to track adverse care events in the nursing occupa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rack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ResultsAfter The Tracking Management Act, 12 ca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needle injures in 201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29 cases in 2012, the reported rate rose from 46.94% to 100% (P<0.05).ConclusionThe Tracking Management Act can a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protect the occupation safety of nurses.

The Tracking Management Act; Nursing occupation safety; Adverse event; Needle injures

R192.6

B

1671-8194(2014)11-0025-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管理法针刺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正当程序理念下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