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1例报道

2014-04-13柯萍温晓伟沈兰邬万新

浙江医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球部淋巴瘤胃镜

柯萍 温晓伟 沈兰 邬万新

●病例报告

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1例报道

柯萍 温晓伟 沈兰 邬万新

患者 女,72岁。因“突发中上腹胀痛2d”于2011年11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既往有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疾病病史,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电子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占位、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性质待定,图1)。活检病理报告示:镜下纤维肉芽组织及坏死渗出物内见散在浸润的重度异型细胞(图2-3)。免疫表型:LCA+,CD20+,CD79a+/-,CD3-,CK-,EMA-,CgA-,Syn-。病理诊断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由于组织量较少,未能进一步分型)。骨髓穿刺活检病理示:正常范围骨髓象,未见异型淋巴细胞。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11年12月26日在全麻下行十二指肠肿瘤切除+胰腺部分切除+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Y吻合)术,术中见胃十二指肠交界处肿块约8cm×6cm×3cm大小,质地硬,与横结肠粘连,侵犯胰头上缘。术后病理镜下:瘤细胞大,不规则,异型明显,散在分布。细胞核染色质粗,呈点彩状,靠近核膜,可见小核仁。免疫表型:CD20+,CD79a+,CD3-,CD45RO-,CD5-,CD10-,Bcl6+,MUM-1+。诊断:十二指肠球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细胞型)。患者术后恢复可,随访至今。

讨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是属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中的一种,是指无既往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病史、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经过常规检查之后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病变并需要立即处理的对象[1]。由于远端小肠有较丰富的淋巴组织,故回盲部多发,十二指肠则罕见[2]。其病史及症状缺乏特殊性,易被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从而耽误治疗。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辅助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及超声检查等均难以明确诊断,确诊和分型需胃镜及病理学检查,但阳性率通常较低。

因此,笔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刊物共检索到1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均符合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标准),结合本例患者就其胃镜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此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发病年龄25~80岁。发病部位:十二指肠降部10例(59%),球部6例(35%),乳头部1例(6%)。胃镜检查并进行直视下活检,15例表现为溃疡性病变(88%),十二指肠肿块2例(12%)。15例溃疡性病变中活检病理诊断为淋巴瘤仅有2例(12%),低分化癌2例(12%),十二指肠癌待排1例(6%)。且同一例患者2次胃镜活检病理均为阴性者2例(12%)。可见17例患者胃镜活检第一时间的正确诊断率仅为12%。

由于本病变起源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淋巴组织,较少累及黏膜,故胃内镜下多表现为病灶处黏膜不规则溃疡、赘生物、出血坏死等,溃疡周边常呈耳廓状隆起或多发浅表溃疡,覆盖厚或薄白苔等[3],无特异性表现。而内镜下活检取材通常表浅,活检病理则绝大多表现为纤维肉芽组织及坏死渗出物,或是炎症性病变,偶见黏膜内个别散在浸润的异型细胞,且这些异型细胞常被挤压变形,或是退变的细胞,无法判断是否为异型的淋巴细胞。此时病理医生仅就几个散在退变的细胞诊断淋巴瘤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既往无溃疡病史,有消瘦、贫血,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巨大溃疡,黏膜不规则时,胃镜医师应考虑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可能。如疑似本病,则应注意多点取材,并且活检深度要适当,如病变较深,可在隆起处采用深挖洞式取材。国外文献报道,超声内镜对胃肠道淋巴瘤诊断、及与癌、各种黏膜下肿瘤和炎性增生等病变等的鉴别诊断、评价浸润范围、对治疗的反应有着重要的价值[4]。这对于今后临床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淋巴瘤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病理医生,镜下见少量散在异型细胞时应注意淋巴瘤的可能,同时也应考虑与以下几种肿瘤进行鉴别:(1)低分化癌:瘤细胞大,不规则,不形成明显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可排除。(2)小细胞癌:通常弥漫分布,胞质无或少,核卵圆形或梭形,深染,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记可辅助鉴别。(3)黑色素瘤:细胞异型明显,散在分布,部分核仁明显,能以各种形式出现,需排除,应用免疫组化HMB45、S-100蛋白和Melan-A等标记可进行鉴别。(4)粒细胞肉瘤:肿瘤弥漫浸润时呈膨胀性,原组织构架可完整保留,组织常无广泛破坏,而淋巴瘤浸润组织时常破坏原组织构架,并可见凝固性坏死。粒细胞肉瘤一般不表达B细胞淋巴瘤标记,可行免疫组化进行鉴别。(5)转移性淋巴瘤:需行其他部位检查,如骨髓、淋巴结等排除继发性可能。(6)其他:骨外Ewing/PNET、浆细胞瘤均不同程度地类似于淋巴瘤,但相应的免疫组化标记可较好地将他们区分开来。必要时采用形态学结合临床、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综合分析。如量实在太少不能诊断,可建议重取活检等。

图1 十二指肠球部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充血、糜烂,表面粗糙不平

图2、图3 胃镜活检病理示胃黏膜腺体消失,可见散在弥漫分布的异型细胞(HE×40)

综上所述,临床上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通常早期表现为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后因肿块阻塞肠腔形成不完全性梗阻,与十二指肠溃疡性病变很相似,极易误诊。胃镜医师及病理医生均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本病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治疗标准目前尚有争议,应根据其病理类型、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其中Ⅰ期及Ⅱ期提倡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且可防止放、化疗所诱发的胃肠穿孔;Ⅲ期及Ⅳ期即可行化疗和(或)放疗,也有人认为姑息性切除后再行放、化疗能减少复发、改善存活期。

[1]Boot H.Diagnosis and staging in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BestPract[J].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0,24(1):3-12.

[2]Daum S,Ullrich R,Heise W,et al.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from the German Study Group on 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J].Clin Oncol,2003,21:2740-2746.

[3]郭俊芝,刘近春,刘秀明,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十二指肠受侵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9,26:109.

[4]Toyoda H,Ono T,Kiyose M,et al.Gastric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with a focalhigh-grade component diagnosed by EUS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histologic evalution[J].Gastrointest Endose, 2000,51:752-755.

2013-08-29)

(本文编辑:欧阳卿)

314000 嘉兴市第一医院病理科

邬万新,E-mail:wanxinwu@hotmai.com

猜你喜欢

球部淋巴瘤胃镜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认识儿童淋巴瘤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研究
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内镜反转切除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