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印染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

2014-04-12王利平李祥梅

化工环保 2014年2期
关键词:臭氧组分去除率

倪 可,王利平,李祥梅,章 滢

(常州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印染废水作为工业生产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且难以治理的三大废水之一,具有色度深、组分复杂、难降解等特点。随新型材料、助剂、浆料、无机盐等的广泛使用,印染废水也逐步向抗生物降解、抗氧化、抗光解的方向发展,导致处理难度增大。在传统水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技术手段,对印染废水进行高效处理已十分迫切[1]。

臭氧氧化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在废水处理领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但由于臭氧的选择性氧化及臭氧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单一臭氧氧化技术很难应用到实际高浓度废水的处理中[3]。目前,将臭氧氧化与催化剂、超声波及其他技术联用,以提高其氧化性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4]。臭氧氧化与催化剂共同构成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有机污染物能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大量自由基氧化去除,明显改善了臭氧的选择性氧化和氧化效率低等问题,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协同降解的效果[5-7]。

本工作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处理染料废水;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配比(n(Fe2+)∶n(Mn2+))、浸渍液浓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印染废水取自常州市纺织城马杭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水样外观呈深绿色,COD=584 mg/L,色度为500倍。

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六水氯化镍、七水硫酸钴、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硝酸:分析纯;煤质颗粒活性炭(AC):粒径2.7~3.0 mm,孔体积大于0.85 cm3/g,比表面积大于1 100 cm3/g;活性氧化铝:粒径1.5~2.5 mm;陶粒:方孔密度为60孔/cm2;沸石:密度1.95 g/cm3。

CF-G-3-010g型臭氧发生器:青岛国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SX2-4-13型箱式电阻炉:上海贺德实验设备厂;KSY型电炉温度控制器:上海贺德实验设备厂;PHB9901型pH仪:上海光电器件总厂;Pharo3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默克化工技术有限公司;Autosorb-iQ2-MP型BET测试仪:美国康塔仪器公司;SUP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Carl Zeiss AG公司。

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分别将用去离子水洗净的载体(活性氧化铝、沸石、陶粒和AC)放入5%~10%(w)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12 h,洗净后于10%(φ)的硝酸中浸渍12 h,烘干。将载体浸渍于一定含量的金属盐浸渍液(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六水氯化镍、七水硫酸钴)中,在60 ℃下振荡8 h,冷却,加入碳酸钠沉淀剂,熟化24 h。滤出固体,自然晾干2 h后,在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制得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1.3 废水的催化氧化实验方法

取300 mL废水,用浓度为0.100 mol/L的氢氧化钠或0.100 mol/L的盐酸调节pH至7,催化剂的加入量为40 g/L,泵入臭氧,臭氧流量0.8 L/min,反应60 min后,静置,取上清液测定COD。以COD去除率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1.4 分析方法

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COD[8]。

2 结果与讨论

2.1 载体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以FexOy为活性组分、活性组分负载量10%(w)、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Fe2+计)、煅烧温度200 ℃、煅烧时间8 h时,载体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当AC为载体时,COD去除率最大,说明催化剂对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能力最强,效果最好。催化剂的活性与其表面形态密切相关,表面孔结构越丰富、越大,催化剂的活性越高。AC微晶碳排列不规则,活化时易产生碳组织缺陷,存在大量的微小孔隙,构成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FexOy的负载。AC的作用机理主要为吸附、催化、直接与臭氧反应3个方面[9]。因此,选择AC为催化剂的载体较适宜。

图1 载体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载体种类:● AC;■ 活性氧化铝;▲ 沸石;◆ 陶粒

2.2 活性组分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过渡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一般依次排布在次外层的d轨道上,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均可参与成键。因此,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均具有催化活性,常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10]。

以AC为载体、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金属离子计)、煅烧温度200 ℃、煅烧时间8 h时,活性组分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见,与单独使用AC相比,使用5种金属催化剂时COD的去除率大幅增加,其中使用MnOx/AC和FexOy/AC时COD去除率的平均值较大(分别为84.7%,81.6%),即催化活性较高。Andreozzi等[11]认为Mn(Ⅲ)与乙二酸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会成为自由基链的引发剂。文献[12]报道,Mn(Ⅲ)离子是羧酸、乙醛和乙醇的有效氧化剂,Mn(Ⅲ)离子的存在可提高催化氧化效率。根据标准偏差数据比较,FexOy/AC的催化活性比MnOx/AC更稳定。因此,考虑用FexOy和MnOx进行复配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较适宜。

表1 活性组分种类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3 n(Fe2+)∶n(Mn2+)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当AC为载体、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 、煅烧温度250 ℃、煅烧时间8 h时,n(Fe2+)∶n(Mn2+)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当FexOy和MnOx单独作为活性组分时,COD的去除率较小,催化效果较差,且在实验中这两种催化剂均出现了炭柱断裂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催化氧化效果有限,大量反应中间产物和有机物质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导致炭柱温度升高、断裂;当n(Fe2+)∶n(Mn2+)=1∶2时, COD去除率达到了85.3%,催化效果最佳。故选择n(Fe2+)∶n(Mn2+)=1∶2较适宜。

图2 n(Fe2+)∶n(Mn2+)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 浸渍液浓度(以Mn2+计)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当AC为载体、n(Fe2+)∶n(Mn2+)=1∶2、煅烧温度250 ℃、煅烧时间8 h时,浸渍液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随浸渍液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当浸渍液浓度为0.5 mol/L时,COD的去除率最大(为81.4%)。当浸渍液浓度较低时活性组分较少,导致催化剂活性较低;当浸渍液浓度较高时,过多的金属氧化物负载于AC上,阻塞AC内部空隙,使AC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导致臭氧与催化剂的接触几率降低,催化活性变差。故选择浸渍液浓度为0.5 mol/L较适宜。

图3 浸渍液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5 煅烧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当AC为载体、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n(Fe2+)∶n(Mn2+)=1∶2、煅烧时间8 h时,煅烧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4,催化剂的SEM照片见图5。

图4 煅烧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5 催化剂的SEM照片煅烧温度/ ℃:a 250;b 350

由图4可见,随煅烧温度的升高,COD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由图5a可见,催化剂表面粗糙度增加,空穴数量、晶粒增多,使AC的比表面积增大,并使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联系更紧密。由图5b可见,高温导致了金属氧化物在孔道中烧结,阻塞了AC的空隙结构,出现了AC空洞坍塌。故煅烧温度选择250 ℃较适宜。

2.6 煅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催化剂煅烧时间的长短不仅关系到催化剂晶型及孔结构的形成情况、活性组分与载体的契合情况,而且关系到催化剂的制作成本[13]。当AC为载体、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n(Fe2+)∶n(Mn2+)=1∶2、煅烧温度250 ℃时,煅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6,不同煅烧时间下催化剂的BET表征结果见表2。由图6可见,当煅烧时间为8 h时,COD的去除率达到83.2%,催化效率最高。由表2可见:随煅烧时间的延长,煅烧后AC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中孔体积和微孔体积均减小;当煅烧时间为24 h时,可直接观察到AC的灰化和炭柱的断裂、破碎;当煅烧时间为8 h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虽有所减小,但仍达到916 m2/g,平均孔径仍大于AC。因此,选择煅烧时间为8 h较适宜。

图6 煅烧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表2 不同煅烧时间下催化剂的BET表征结果

2.7 重复使用次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为了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将使用后的催化剂于105 ℃下烘干,重复上述实验,重复使用次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7。

由图7可见:第1次使用时COD去除率为85.4%,第2次使用时COD去除率降至71.9%,第3~6次使用时COD去除率的降幅趋缓;第6次使用时COD去除率仍达到61.1%。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图7 重复使用次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 结论

a)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活性炭负载FexOy-MnOx型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为:以AC为载体,FexOy-MnOx为活性组分,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n(Fe2+)∶n(Mn2+)=1∶2,煅烧温度250℃,煅烧时间8 h。

b)将在适宜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染料废水(COD=584 mg/L、色度500 倍)的处理,当臭氧流量0.8 L/min、废水pH 7、催化剂加入量 40 g/L、反应时间 60 min 时,COD去除率达到83.2%。

c)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COD去除率仍可达到61.1%。

[1] 杨俊,鲁胜,丁艳华. 改性赤泥絮凝—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J]. 化工环保,2010,30(4):287 -291.

[2] 蔡少卿,戴启洲,王佳裕,等.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7):1440-1449.

[3] Fontanier V,Farines V,Albet J. Study of catalyzed ozonation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pulp and paper mill ef fl uents[J]. Water Res,2010,40(2):303-310.

[4] Poyatos J M,Munio M M,Almecija M C,et 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State of the art[J].Water,Air,Soil Pollut,2010,205(1/2/3/4):187-204.

[5] Sanchez-Polo A,Rivera-Urilla J. Effect of the ozonecarbon reaction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ctivated carbon during the degradation of 1,3,6-naphthalenetrisulphonic acid with ozone[J]. Carbon,2009,41(2):303-307.

[6] Quinlivan P A,Li L,Knappe D R U. Effect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 aqueous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J]. J Chem Technol Biotechnol,2010,39(8):1663-1673.

[7] Sheng H Lin,Cheng L Lai. Kinetic chararcteristics of textile wastewater ozonation in fl uidized andfixed activated carbon beds[J].Water Res,2011,34(3):763-772.

[8]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方法[M]. 4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11-212.

[9] 刘长安,孙德志,李伟. 催化分解法处理臭氧尾气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3,29(5):1-3.

[10]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 普通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2-154.

[11] Andreozzi R,Insola A. The kinetics of Mn(Ⅱ)-catalysed ozonation of oxal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J].Water Res,1992,26(7):917-921.

[12] Sreethawong T,Chavade J S. Color removal of distillery wastewater by ozonation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inmobilized iron oxide catalyst[J]. J Hazard Mater,2012,155(3):486-493.

[13] Slimen H,Houas A,Nogier J P. Elaboration of stable anatase TiO2through activated carbon addition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J]. J Photochem Photobiol A,2011,221:13-21.

猜你喜欢

臭氧组分去除率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不同温度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内圆磨削ZTA陶瓷材料去除率预测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金刚石多线切割材料去除率对SiC晶片翘曲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