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枯草芽孢杆菌BJ3-2赖氨酸脱羧酶基因yaaO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14-04-12蔡传斌罗信旭周景瑞吴拥军

中国酿造 2014年12期
关键词:赖氨酸精氨酸枯草

唐 雪,蔡传斌,罗信旭,周景瑞,吴拥军*

(贵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假定的赖氨酸脱羧酶(lysine decarboxylase,LDC,EC 4.1.1.18)存在于大多数微生物中,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尸杆菌(Bacterium cadave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在微生物的合成途径中,LDC可逆的将赖氨酸(lysine)通过脱羧反应生成尸胺[1-2]。该酶是诱导性胞内酶,需要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5'-phosphate,PLP)为辅酶促进脱羧反应[3]。

尸胺(1,5-戊二胺)是一种多胺,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碱[4]。它是微生物细胞内调节铁离子浓度的“铁亲和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关闭孔蛋白通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嗜碱性韦荣球菌(Veillonella alcalescens)、小韦荣球菌(V.parvula)和解脂厌氧弧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等一些严格厌氧的格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的组成成分之一。虽然尸胺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正常物质,对人体没有直接毒害作用,但它也作为一种肉毒胺存在于腐败物中,也会加强酪胺和组胺对人体解毒作用的影响[5]。

贵州水豆豉发酵是通过微生物自然富集发酵传统工艺,发酵期间主要参与的微生物为食品级安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但如果发酵环境控制不当,蛋白腐败也是食品中尸胺的主要来源。豆豉发酵对象大豆富含高蛋白,为控制豆豉发酵过程中过量尸胺的产生,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豆豉发酵生产菌株B.subtilisBJ3-2为目标菌株[6],根据GenBank中B.subtilis168标准菌株的yaaO基因序列设计同源引物,PCR扩增B.subtilisBJ3-2基因组DNA,T克隆得到赖氨酸脱羧酶基因yaaO,测序后与NCBI登录的其他枯草芽孢杆菌yaaO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析LDC酶活性结构域和酶活性位点。从而通过控制LDC的表达,降低豆豉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含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J3-2: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E.coliDH5α: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pGEM-T载体、溶菌酶(lysozyme)、rTaq酶、T4DNA连接酶、DNA Marker、dNTPs:大连TaKaRa公司;E.Z.N.A.TM Gel Extraction Kit、E.Z.N.A.TM Plasmid Mini KitⅠ:美国Omega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C1000TM Thermal Cycler PCR仪、Universal Hood Ⅱ凝胶成像分析仪、PowerPac HC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Mini-6K微型离心机: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登录的B.subtilis168菌株(登录号为AL009126.3)的假定的赖氨酸脱羧酶基因yaaO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上游引物P1:5'-ATGAACACACCTTTATATAAAG-3';下游引物P2:5'-TCATGATTTCTCCTCTTCT-3';预计扩增片段长度为1 443 bp,由大连TaKaRa公司合成。

1.3.2B.subtilisBJ3-2基因组提取

活化B.subtilisBJ3-2菌株,分离单个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接种至5 mL的LB液体培养基,于37 ℃摇床140 r/min振荡过夜培养。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B.subtilisBJ3-2基因组DNA。1%琼脂糖电泳检测基因组的完整性。

1.3.3 目的片段的扩增

以B.subtilisBJ3-2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 μL、dNTPs 1.6 μL、DNA模板1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Taq酶0.1 μL 补ddH2O至20 μL。反应程序:94 ℃、5 min,94 ℃、40 s,45.5 ℃、40 s,72 ℃、90 s,30个循环,72 ℃、10 min,12 ℃保存。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3.4yaaO的克隆与测序

回收纯化PCR产物,连接pGEM-T载体并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5α。经菌落和质粒PCR验证后,将阳性重组质粒送至大连TaKaRa公司测序。

1.3.5yaaO序列分析

对yaaO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用BioXM2.6、DNAStar7.1、MEGA5、ClustalX1.81软件对氨基酸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并绘制LDC遗传进化树。用Swiss-Model及Deep View Version4.1绘制yaaO蛋白三维结构及标注活性位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提取及相关基因的PCR扩增

提取基因组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图1)显示,提取的DNA浓度较高,结构完整,无显著降解,可作为模板进行下一步目标基因的扩增。PCR扩增结果使用2%的琼脂糖电泳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扩增出一条符合1 443 bp大小预期片段。

图1 枯草芽孢杆菌BJ3-2基因组Fig.1 Genome of Bacillus subtilis BJ3-2

图2 PCR扩增yaaO基因Fig.2 PCR amplification of yaaO

2.2 重组质粒的转化与菌落PCR鉴定

对重组体进行菌落PCR检测,从图3可以看出,约在1 443 bp处有特异性条带出现,与预期基因组PCR扩增yaaO基因的目的条带大小相符,证明获得了阳性的重组菌落。

2.3 阳性菌落的质粒PCR鉴定

将获得的阳性重组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培养,并提取质粒,进行质粒PCR扩增,结果如图4所示,约在1 443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大小均与前期PCR扩增产物相吻合,说明目的基因已正确连接到pGEM-T载体内,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提取的质粒送生物公司测序,并命名为pGEM-yaaO。

图3 菌落PCR鉴定重组子Fig.3 PC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yaaO gene from recombinant clones

图4 质粒PCR鉴定Fig.4 PCR identification of plasmid

2.4 Bacillus subtilis BJ3-2赖氨酸脱羧酶的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

使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经行分析后表明,B.subtilisBJ3-2赖氨酸脱羧酶基因yaaO的ORF大小为1443bp,共编码480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BioXM2.6软件推测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53.22 ku,G+C含量为43.59%,蛋白质等电点(pI)为6.23,其中酸性氨基酸19.8%,碱性氨基酸占13.5%。将基因序列提交至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获得基因登录号KJ561349。

将所克隆的目的基因及推测表达的蛋白质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B.subtilisBJ3-2的yaaO基因与已报道枯草芽孢杆菌的yaaO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高度同源,都高达91%以上。与B.subtilis168菌株目的基因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达94%,yaaO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达96%。通过与其他枯草芽孢杆菌的(yaaO)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序列同源性最高的是Bacillussp.JS(yaaO),达到99%;与枯草杆菌其他种(yaaO)序列同源性也在91%以上。表明本实验所克隆的目的基因为赖氨酸脱羧酶基因。

B.subtilisBJ3-2赖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与芽孢杆菌JS(Bacillussp.JS)同源性最高,为99%。与其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假定的赖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高达91%以上。其中,与B.subtilisE1精氨酸/赖氨酸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6%;与巴氏芽孢杆菌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的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也高达96%;与B.subtilisMB73/2菌株转氨酶第四家族蛋白(aminotransferase class-V family protein)同源性高达96%;与Bacillussp.BSC154同源性高达95%。

B.subtilisBJ3-2 LDC基因同B.subtilisBJ3-2的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tion,ADC)一样,同属于PLP依赖型脱羧酶家族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作为大多数细菌磷酸吡哆醛(PLP)依赖型脱羧酶的代表——乳酸菌(Lactobacillussp.30a)鸟氨酸脱羧酶家族(ornithine decarboxylase family),具有Ⅲ型PLP型脱羧酶的活性位点、PLP结合位点以及二级结构特征。如图5所示,选择Lactobacillussp.30a的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氨基酸序列和B.subtilisBJ3-2的ADC氨基酸序列,对照B.subtilisBJ3-2的LDC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如图6所示,选择高度同源的枯草芽孢杆菌其他菌株LDC序列以及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EGD-e菌株(Listeria monocytogenesEGD-e)的LDC作为厚壁菌门代表,结构域不同的大肠杆菌(E.coliATCC 8739)LDC序列作为参比,增加LDC氨基酸序列所特有保守序列及酶活性位点推测的可靠性。

图5 B.subtilis BJ3-2ADC/LDC和Lactobacillus sp.30a ODC的氨基酸多序列比对Fig.5 Amino acid sequence alignments of B.subtilis BJ3-2 ADC/LDC and Lactobacillus sp.30a ODC

赖氨酸脱羧酶作为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又属于吡哆醛磷酸盐(PLP)依赖型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级大家族。从图5和图6对氨基酸脱羧酶结构域分析显示:B.subtilisBJ3-2 LDC与B.subtilisBJ3-2 ADC一样,属于丙氨酸消旋酶家族,在序列的N端含有赖氨酸(单字母缩写为K)的保守序列[AS]-V-[IV]-K-A[DN]-A-Y-G-H-G,几乎在所有丙氨酸消旋酶的氨基酸序列存在[7]。且具有PLP依赖型脱羧酶家族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即PLP活性位点,包括[FDSAW]、[RNNHKSVYNSA]、[S-X-H-K],属于典型的Ⅲ型PLP依赖型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家族成员。[FDSAW]是所有氨酸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共有的保守结构域,与蛋白二级结构β-折叠有关。[S-X-H-K]序列中Lys(K)是PLP依赖型脱羧酶的活性位点,PLP通过与Lys氨基酸残基形成醛亚胺键(席夫碱),使酶具有催化活性[8-9]。[RNNHKSVYNSA]序列中的His氨基酸残基改变分子极性作用,是所有脱羧酶及一些其他PLP依赖型酶共有结构域,推测其与催化作用有重要关系[10]。

图6 B.subtilis BJ3-2和其他细菌LDC/ODC的氨基酸多序列比对Fig.6 Amino acid sequence alignments of LDC/ODC of B.subtilis BJ3-2 and other bacteria

从图6可以看出,B.subtilisBJ3-2 ADC、B.subtilisBJ 3-2 LDC与Lactobacillussp.30a ODC中还存在[PGHQGG]、[LGDL]、[GD]、[TYDG]、[SPFYPMYAALD]、[DPNK]、[YPPG]高度保守结构域,与赖氨酸脱羧酶家族推测的保守结构域[PGGXGTXXE]得到印证[11]。与图7相比,[GD]、[TYDG]结构域没有显示出高度保守的结构特征,推测[GD]、[TYDG]结构域可能是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家族(Orn/Lys/Arg decarboxylase family)所特有的保守结构域,而[GSS]是两图对比所共有的结构域,刘艳敏[12]对枯草芽孢杆菌BJ3-2 与其他枯草芽孢杆菌ADC序列同Lactobacillussp.30a ODC 比对发现[PGEK]是B.subtilisBJ3-2 ADC特有的结构域,而[GVPATI]是B.subtilisBJ3-2 LDC与Lactobacillussp.30a ODC特有的结构域,推测该结构域为辅助因子,对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的不同代谢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图7 不同细菌的精氨酸/鸟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树Fig.7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with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different bacteria LDC/ODC

从图7遗传图谱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杆菌LDC均属于遗传距离较近的同一进化分支。B.subtilisBJ3-2的与Bacillussp.JS的LDC的遗传距离最近;与厚壁菌门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EGD-e的LDC遗传距离次之;与E.coliATCC 8739 LDC以及Lactobacillussp.30a ODC遗传距离最远。以上结果表明,B.subtilisBJ3-2与乳酸菌及其他厚壁菌门细菌的遗传距离接近,具有PLP依赖型脱羧酶家族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Ⅲ型PLP依赖型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家族(Orn/Lys/Arg decarboxylase family)成员。

2.5 Bacillus subtilis BJ3-2 LDC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使用SWISS-MODEL在线分析[13],输入Bacillus subtilisBJ3-2 LDC氨基酸序列进行在线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质与数据库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的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家族蛋白质SAR0482同源性(identity)最高,为39.22%。Deep View Version1.3对该序列进行编辑,预测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如图8所示,Ser-X-His-Lys是经典的脱羧酶的指纹图谱序列[14]。

图8 B.subtilis BJ3-2 LDC蛋白质三维结构Fig.8 B.subtilis BJ3-2 LDC three dimensional protein structure

3 结论

经多序列氨基酸比对,B.subtilisBJ3-2的LDC包含PLP依赖型脱羧酶家族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转氨酶的辅因子为磷酸吡哆素,通过磷酸吡哆醛(PLP)与磷酸吡哆胺(phosphopyridoxamine,PMP)的转化,形成希夫碱中间产物,使一个氨基酸转变为α-酮酸,另一个α-酮酸转变为新的氨基酸[15]。通过对赖氨酸脱羧酶氨基酸的序列分析,推测其鸟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脱羧酶家族保守结构域和蛋白二级结构及酶催化活性位点。从其代谢途径出发,通过分析LDC酶活性结构,为控制豆豉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尸胺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TAKAHASHI E,FURUI M,SEKO H.d-Lysine production from l-lysine by successive chemical racemization and microbial asymmetric degradation[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7,47(4):347-351.

[2]DELAS R B,MARCOBAL A,CARRASCOSA A V,et al.PCR detection of foodborne bacteria producing the biogenic amines histamine,tyramine,putrescine and cadaverine[J].J Food Protect,2006,69(10):2509-2514.

[3]孟 甜.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4]蒋丽丽,吴晓燕,刘 毅,等.赖氨酸脱羧酶发酵工艺及酶学性质[J].精细化工,2006,23(11):1060-1063.

[5]朱 婧.微生物转化L-赖氨酸为尸胺的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6]贾东旭,吴拥军,李耀中,等.细菌型豆豉发酵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J].食品科学,2009,30(5):217-221.

[7]张彩凤,徐书景,李艳红,等.丙氨酸消旋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36-8839.

[8]GANI D.A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comparison of pyridoxal 5'-phosphate dependent decarboxylase and transaminase enzymes[J].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1991,332(1263):131-139.

[9]LEE Y S,CHO Y D.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active-site residues in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f nicotiana glutinosa decarboxylating both L-ornithine and L-lysine[J].Biochem Soc,2001,360(3):657-665.

[10]MOMANY C,GHOSH R,HACKERT M L.Structural motifs for pyridoxal-5'-phosphate binding in decarboxylases: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Lactobacillus30a ornithine decarboxylase[J].Protein Sci,1995,4(5):849-854.

[11]逯明辉,李晓明,陈劲枫,等.黄瓜发芽期耐冷性与赖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92-2495.

[12]刘艳敏,卢 彪,沈玺龙,等.枯草芽孢杆菌BJ3-2 精氨酸脱羧酶基因Spe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酿造,2014,33(5):39-43.

[13]GUEX N,PEITSCH M C,SCHWEDE T.Automated comparative protein structure modeling with SWISS-MODEL and Swiss-PdbViewer: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Electrophoresis,2009,30(1):162-173.

[14]GABRIELE S,SIEGRID T,THOMAS H,et al.Lysine decarboxylase in plants and its integration in quinolizidine alkaloid biosynthesis[J].Phytochemistry,1983,22(1):65-69.

[15]白俊琴.枯草芽孢杆菌lipA基因表达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赖氨酸精氨酸枯草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精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的分析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岁末
精氨酸改善宫内发育迟缓、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4年赖氨酸市场回顾及2015年展望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2013年赖氨酸市场回顾及2014年趋势展望
2012年国内赖氨酸市场分析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