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腹痛宁滴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2014-04-12杜丽东吴国泰刘五州李应东

中成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匀浆滴丸腹痛

杜丽东, 吴国泰, 景 琪, 刘五州, 李应东, 任 远*

(1.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药 理]

当归腹痛宁滴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杜丽东1,2, 吴国泰1,2, 景 琪1, 刘五州1, 李应东1, 任 远1,2*

(1.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观察当归腹痛宁滴丸 (当归油) 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探讨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8种刺激诱导大鼠建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阳性组 (匹维溴铵)、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 中、 低剂量组, 每组 10 只, 连续给药 31 d, 定期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 摄食量、 排便情况、 自主运动量, 末次给药后测定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以及结肠匀浆 5-HT、 血浆和结肠匀浆 P物质 (SP)、 血管活性肠肽(VIP) 水平。 结果 给予当归腹痛宁滴丸后, 大鼠摄食量和排便量增加, 固体粒状粪便增多, 随后体质量和摄食明显增加,运动量接近正常,依次为当归腹痛宁滴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增加和肠推进率减小亦如此。当归腹痛宁滴丸使大鼠血清 5-HT水平下降, 血浆 VIP水平升高, 和结肠匀浆 5-HT水平下降, 以高剂量组为明显。 结论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脑肠轴 5-HT和 VIP过度分泌和向正常水平恢复有关。

当归腹痛宁滴丸;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功能;5-羟色胺;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现代社会环境下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疾病,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痛,胃肠动力异常,大便性状改变以及神经精神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因其缺乏形态学、生化等特异改变, 病因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 研究表明[2,3], 肠 易激综合 征 病 人中存在 5-羟色胺 (5-HT)、 P物质 (SP)、 血管活性肠肽 (VIP) 等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多数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长期的精神神经异常因素可通过脑-肠轴引起胃肠运动、分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加剧。

当归腹痛宁滴丸 (国药准字 Z62020027) 是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肠溶滴丸,主要成分为当归油,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急性腹痛,妇女痛经及产后宫缩痛等。前期研究显示当归油具有镇静、镇痛、改善胃肠 动 力 等 作 用[4-6]。本 研 究 采 用 复 合 因 素 诱导大鼠建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观察当归腹痛宁滴丸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血液和肠组织中 5-HT水平、 胃肠激素 ( SP、 VIP) 水平的影响,为当归腹痛宁滴丸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SD大鼠, SPF级, 雌雄各半, 体质量160 ~180 g, 由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 证 号 SCXK ( 甘) 2011-0004。 喂 标 准 饲 料(由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饲养温度:(20 ±2)℃, 相对湿度 60% ~70%, 适应 7 d 后开始实验。

1.2 药品与试剂 当归腹痛宁滴丸 (含当归油的肠溶滴丸, 丸芯质量 20 mg, 口服, 顿服 10 ~15粒或日服2 次, 每次 10 ~15 粒) 由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121002; 匹维溴铵片由法国苏威制药公司生产, 批号 620016;5-HT、SP、VIP放射免疫试剂盒及 DAB显色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冰柜 (北京福意电器有限公司); 烘箱 (上海岛韩实业有限公司); 振荡器 (哈尔滨市东明医疗仪器厂); 噪声测定仪 (北京天安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德国赛多利斯);GC-911-C-放射免疫计数器 ( 中国科技大学实业总公司); 敞箱 (80 cm×80 cm×40 cm) 为自制。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 分组与给药 参考文献并改进[7-8], 6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10 只) 和模型组(50 只)。 正常组大鼠分性别每笼 5 只常规饲养,不给任何刺激。模型组大鼠每笼1只孤养,并加以不可预见性刺激,刺激因子包括禁水禁食、昼夜颠倒、冷刺激、热刺激、致痛、制动、高速震荡和噪声共8种, 刺激因子在 40 d 内随机安排, 每天 1种,每种刺激出现5次,每种刺激不连续出现,造模40 d。 应激刺激操作方法, 禁水禁食:24 h 内断水断粮; 昼夜颠倒: 于早 7 ∶00 时将动物放入暗室中, 不开灯使动物处于黑暗状态; 至晚19 ∶00时将暗室中照明灯打开,使动物处于光照状态,直至次日早7时取出;冷刺激:将大鼠置于4℃冰柜中15 min 后取出; 热刺激: 将大鼠置于 45 ℃的烘箱中 15 min 后取出; 致痛: 用止血钳夹住大鼠距尾尖 1 cm处 (用力不宜过大, 动物发出哀叫声即可) 持续 2 min; 制动: 将大鼠置于固定器中 5 h;高速震荡:将大鼠放入振荡器中,高速水平震荡(110 r/min) 15 min 后取出; 噪声: 将大鼠置于玻璃钟罩内, 给 150 db 闹铃刺激 10 min。

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 (灌胃匹维溴铵 15.0 mg/kg体质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 7倍)、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 中、 低剂量(分别灌胃当归腹痛宁滴丸 120、 60、 30 m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 14 倍、7 倍和 3.5 倍),每组 10 只, 按性别每笼 5 只常规饲养, 按 10 mL/kg体质量容量灌胃, 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量蒸馏水, 连续31 d。

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2.2.1 体质量、摄食量 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9、 第 19、 第 29 天上午 9 ∶00 时加饲料 100 g, 次日9 ∶00 时称定剩余饲料质量, 并称定动物体质量, 计算24 h 摄食量, 摄食量 = (食物总量 -食物余量) /体质量。

2.2.2 排便情况 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 10、 第20、 第 30 天, 在直径 60 cm的圆盆中盛满水 (水温 10 ℃ ±1 ℃), 水中央放置直径 10 cm的柱形平台, 平台面高出水面约 1 cm, 将各组大鼠置于平台上,观察各大鼠2 h内排便情况,定形粪便记录粒数,不定形或稀便记录排便次数;并对每粒或每次粪便性状评分,泄泻稀便计0分,软便无定形计1分,软便定形计2分,固体定形计3分,累积记录各大鼠2 h内粪便的评分。

2.2.3 自主运动量[9]自制敞箱 ( 高 40 cm, 长宽均为80 cm,周壁为黑色, 白色地面用黑线划分为面积相等的 25 块), 在暗的、无噪音、 安静的房间进行。 敞箱中央上方1 m处悬挂1 个100W灯泡。 给药前和给药第10、 第 20、 第 30 天将每只大鼠置于光洁敞箱的中央, 以 5 min 内大鼠穿越地面方块数作为水平运动得分, 以 5 min 内直立次数为垂直运动得分,将得分加和表示大鼠的运动量,每只大鼠测定一次。

2.2.4 胃肠动力[10]第 31 天给药 1 h 后 (事先已禁食不禁水 12 h),各组大鼠灌胃半固体糊2.0 mL/只 (配制方法:16 g奶粉、 8 g蔗糖、 5 g活性炭、 10 g小鼠饲料粉 (过 80 目筛) 加入 250 mL的 5%的羧甲基纤维素悬液中, 充分搅拌混匀), 30 min 后股动脉放血, 取血约 1 mL加入抗凝管制备血浆, 另取血约2 mL自然凝固4 h制备血清,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开腹,结扎幽门和贲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定全质量,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迅速取出小肠,分离系膜,轻轻直铺于水平白色台面上,测量小肠全长 (幽门至回盲部距离) 及推进距离 (幽门至半固体糊前沿的距离)。 分别计算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

胃排空率 (%) = [(灌胃半固体糊质量 -胃内残留糊质量) /灌胃半固体糊质量] ×100%, 其中胃内残留糊质量=胃全质量-胃净质量; 肠推进率(%) =(推进距离/小肠全长) ×100%

2.2.5 血清 或血浆、 结 肠匀浆 5-HT、 SP和 VIP水平 大鼠动脉血室温凝固 4 h, 低温离心 3 000 r/min ×15 min, 分离血清 -20 ℃保存, 抗凝血低温离心 4 000 r/min ×15 min, 分离血浆 -20 ℃ 保存, 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 5-HT、 血浆 SP和VIP水平; 测完肠推进后迅速摘取大鼠肛门上方3 cm处结肠 1 ~2 cm, 用生理盐水洗净内容物, 称重后加入冷生理盐水手动研磨制备 10%的组织匀浆, 于 4 000 r/min ×20 min 离心, 取上清 -20 ℃保存, 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组织匀浆 5-HT、 SP和VIP水平。

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处理, 以均数 ±标准差 ()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 (one-way ANOVA),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P<0.05 差 异 具 有统计学意义。

3 实验结果

3.1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见表1。

表1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检测结果 (, n=10)Tab.1 Effects on rats’ w eight(, n=10)

表1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检测结果 (, n=10)Tab.1 Effects on rats’ w eight(,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 mg·kg-1)给药前体质量/ g给药后体质量/g第 10 天 第20 天 第30天正常组 —221.0 ±24.1 234.2 ±27.3 259.9 ±25.4 298.4 ±19.3模型组 — 187.5 ±18.2** 193.0 ±20.0** 211.6 ±18.7** 232.4 ±28.6**阳性组 15 184.7 ±22.5** 199.6 ±23.7 235.2 ±15.5# 258.9 ±21.3#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185.0 ±15.6** 203.5 ±25.8 232.0 ±15.2# 263.2 ±30.8#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180.8 ±19.2** 196.3 ±29.1 228.8 ±21.3 246.9 ±24.7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 30 184.2 ±22.9**198.3 ±23.2 221.6 ±22.0 239.0 ±27.2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给药第 10 天, 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给药第 20 天和第 30 天, 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增加显著 (P<0.05)。

3.2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见表2。

与正常组比较, 造模后各组大鼠24 h 内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 (P<0.01),给药第 10 天, 各组大鼠平均摄食量均有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给药第20 天, 各组大鼠24 h内平均摄食量明显增加, 与模型组比较, 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增加显著 (P<0.05, P<0.01); 给药第 30 天, 阳性组、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中、 低剂量组增加显著 (P<0.05, P<0.01)。

表2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 n=10)Tab.2 Effects on feed consum ption in rats(, n=10)

表2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 n=10)Tab.2 Effects on feed consum ption in rats(,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剂量/(mg·kg-1)给药前摄食量/(g/100 g体质量)给药后摄食量/(g/100 g体质量)第10 天 第20 天 第30天正常组 —4.7 ±0.3 5.4 ±0.7 5.5 ±0.6 6.0 ±0.9模型组 — 3.1 ±0.5** 3.3 ±1.2** 3.7 ±0.6** 3.8 ±1.2**阳性组 15 2.7 ±1.2** 3.6 ±1.4 4.6 ±1.1# 5.4 ±0.2##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3.2 ±1.5** 3.7 ±0.4 5.0 ±0.6## 5.6 ±0.2##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2.9 ±1.5** 3.6 ±0.7 4.1 ±0.9 5.2 ±0.6##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 30 3.3 ±1.0** 3.5 ±0.7 4.0 ±1.7 4.9 ±0.8#

3.3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排 便情况的影响 见表3, 表4。

表3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排便量的影响 (, n=10)Tab.3 Effects on the quantities of stool in rats(, n=10)

表3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排便量的影响 (, n=10)Tab.3 Effects on the quantities of stool in rats(,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mg·kg-1)给药前排便粒数或次数 /(n/2 h)给药后排便粒数或次数/(n/2 h)第10 天 第20 天 第30天正常组 —4.2 ±1.9 5.1 ±2.1 4.9 ±2.4 5.4 ±2.3模型组 — 6.9 ±1.5** 7.6 ±1.8* 7.3 ±1.7* 6.8 ±1.8阳性组 15 6.7 ±1.5** 5.4 ±2.1# 5.2 ±2.3# 5.1 ±2.2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7.2 ±2.4** 6.5 ±2.5 5.0 ±1.9# 5.0 ±1.7#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7.0 ±2.1** 7.4 ±2.9 7.2 ±2.5 4.5 ±2.6#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 30 6.2 ±2.3**7.3 ±3.0 7.6 ±2.1 6.0 ±2.2

如表3所示,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各大鼠2 h内排便量明显增多 (P<0.01), 给药第 10 天,与模型组比较, 阳性组大鼠排便量减少 (P<0.05); 给药第20 天, 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大鼠排便量减少 (P<0.05); 给药第 30天,当归腹痛宁滴丸高、中剂量组大鼠排便量明显减少 (P<0.05)。

表4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粪便性状总评分的影响 (, n=10)Tab.4 Effects on scores of stool characteristics in rats(, n=10)

表4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粪便性状总评分的影响 (, n=10)Tab.4 Effects on scores of stool characteristics in rats(,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剂量/(mg·kg-1)给药前粪便总评分(n)给药后粪便总评分(n)第10 天 第20 天 第30天正常组 —13.2 ±3.8 15.5 ±4.1 14.7 ±3.4 16.4 ±4.3模型组 — 2.8 ±1.1 5.6 ±1.7** 7.2 ±4.6** 9.6 ±3.8**阳性组 15 3.1 ±1.3 8.0 ±2.2# 11.6 ±4.4# 13.9 ±4.5#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2.2 ±0.5 8.5 ±2.7# 12.0 ±3.8# 15.2 ±3.9##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2.6 ±1.1 6.8 ±2.0 9.8 ±3.5 14.1 ±5.6#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30 3.2 ±1.3 5.3 ±1.1 8.6 ±4.7 10.0 ±4.4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各大鼠均出现稀便和无定形软便 (P<0.01), 给药第 10 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稀便减少,以无定形软便为主,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给药第 20天,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大鼠固体粒状粪便增多 (P<0.05); 给药第 30 天, 阳性组、当归腹痛宁滴丸高、中剂量组大鼠粪便性状接近正常 (P<0.05, P<0.01)。

3.4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自主运动量的影响 见表5。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各大鼠均出现蜷缩、喜卧、萎靡等状态,环境敏感性增高,自主运动量减少 (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第 10 天和第20天, 各给药组大鼠运动量增加,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给药第 30 天, 阳性组、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大鼠运动量接近正常 (P<0.05,P<0.01)。

3.5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见表6。

表5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自主运动量的影响 (, n=10)Tab.5 Effects on autonom ic activities in rats(, n=10)

表5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自主运动量的影响 (, n=10)Tab.5 Effects on autonom ic activities in rats(,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剂量/(mg·kg-1)给药前运动量/( n/10 min)给药 后运 动量 /( n/5 min)第10 天 第20 天 第30天正常组 —66.4 ±11.9 69.5 ±14.1 73.9 ±15.4 68.4 ±13.3模型组 — 42.5 ±8.5** 52.6 ±14.4** 51.0 ±8.7** 50.6 ±12.3*阳性组 15 44.7 ±15.5 59.2 ±12.7 55.6 ±11.4 67.9 ±13.0#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41.2 ±12.2 60.5 ±14.4 60.0 ±12.0 69.2 ±10.9##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39.4 ±5.6 46.3 ±13.2 53.5 ±10.4 62.0 ±13.3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30 44.2 ±8.3 48.3 ±10.6 55.6 ±7.9 58.0 ±10.7

表6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的影响 (, n=10)Tab.6 E ffects on gastric em ptying ratesand 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s in rats(, n=10)

表6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的影响 (, n=10)Tab.6 E ffects on gastric em ptying ratesand 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s in rats(, n=10)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 型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mg·kg-1) 胃排空率/% 肠推进率/%正常组 —56.1 ±7.0 48.7 ±8.2模型组 — 37.2 ±8.1** 68.6 ±5.7**阳性组 15 45.5 ±6.8# 59.1 ±7.3#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46.8 ±7.4# 50.7 ±8.8##△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37.9 ±9.5 55.8 ±5.5##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 30 34.9 ±7.8 61.0 ±6.3#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减小、 肠推进率明显加快 (P <0.01),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增加 (P<0.05), 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各剂量组大鼠肠推进率明显减小 (P<0.05,P<0.01)。

3.6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 5-HT、 血浆 SP和 VIP水平的影响 见表 7。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血清 5-HT水平明显升高、血浆 SP和 VIP水平均明显降低 (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各剂量组大鼠血清 5-HT水平明显下降、 阳性组血浆 SP水平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血浆 VIP水平明显升高 (P<0.05, P<0.01)。

3.7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匀浆 5-HT、 SP和 VIP水平的影响 见表 8。

表 7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 5-HT、 血浆 SP和 VIP水平的影响 (, n=10)Tab.7 Effects on serum 5-HT, p lasma SP or VIP levels in rats(, n=10)

表 7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 5-HT、 血浆 SP和 VIP水平的影响 (, n=10)Tab.7 Effects on serum 5-HT, p lasma SP or VIP levels in rats(, n=10)

组别 剂 量 /( mg·kg-1) 5-TH/( ng·mL-1) SP/(pg·mL-1) VIP/( pg·mL-1)正常组 —173.22 ±30.01 46.64 ±5.07 35.68 ±3.32模型组 — 231.58 ±26.16** 37.52 ±6.41** 28.40 ±5.34**阳性组 15 196.25 ±41.60# 45.67 ±4.68# 29.91 ±4.95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165.18 ±35.92## 40.05 ±5.80 37.20 ±4.86##△△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192.35 ±30.89## 39.86 ±5.57 29.45 ±5.78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 30 202.45 ±25.20#35.60 ±6.47 26.07 ±4.20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组比较,△△P<0.01

表 8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匀浆 5-HT、 SP和 VIP水平的影响 (, n=10), n=10)Tab.8 Effects on 5-HT, SP and VIP levels in colon homogenates in rats(

注: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组比较,△P<0.05

组别 剂 量 /( mg·kg-1) 5-TH/( ng·g-1) SP/( pg·g-1) VIP/( pg·g-1)正常组 —76.42 ±7.90 29.95 ±8.14 70.44 ±6.30模型组 — 95.15 ±8.51** 41.16 ±6.04** 75.06 ±8.37阳性组 15 64.37 ±7.45## 35.36 ±5.35# 65.79 ±4.95##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 120 81.12 ±5.80## 30.50 ±7.72## 59.24 ±5.93##△当归腹痛宁滴丸中剂量组 60 85.58 ±6.05# 36.78 ±5.86 67.70 ±7.17当归腹痛宁滴丸低剂量组30 92.25 ±8.37 38.62 ±5.04 68.08 ±6.97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结肠匀浆 5-HT和SP水平明显升高 (P<0.01), 但结肠匀浆 VIP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 中剂量组大鼠结肠匀浆 5-HT水平明显下降 (P<0.05, P<0.01), 阳性组和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组大鼠结肠匀浆 SP和 VIP水平明显下降 (P<0.05, P<0.01)。

4 讨论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主要是以中枢 (社会心理因素) 或外周 (肠道炎症、感染因素)为刺激靶点建立的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能模拟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的部分特征,但仅从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某一个方面着手,均不能完全反应肠易激综合征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11],本研究根据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主要病因,遴选出8种致病因素作为模型复制的刺激因子,采用随机排列,使动物不可预见刺激作用,造模40 d, 基本出现了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病人具备的大体症状,且未见动物死亡,模型比较稳定,更适合进行药效评价和基础研究。

当归腹痛宁滴丸是以甘肃道地药材当归油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研究报道[12],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良好的疗效,服药作用快, 无不良反应。 另有报道[13], 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胃肠平滑肌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可延缓胃肠排空时间,其作用机理是阻滞M受体、α受体、 H1受体和直接抑制平滑肌, 优于阿托品类与罂粟碱等解痉药,还有明显的镇痛、消炎和抗菌作用。

最新研 究 发 现[6,14-15],当 归 油 对 兔 离 体 胃 底、胃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平滑肌均具有舒张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未见明显作用;对模型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亢进现象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当归挥发油能改善实验性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促进乙酰胆碱和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关。本研究发现, 持续给药20 d, 高剂量当归腹痛宁滴丸 (120 mg/kg)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摄食量、 排便量和粪便性状; 持续给药30 d, 高、 中剂量当归腹痛宁滴丸 (120、 60 mg/kg) 能进一步改善模型大鼠的自主运动、调节胃肠动力,结果提示当归腹痛宁滴丸对肠易激综合征消化系统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HT、 VIP和 SP是主要的胃肠激素, 也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有直接关系的脑-肠肽, 在调节内脏感觉和运动起重要作用[16]。 研究报道[17],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组织 5-HT水平增高是内脏痛觉过敏的主要发病机制;本研究发现,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5-HT水平明显增高,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 中剂量治疗 30 d 后, 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 5-HT水平明显下降,有利于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本研究中,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 SP水平增加, 血浆 SP水平降低。 结肠中SP水平的增加可能与模型动物排便增加,胃肠运动亢进有关,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18];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能明显降低结肠组织 SP水平, 从而改善胃肠动力,消除肠道过敏。 VIP是抑制胃肠运动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具有松弛胃肠平滑肌、促进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分泌的功能[19]。 本 研 究 发 现 模 型 大 鼠 血 浆VIP水平均明显降低, 但结肠匀浆 VIP水平变化不明显; 当归腹痛宁滴丸高剂量治疗 30 d 后血浆 VIP水平明显升高而结肠 VIP水平明显下降, 对胃肠运动亢进具 有 一 定 的 调 节 作用, 与 文献[20-21]报 道 一致,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当归腹痛宁滴丸可能通过降低肠道敏感性、止泻、降低肠推进率等改善胃肠道症状,进一步缓解精神神经异常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与抑制脑肠轴 5-HT和 VIP过度分泌, 促使其向正常水平恢复等多个环节有关。

[1] 张细元, 邹开芳, 侯晓华.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 15(4) :189-191.

[ 2 ] 王景杰, 高峰, 黄裕新, 等.IBS 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2, 23 (4): 423-424.

[ 3 ] Monnikes I, Arnold R, Florin I, et al.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p lus multi-component behavioral therapy is superior to medical treatment alone in the therap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m J Castroenterol, 2000, 95 ( 4 ) : 981-994.

[4] 杨庆利, 朱玉真,朱文华, 等.当归挥发油的药理作用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 1986, (3):20-27.

[ 5 ] Matsumoto K, Kohno S, Ojima K, et al.Effects ofmethylenechloride-soluble fraction of Japanese angelica rootextract, ligustilide and butylidenephthalide, on pentobarbital sleep in grouphoused and socially isolated mice[ J] .Life Sci, 1998, 62(23):2073-2082.

[6] 程小平, 吴国泰,刘峰林, 等.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27(4):54-56.

[7] 刘清华, 李定国.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复制思路和方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 22(3):154.

[ 8 ] Katz R J, Roth K A, Carroll B.Acute and chronic stress effects on open field activity in the rat:implications for amodel of depression [ J] .Neuro Sci Bio Behave Rev, 1981, 5 ( 2 ) : 247-251.

[9] 方 圆, 高峻钰.吗啡依赖自然戒断后大鼠造抑郁样模型探讨[ 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11, 20(1) :26-28.

[10] 尹爱武, 高鹏飞, 麻黎伟.厚朴枳实配伍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5) :175-177.

[11] 徐俊荣, 罗金燕.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6, 26(8):902-904.

[12] 张嘉昆.当归腹宁滴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20 例[ J].新药与临床, 1988, 7(2):105-106.

[13] 孙绍武, 王积福.当归腹宁滴丸治疗腹痛 162 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9):531-533.

[14] 王瑞琼, 吴国泰, 任 远, 等.当归挥发油对兔离体胃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7(1):12-14.

[15] 洪秋菊, 吴国泰, 王瑞琼, 等.当归挥发油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的影响[J].甘肃中医, 2011, 24(3):45-46.

[16] Mach T.The brain-gutaxi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linical aspects[ J].Med SciMonit, 2004, 10(6) :RA125-31.

[17] Monnikes H, Ruter J, Konig M, etal.Differential induction of c-fos expression in brain nuclei by( noxious) and non-noxious colonic distension:Role of afferent C fibersand 5-HT3receptors[ J] .Brain Res, 2003, 966(2) :253-264.

[18] 李兆申, 董文珠, 邹多武.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 SP、 VIP、CGRP变化的研究[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4(2):47-151.

[19] Evangelista S.Involvement of tachykinin in intestinal in flammation[J] .Curr Pharm Des, 2001, 7(1) :19-30.

[20] 林 琳, 赵志泉, 阎 验, 等.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多种肽类激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03, 23 (8): 501-502.

[21] 张红杰, 林 琳, 赵志泉.胃肠肽类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 23(6):527-529.

Pharm acodynam ics of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 in rat w 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 e

DU Li-dong1,2, WU Guo-tai1,2, JING Qi1, LIUWu-zhou1, LIYing-dong1, REN Yuan1,2*

AIM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 angelica oil) in rat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METHODS Mice'model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ere induced by eight types of stimulations.Sixty SD rat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positive control group ( Pinaverium Bromide Tablets) , high-dose, middle-dose, low-dose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 group.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31 days.Body weights, appetite, defecation, independent exercise of all ratswere recorded.The rate of gastric emptying and small 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 were measured.The 5-HT in serum,substance P( SP) an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in plasma or 5-HT, SP, VIP in colon homogenateswere evaluated by radioimmunoassay.RESUL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 the food intake and stool quantity increased.Consequently, body weights and appetite increased as well.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High-dose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group performed the best and followed bymiddle-dose group.The same resultsobserved in those two groups for emptying rates and 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s.The 5-HT levels in serum and in colonic homogena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VIP levels in plasma increased markedly.The SP and VIP cont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olonic homogenate.CONCLUSION Thetherapeutic effect of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obvious.The mechanism could be related to inhibition against the excessive secretion of5-HT and VIP in brain-gut-axis.

Danggui Futongning Dropping Pill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5-HT;substance P( SP)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

R285.5

:A

1001-1528(2014)12-2445-07

10.3969/j.issn.1001-1528.2014.12.001

2013-12-24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2011BAI05B020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212RJZA079);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ZDSYS-KJ-2012-004 )

杜丽东 (1978—), 女,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中药药理与毒理。 Tel:13919030726, E-mail:lidong-du@126.com

*通信作者: 任 远 ( 1963—),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中药药理与毒理。 Tel: (0931 ) 8762653, E-mail:Leyuan816@ 163.com

(1.C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2.Can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CM, Lanzhou 730000, China )

猜你喜欢

匀浆滴丸腹痛
小球藻细胞匀浆制备方法探究
穿心莲内酯滴丸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匀浆法提取沙枣果总黄酮工艺研究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用匀浆法提取鲜姜黄中姜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