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辩证的观点解读三中全会精神

2014-04-11乔俊勇

山东青年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读

乔俊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其精神的时候,应该对其内容、精神作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辩证观。

关键词:辩证观点;解读;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内容很多也很全面,对于理论根底相对较弱的同志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笔者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眼光?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解读三中全会,树立正确的辩证观非常重要。就解读三中全会《决定》内容,笔者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既要看《决定》中的“新提法”,也要看“老提法”

党的三中全会主要是研究改革问题,对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其中既有过去提出的也有这一次新提出的。从公报的颁布、《决定》、《说明》的播发包括媒体的刊登都是争相报道最新的东西。最新的内容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受到关注的,也是这次三中全会改革里边的最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去理解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要克服一个误区:新的东西不代表全部,在理解新的内容时不要忽略一些过去的老提法。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因为这些新提法是在以前那些老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出的。理解时要和以前三中全会做一比较,这样更为准确、深刻。比如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从改革发展的视角来看,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制度创新的时代。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更具活力的市场体制的部署做出了若干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完善新体制的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是进一步完善体制,使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和成熟。再比如这次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在资源配置中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句话我们怎样去理解才更为深刻呢?这要结合以前的提法。十五大的表述“是市场对资源宏观条件下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的表述“是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基础配置的基础作用”。可见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次表述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样纵向比较去理解,才更为清晰和透彻。

(二)既要看“重点”,也要看“全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决定》当中提出了重点部分: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改革里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是重点,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里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重点。但是在理解当中,要把重点放在全局当中去理解,这样才不至于以偏概全,避免片面化,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革的其中之一;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之一;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就不能光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句话里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有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摆在一起看,才能够正确把握这个关系。《决定》还有很多亮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和非公同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废除劳教制度;独生子女二胎政策;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都要放在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全方位、深层次挑战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当前的全面改革是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既要看到《决定》的内容,又要看到《公报》和《说明》中的内容;既要看到改革的重点内容又要看到改革的整体设计;既要理解改革的内容又要理解这次改革的现实意义;既要理解改革的全面性又要体会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决心。

(三)既要看点的突破,也要看点与点的关联

这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跟过去比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产生了很多亮点。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公有和非公同、城乡发展一体化、单独二胎、废除劳教制度等等。理解当中既要看点的突破,也要看点与点的关联。因为这次改革不是一些点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改革全面的部署,很多改革的含量不是这些点能体现的,而是体现在点与点背后的关联,体现在改革的深层逻辑中。比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要既理解市场的作用又要理解政府的作用;在理解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和非公同等方面。既要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支柱、根基作用也要了解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就是把农业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跟我们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直到小城镇,怎么发展,完全融为一体,体现了改革的逻辑行、整体性。因此,深刻三中全会精神既要看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看质量;既要看效率又要看公平问题;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做到系统、全面地看待改革。

(四)既要看改革的整体性,也要看改革的艰巨性

这次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面性改革。尽管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整体性推进才行。过去35年的改革应该是比较单一的,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改革,或者都是每一个方面有选择性的单兵突进改革,比如先农村改革,之后城市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是比较单一的。现在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综合的,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延伸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全面改革,而且要协同推进。35年改革为什么说相对容易呢?因为它是先解决一些简单的容易的问题,比较大的比较难的放一放。现在不是了,现在好改的改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现在改革就变成艰巨复杂了。过去的改革好比是“全身先动一发”,现在是“一发而动全身”,过去的改革叫浅水区,在浅水区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浮在面上,现在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那就是要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防堤。在改革的艰巨性方面还体现在制订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两个小组、以及党的领导改革,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

因此,用正确的辩证观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刻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学习、理解、宣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宁陵县委党校,河南 商丘 47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读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事与例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