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抗战时期四川的粮食增产问题

2014-04-11赵黎花陈雷

关键词:军粮抗战时期抗战

赵黎花 陈雷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华北、华东以及华南等广大的富庶地区相继成为沦陷区,而这些地区是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随着日军的占领,中国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的破坏,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而粮食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能否及时供应关乎于军心民心是否稳定,对战争的进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与影响。在此背景下,农业就成为支持前线抗战和保证大后方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更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国民政府及地方采取了积极的粮食增产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作物产量,奠定粮食基础。当前学术界对抗战时期大后方农业的研究较多,但对四川省粮食增产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试对抗战时期四川省的粮食增产作一探讨。

一、粮食增产的必要性

抗战爆发后,日本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优势,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地区,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继续抗战。由此,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基地。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内有河流平原,外有巴蜀天险为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此外,四川省自古便是粮食生产大省,同时拥有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发展农业生产,这也就为其成为抗日敌后粮食供应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川增加粮食生产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是四川本省粮食供应比较紧张。四川省山区较多,人民生活较为疾苦。且四川人口的增长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生产方式又束缚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自从抗战以来,由于商业资本膨胀,将大量投入到农村加剧了土地兼并。由于佃农负担过重,佃农与地主关系的恶化。据当地政署副署长祝平说:“四川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农民,于秋收后,将百分之六十以上耕地所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之作物,送交占全省人口百分之十三地主手中。”抗战时期的四川的农民除了要交付于地主地租之外,还要承受其他的负担。

再者,受战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激发了川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大量川省青壮年应征入伍。一方面缓解了前线的兵源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川省却丧失了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

最后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天灾人祸的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了1936年、1937年四川稻谷歉收。而春旱也仅仅是灾害类型中的冰山一角。“比年以来,吾川因天灾水祸之频仍,军事赤祸之扰害,社会经济衰落,达于极度。农村组织摧毁,濒于破产。本属凡人,目视自受,类能言之”。

通过以上几点不难得出影响川省粮食产量的因素,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正值抗战的的政治环境等也决定了川省必须努力增加粮食产量,供应军粮民食。

二、粮食增产机构的设立

抗战期间,推广农业以充裕军需民食,实为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四川省府分别都设置了很多增产机构。中央于1932年1月设置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站,于1941年2月设置粮食增产委员会等。国民政府为了提高四川省的粮食产量,1938年1月将农业部改为经济部分管农业相关事宜。1939年,国民政府设立农产促进委员会。又于1940年设立农林部,管理农林具体事项。1941年2月组织粮食生产委员会,1941年10月将原有粮食管理局时期的四川粮食购运处改组为四川粮食储运局等。对于四川的农事机关,为了达到相互取得联系并高效完成推广任务,四川省政府于1936年春创立稻麦改进所,并在省内逐步健全农业推广机构,设置县推广所、乡农会、棉病实验室、农业改进所、县农业土办机关等相继建立,从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互助机制。后又有“中央以本省粮食关系军糈民食,非常重要。特令省府设立四川省粮食增产委员会直辖于省府”,同时又制定、修正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推广委员会和推广督导区相关组织规则、四川省农会年度工作计划大纲。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为抗战时期的四川粮食增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良种、改良农具等。同时为鼓励粮食增产事业,大到中央小到川省都给予粮食增产事业以资金支持,设立农业贷款。农业贷款大致有四种,分别是:“(1)农业生产贷款。(2)农业供销贷款。(3)农业储押贷款。(4)农业推广贷款。”而仅农业生产贷款就分为14种,各种贷款给予的辅助额度也是相当大的。而在物资极度紧张、资金匮乏的紧要的抗战时期,这笔资金着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三、粮食增产的措施及成效

粮食问题和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最主要之粮食在南方为米,北方为麦,此外尚有杂粮,如玉蜀黍、高梁、甘藷、小米大豆等亦属重要”,而欲求粮食产量的提升,必须从粮食作物的各个方面着手。且战时粮食增产关系到军糈民食,非常重要。其中,军粮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口。蒋介石曾明确规定各地征粮“按部队驻地、需要情况,尽先就近拨作军粮,禁止地方自由提用”。而战时对军粮的要求也是相当高,主要条件有三:“一是需取给便利,无需炊烧;二是易于携带;三是养分充足。”四川粮食作物中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分布面积最为广大,下面主要对川省水稻、小麦的增产问题作简单论述。

1.水稻。水稻作为川民的主食,种植区域最广。主要是以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为主,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旱灾,“据云川北地带,因雨量稀少,多感干旱。尤以羅江、梓潼等处旱情严重。地土龟裂,不能栽种,绵阳较佳,亦仅能栽插百分之五十,且尚有枯死者”。以成都平原,如广汉、德阳等地为代表的受旱区域,出现一些普遍现象:“(1)有水可分之处,佃农不愿出力;(2)旱地虽可种杂粮,但地主又以所获属佃户,致不加以利用;(3)因逃避兵役,致劳工缺乏”。且水稻不仅受到干旱与人力缺乏的困难,还有病虫害的威胁,令人痛心疾首。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水稻问题。四川省府制定四项措施,即稻作实验及示范,推广良种,推广稻田立体蓄水制度和病虫害防治。2.小麦。小麦为川省冬季作物中的首要作物,川中与川北之麦种植面积较大。抗战时期,川省小麦亦受干旱的威胁。病虫害方面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是黑穗病和条锈病。黑穗病在川省分布普遍,危害严重,农民名之为“火烟包”。为了有效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小麦黑穗病的困扰:四川省政府饬令川农所采取有效改进办法,对黑穗病进行治理。改进的方法有:(1)在省县设置病虫防治督导员,并在各县招考临时督导员若干,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2)设置防治麦病之业务机关。由地方政府、私人企业和技术机关等分别开展防治麦病工作。(3)增加小麦种植面积。

除水稻、小麦之外,四川省还在诸多方面采取了增产措施,而增产的成功失败与否不仅关系到本省民食问题,也关系到前方粮食供应问题。“我自七七事变发生、全面抗战以后一直到如今,大家对于抗战前提都相信,军事绝无危险,外交走上坦途。只要经济能够长久撑持,胜利只券绝对在握。谈到经济,虽然千头万绪,但重要的还是要算粮食”。由此可见,四川粮食增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增产,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加大刊物以及各式展览会等对于抗战时期粮食增产的宣传力度。(2)培养技术人才。(3)增加土壤肥力。(4)增加人力,物力。(5)兴修水利。除了上述这些措施外,还有改进农具、引进科技人才、奖励垦殖、颁布奖励生产措施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政统一后,凡百庶政一时俱举。关于农业建设,先后经卢作学何北衡两厅长之倡导,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先后成立家畜保养所,蚕丝改良场,稻麦改进所,棉作试验场,及第一林场等六改进机关。二十六年(1937年)又成立农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所,园艺试验场及林业试验场等三改进机关”,相关试验及推广机构的设置为四川农业改进点奠定了基础。“川省小麦推广自民国二十六年始,迄今八载,计推广面积,达两百余万市亩,增产七十余万市石。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方可奠定推广之基础”。至于水稻,由于四川连续五年干旱,影响民食军粮抗战前途至深至巨。以晚熟稻浙场三号为例,自该稻种引进于川北种植,农民田之而获救者实多。其具有确收防旱之功效。“以民三十三年(1944年)为例,北川二十二县无论大小乡镇田赋征收处,征借晚稻,少则数百石,多则数万石。估计增收在150以上”,与战前相较,战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获得较大增加。据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估计“战时四川全省各主要作物面积129084000市亩,粮食作物面积为119355000市亩,占作物面积92.5%,与全国各省平均数82%相比较,四川粮食生产比例甚高”。再例如四川省大部分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实行传统的休耕制度。但在抗战期间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充分利用冬季休耕田。“1939年和1940年,春夏少雨,粮食发生恐慌,于是四川省和中央粮食管理局进行合作,于1940年办理冬季增产;于1941年办理夏季增产,两年来在温江等67县增产亩数达11 500余亩。1941年春,在温江等9县增产洋芋达34 000亩;又在温江等30县增产春荞麦35 000亩;在绵阳增产玉米60万亩,红薯900余万亩”。“据统计,1941—1943年间,四川因限种而增加的粮食作物面积达3206164市亩,增加粮食产量达1914626市担”。总体而言,四川粮食增产取得很大进步,为支持抗战和稳定社会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四川无论是从人力还是物力方面,对于抗战的支持力度及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在人力方面,抗战爆发后,川省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奔赴前线。当时制定有《出征军人家属优抚条例》,提出了安家费、免征免税、保护军婚等。物力方面,主要是后方粮食供应。“1940年秋,由于四川粮食歉收,加之宜昌失守,鄂西江防部队军粮及陪都民食须由川省接济,由此四川粮价上涨”由此可看出战时四川粮食不仅需自给自足,前线军粮还要接济其他省份。1940年8月国民政府成立全国粮食管理局,而继后为加强四川军粮运输,全国粮食管理局还专门设立了运输军粮的直属机构——四川粮食购运处,主管军粮的调运和拨付,有力支援了抗战。可见,抗战期间四川所背负的粮食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四川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了粮食产量,基本满足了大后方抗战军民的粮食需求,为支持抗战和安定军心民心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上可知,抗战时期的四川粮食增产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首先在国家经济极为贫困、政治动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四川的粮食增产工作取得成效,不但未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反而成为国家粮食供应的主体。

其次,四川粮食增产充裕了四川民食,供应了前方军粮,接济了其他省份,这些都有利于战时国家的稳定。

再者,四川粮食增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兴修水利,推广良种,改良机械等等不仅为四川以后的农业发展粮食的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成为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各个省份的借鉴。

八年的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在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四川所占据的天时地利等优良条件使其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为了满足军粮、后方民食、他省粮食需求等,四川省府采取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在这个增产过程中,有失有得。虽然粮食增产确实对战争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四川功不可没。但是总体而谈:总体产量获得有效提升,单位产量却有下降趋势。对此我们应辩证看待,总体而言还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1]沈宗翰.四川粮食之供给与米价[N].重庆大公报,1940-11-17.

[2]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41,3(1 -6,9 -10).

[3]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40(1,18).

[4]曹既生.今后之四川农业推广工作[J].四川省立农学院院刊,1934,(1).

[5] 新康报[N].1944-04-05(4).

[6]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39(2,7).

[7]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42,(5,6).

[8]唐启宇.中国的垦殖[M].上海:上海永祥印书馆,1951.

[9] 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政府公报[N].1941,(8).

[10]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44,6(1 -3,9-12).

[11]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川农所简报[J].1943,5(1 -3).

[12]四川档案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档案[Z].全字号民148案卷号1721.

[13]四川档案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档案[Z].全字号民148案卷号7876.

[14]四联总处秘书处.四联总处四川省农贷视察团报告书[R].1942.

[15]四川档案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档案[Z].全字号民148案卷号3132.

[16]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谭刚.抗战时期四川的粮食运输管理[A].高莹莹.抗日战争研究[C].北京:中国社科院,2012.

猜你喜欢

军粮抗战时期抗战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军粮的故事
安徽省滁州市军粮供应站 打造军粮供应配送中心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支前军粮飘香的地方
陕西省粮食局军供中心 构建“一站式”军粮供应保障平台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