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4-04-10陆伟伟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

陆伟伟

物理是一门实验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以及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却忽略了实验教学,有时候实验教学仅仅成为了教学课堂的一个点缀而已,实验操作也成了走过场,物理实验教学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功用.在物理实验操作中,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帮助学生从枯燥的物理理论教学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快乐体验.

一、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真实体验.

当今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填鸭式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物理实验操作不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讲台下观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物理实验有体验性的认识.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操作,不断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然而,相信学生、放手学生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发挥,而是教师要事先讲授实验操作的目的、步骤、重点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等,只有这样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才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填鸭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压制学生才智发挥的教学方式,而放鸭式的实验教学会让我们的实验操作陷入不可知的境地之中,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让学生在约束之内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在人教版的高中物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这个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演示,在进行演示过程中可以一边演示一边给学生介绍操作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然后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在相互讨论中,在自己动手中,完成实验操作,既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发散思维.

物理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物理的教学中会有这样的体验:有些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是就是成绩不好,主要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造成的.在很多情况下,物理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和误区,就是为了掌握理论而掌握理论,对于理论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很少探究,这导致学生不能够灵活的运用物理理论.其实,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过程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生成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解说,学生对物理理论的“前世今生”就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思考,然后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学生只有深刻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后,才能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内部形成一个逻辑的判断,从而拓宽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用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一步步的去验证.小车在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可以用怎样的的办法来弥补?仔细观察打点的纸带,看看点距是怎样变化的?这些点距是不是均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平衡摩擦力,探究一下车会怎样动?采用哪些点距来计算速度呢?

三、注意实验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实验奥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懒于设计,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对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实验复制,这样一来物理实验就缺少了灵魂,缺少了探究的味道.其实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应该加强物理实验的延伸,拓展物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验中逐步培养起探究的精神.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是学生学习物理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自主地探究物理的奥秘,自觉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最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教师可以抛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做实验.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功和速度之间关系怎样?”“是与速度成正比,还是与平方成正比,还是与平方根成正比?”学生的这些大胆的猜想之后,学生肯定希望去探究自己真正的答案.

四、导入生活情境,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时,由于有些实验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学生操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实验之前做足热身运动.利用生活情景来导入物理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欲望,还能够丰富物理实验的内容,拉近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教师进行物理实验热身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情境设置才能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情境的设置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堂实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也可以利用生活中活生生的生活案例,用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在这里我们还是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来进行说明.如果单刀直入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可能会感觉索然寡味,其实能够体现两者关系的生活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结合学生比较喜欢的足球运用来进行课前热身.踢足球时,如果用较大的力踢足球,足球就会以较大的速度飞出;如果用力较小,足球的速度也相对较小,这样看来功与速度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教师以这样的案例导入课堂,学生肯定会兴趣大增.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利用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将知识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的理解物理问题.自主探究式的物理实验是破解实验操作形式化的有效模式,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着力丰富自主探究的实验操作内容,用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探究的意识,激发探究的欲望,养成探究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愿意学、乐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留言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