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几点反思策略
2014-04-10岑忠敏
岑忠敏
化学学习过程需要一定思维活动,尤其是在新课程化学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正是我们新课改的目的。目前新课改推行学案导学很容易使学生进入问题情景,通过每个学习互助小组地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由老师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讲解。通过这样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反思、方法和养成认真习惯。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反思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要在化学新课改教学中创造学生反思的动机
新课改学案导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仅要有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内,也要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内。因此有无反思动机在新课改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非智力因素是学案导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作为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一个尺度,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创设反思问题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反思。例如在讲授《葡萄糖》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反思:前面我们已学过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如何通过实验的手段来确定葡萄糖的结构呢?向两支装有少量葡萄糖的试管分别滴加乙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葡萄糖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通过课堂探究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葡萄糖分子的结构式,同时也激发学生进行反思的动机。
二、要在化学新课改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中学案导学就是要求老师根据课本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本节课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科学、走向成熟,从而形成清晰反思的思路。比如在讲授《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演示实验,由于生成NO很容易被氧化成红棕色NO2,不利于观察生成NO,那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尽管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反思途径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老师再结合每个学习小组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反思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最具体的反思、感悟和加深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反思能力。
三、要在化学新课改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习惯
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加上心理特征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在考试、作业中没有能够养成认真习惯,导致会做的题目往往丢分。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习惯,避免出现浮躁现象。那什么是认真?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理解认真的内涵。认真是一种能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例如:班上有一些学生平时做作业都可以拿到高分,可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往往拿不到高分。与他们分析试卷得知,这些题目实际上都会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浮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认真的习惯。在考试中只要会做的题目,就必须一次做得满分。假如一道10分的题目只得8分,不叫会做。会做的标准:(1)就是得满分,(2)做题熟练化,(3)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要善于把知识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达到举一反三,实现从简单学习上升到系统学习。
总之,一方面在新课改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等进行反思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途径,培养学生认真习惯;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真正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形成自主反思,,养成自主反思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