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4-04-10卢钦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原子分子化学

卢钦新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出众,将来能有出息,因此都希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自我终身发展完善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拥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开发自身智力。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化学中考考试说明中有一点就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故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的教学普遍存在“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现象。教师满堂讲,总怕自己讲得不够完整,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拼命地塞。这简直就是教师把课本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这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其实就是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思考知识、消化知识,造成学生学得死板,这样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每次大考看到试题后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反映:为某个知识点、某个题型已经讲过而庆幸;因某个知识点、某种题型没讲过而懊恼自责。教师从没思考过是否包办得太多了,是不是只要我们讲过学生就一定懂了、会做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已经教会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处理知识了。

在今年我市的化学段考试题中,有一道简答题让学生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所用的版本教材中已经没有了“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这句话了,因此在上课时也没有强调。学生会答吗?开始时我也有这个想法,可很快又被我否定了。我想如果学生对分子的概念理解得透彻的话,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考试结果出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答得不错,另一个班却很少有人答对。我回想在上分子与原子时在这两个班的操作:后者我是按传统的举例以及按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模型来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而前者却是让他们自己看书,然后思考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先自己去理解,然后小组讨论得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看法,最后让他们说出看法并举出例子,我只是简单地进行归纳。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也会更深刻,结果就在这次段考中体现出来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很多教师也常挂在嘴边,只是实际操作起来较难罢了,因为有时教师直接讲解出来要省事得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教师适时引导,同时还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去学、怎样去读书。如果没有要求或没有目的地让学生看书,很多学生都是水过鸭背,或者根本没有看也说看了。记得有一次,我叫学生预习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上课时问他们预习好没有,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预习好了。”问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也能一一回答出来。我转而问:“要收集多少瓶气体?分别用来干什么?目的是什么?”他们就答不上来了。我告诉学生答不上来不能做实验,这样一来他们才认真了。我也开始反思,平时我们只是简单地叫学生预习,没有给出要求,没有进行恰当的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预习。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自己看书时要指导他们看什么,掌握什么,思考什么,一定要求他们看过后有所思考。只有经过有要求的指导学习,等他们适应并懂得如何去学后,才能慢慢地放手让他们完全自学。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学生只有实践,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法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好后让学生进行方案交流,然后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看看他们设计的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最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肯定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样不断的练习,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只能依靠自己。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自己去看书、思考消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和探索知识的规律。只有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们才算真正拥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才能独立解决问题,不再依赖老师,题目无论怎么变化都能应对自如,成绩也自然会提高。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子分子化学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分子的扩散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