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4-04-10胡志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胡志刚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课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起点、动力和源泉,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熟悉的但又说不清道理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新课学习中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例如,根据新闻报道,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载十多吨液氯的大货车翻入高速公路边的水塘中,使大量的液氯泄露,造成附近农村大量农作物和牲畜死亡。你能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帮交警出点子,尽快解决这起交通事故吗?

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的电化教学能增大信息量,动态现象的创设能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从故事中引入问题情境

现代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究的历史,其中很多故事能启迪智慧,引发探究。例如,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故事:波义耳一次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盐酸滴到了紫色石蕊上,发现紫色石蕊立即变成了红色,他并未放过这个微小的变化,继续研究,终于发现酸碱指示剂。然后提出了问题:你怎样证明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H+而不是Cl-?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

四、联系社会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联系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可以以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和铁生锈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五、运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化学实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通过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解惑析疑的欲望;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随着教育的发展,创设教学情境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实践也证明,情境教学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利于知识生成和主动建构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科学的活动空间,促进学法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崔金赋.情境教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4]蔡冬燕.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3).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