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研究
2014-04-10梁庆珍
梁庆珍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杨冬冬,女,14岁,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中下,父母务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杨冬冬同学在分组实验时,总是坐在一边,很少进行实验操作,最多是帮同学记一下。
2.在与她交谈中知道,她不亲自动手实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点:一是因为分组实验时每组的人数过多,而仪器太少,每个人都想独自进行实验操作,而她不想与同学们争抢。刚开始时,她是让其他同学先做,自己后面再做,可每次还没轮到她就下课了,久而久之,她连动手实验的念头都要没了。二是她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而被同学取笑。三是怕在实验操作过程把实验仪器弄坏了,要赔偿。
三、问题分析
杨冬冬同学不动手进行实验的原因,第一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她自身的性格原因;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因为我校是一所比较大的农村学校,在校生2000人左右,教室只有30间,每班学生人数高达六七十人,实验室只有一间,实验器材比较紧缺,三、四个人共用一套实验仪器,每个学生都想自己独自一人来完成,没有合作,这样一节课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一遍实验。
原因二和三说明她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差错和怕把实验仪器弄坏了,归根结底就是她在实验课前没有做好准备,没有预习实验,不明白实验目的、原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不熟悉。
四、采取的措施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要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那么就应做好物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从五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实验预习,实际上就是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在实验课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也可以自己预习。学生通过预习,他们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预习不但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还能有效地辅助教学。
(二)仪器的正确使用
由于我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平时几乎没见过实验仪器,更不用说在课前会正确使用它。要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就要让学生多接触、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三)实验现象的观察
观察实验现象是进行实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完成实验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实验,其目的也不一样,观察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在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探究实验中,学生只注意到钢尺音调的变化,却没注意到钢尺振动的快慢。教师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只有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才会获得一个可靠的实验结论。只有在实验前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时认真、及时、准确地记录有关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可靠的、合理的实验结论。比如在探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实验中,可利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种物体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是不断的变化,它没有稳定熔点和凝固点。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比如在测量长度时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五)自主合作探究
实验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合作,合作有益于实验的改进,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又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学生从合作中学到的知识,会根植于他们的心中。不同的实验方法是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增设开放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就能充分激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在长度的测量中,有一些物体的长度是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如一张纸的厚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以少积多”的方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五、实施的结果
杨冬冬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她在做实验时都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每次都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看不做了。
(责任编辑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