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关系分析

2014-04-10谭家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图线电压表电流表

谭家业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高考要求的实验之一,而且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出现本实验的次数很多。由于电源内阻不同,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一般有以下两个。图1称为电流表“外接”法,图2称为电流表“内接”法。

图1图2图3

本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多组(U、I)值,其数据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组合两组U、I值(U1、I1)和(U2、I2),由U=E测-Ir测可得E测=I1U2-I2U11I1-I2、r测=U2-U11I1-I2。得到多个E测,r测后取平均值。其二,画出U-I线(如图3)求解E和r,根据公式U=E-Ir不难得到U-I线的纵截距即为电动势E,而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ΔU|1|ΔI|=E1I短。

本实验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即真实值(E真,r真)与测量值(E测,r测)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普遍感觉到非常难,很多学生就算能够记住结论,对其原因也是迷迷糊糊、一知半解的。所以笔者对实验误差作些分析探讨。

一、公式计算法

实际上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内阻的,假设分别为RV和RA。

对于图1,电压表读数U是真实的路端电压,而真实的总电流应比电流表读数I要大,应为I+U1RV,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U1RV)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RV1RV+r真E真和r测=RV1(RV+r真)r真。可以得到E测

对于图2,电流表读数I是真实的总电流,而真实的路端电压应比电压表读数U要大,应为U+IRA,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RA+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E真和r测=RA+r真。仔细分析还可以得到r测是电流表与电源内阻的串联阻值。

二、图像分析法

图4图5外接法(图1)是由于电压表读数真实,而电流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I真=I测+U1RV,即对于相同的电压U,真实值I真一定大于测量值I测,而且U越大,I真和I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U=0即短路时,两者相等,如图4,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

内接法(图2)是由于电流表读数真实,而电压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U真=U测+IRA,即对于相同的电流I,真实值U真一定大于测量值U测,而且I越大,U真和U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I=0即开路时两者相等。如图5,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E真,r测>r真。

三、等效电源法

图6图7

外接法(图1)的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压表的不理想,那么可以理解为将实际电压表等效为理想电压表和内阻RV的并联,然后将RV和电源并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6所示。

这个新电源与外路断路时,左右“两极”间的电压就是E测,它是电源内部工作时RV两端的电压,不难算出E测=RV1RV+r真E真。至于新内阻,它是新电源对外供电时,电流同时流过RV和r遇到的阻碍,即r和RV的并联值:r测=RV1(RV+r真)r真。

内接法(图2)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流表的不理想因素,可以将实际的电流表等效为理想的电流表和内阻RA的串联,然后将RA和电源串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7所示。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高考要求的实验之一,而且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出现本实验的次数很多。由于电源内阻不同,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一般有以下两个。图1称为电流表“外接”法,图2称为电流表“内接”法。

图1图2图3

本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多组(U、I)值,其数据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组合两组U、I值(U1、I1)和(U2、I2),由U=E测-Ir测可得E测=I1U2-I2U11I1-I2、r测=U2-U11I1-I2。得到多个E测,r测后取平均值。其二,画出U-I线(如图3)求解E和r,根据公式U=E-Ir不难得到U-I线的纵截距即为电动势E,而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ΔU|1|ΔI|=E1I短。

本实验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即真实值(E真,r真)与测量值(E测,r测)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普遍感觉到非常难,很多学生就算能够记住结论,对其原因也是迷迷糊糊、一知半解的。所以笔者对实验误差作些分析探讨。

一、公式计算法

实际上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内阻的,假设分别为RV和RA。

对于图1,电压表读数U是真实的路端电压,而真实的总电流应比电流表读数I要大,应为I+U1RV,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U1RV)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RV1RV+r真E真和r测=RV1(RV+r真)r真。可以得到E测

对于图2,电流表读数I是真实的总电流,而真实的路端电压应比电压表读数U要大,应为U+IRA,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RA+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E真和r测=RA+r真。仔细分析还可以得到r测是电流表与电源内阻的串联阻值。

二、图像分析法

图4图5外接法(图1)是由于电压表读数真实,而电流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I真=I测+U1RV,即对于相同的电压U,真实值I真一定大于测量值I测,而且U越大,I真和I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U=0即短路时,两者相等,如图4,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

内接法(图2)是由于电流表读数真实,而电压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U真=U测+IRA,即对于相同的电流I,真实值U真一定大于测量值U测,而且I越大,U真和U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I=0即开路时两者相等。如图5,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E真,r测>r真。

三、等效电源法

图6图7

外接法(图1)的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压表的不理想,那么可以理解为将实际电压表等效为理想电压表和内阻RV的并联,然后将RV和电源并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6所示。

这个新电源与外路断路时,左右“两极”间的电压就是E测,它是电源内部工作时RV两端的电压,不难算出E测=RV1RV+r真E真。至于新内阻,它是新电源对外供电时,电流同时流过RV和r遇到的阻碍,即r和RV的并联值:r测=RV1(RV+r真)r真。

内接法(图2)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流表的不理想因素,可以将实际的电流表等效为理想的电流表和内阻RA的串联,然后将RA和电源串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7所示。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高考要求的实验之一,而且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出现本实验的次数很多。由于电源内阻不同,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一般有以下两个。图1称为电流表“外接”法,图2称为电流表“内接”法。

图1图2图3

本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多组(U、I)值,其数据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组合两组U、I值(U1、I1)和(U2、I2),由U=E测-Ir测可得E测=I1U2-I2U11I1-I2、r测=U2-U11I1-I2。得到多个E测,r测后取平均值。其二,画出U-I线(如图3)求解E和r,根据公式U=E-Ir不难得到U-I线的纵截距即为电动势E,而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ΔU|1|ΔI|=E1I短。

本实验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即真实值(E真,r真)与测量值(E测,r测)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普遍感觉到非常难,很多学生就算能够记住结论,对其原因也是迷迷糊糊、一知半解的。所以笔者对实验误差作些分析探讨。

一、公式计算法

实际上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内阻的,假设分别为RV和RA。

对于图1,电压表读数U是真实的路端电压,而真实的总电流应比电流表读数I要大,应为I+U1RV,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U1RV)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RV1RV+r真E真和r测=RV1(RV+r真)r真。可以得到E测

对于图2,电流表读数I是真实的总电流,而真实的路端电压应比电压表读数U要大,应为U+IRA,那么本实验的真实值公式应该是U=E真-I(RA+r真)。最后推导得出E测=E真和r测=RA+r真。仔细分析还可以得到r测是电流表与电源内阻的串联阻值。

二、图像分析法

图4图5外接法(图1)是由于电压表读数真实,而电流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I真=I测+U1RV,即对于相同的电压U,真实值I真一定大于测量值I测,而且U越大,I真和I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U=0即短路时,两者相等,如图4,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

内接法(图2)是由于电流表读数真实,而电压表读数偏小,导致误差U真=U测+IRA,即对于相同的电流I,真实值U真一定大于测量值U测,而且I越大,U真和U测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但当I=0即开路时两者相等。如图5,如果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E测=E真,r测>r真。

三、等效电源法

图6图7

外接法(图1)的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压表的不理想,那么可以理解为将实际电压表等效为理想电压表和内阻RV的并联,然后将RV和电源并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6所示。

这个新电源与外路断路时,左右“两极”间的电压就是E测,它是电源内部工作时RV两端的电压,不难算出E测=RV1RV+r真E真。至于新内阻,它是新电源对外供电时,电流同时流过RV和r遇到的阻碍,即r和RV的并联值:r测=RV1(RV+r真)r真。

内接法(图2)实验电路的误差源于电流表的不理想因素,可以将实际的电流表等效为理想的电流表和内阻RA的串联,然后将RA和电源串联,看成一个“新电源”,如图7所示。

猜你喜欢

图线电压表电流表
图像法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的运用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
静电场中几种图线的分析
电压表的妙用
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恒定电流”中几种重要图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