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2014-04-10渠东剑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分数新课程考试

渠东剑

教学评价滞后,是指当前的教学评价落后于新课程实践的要求:没有完全建立起具有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目标不明,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粗放,效果消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

1.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之势,高考几乎成了教学的惟一目的。高考分数、上线人数成为社会、家长甚至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价的惟一标准;以考试成绩论高低,几乎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惟一方式。在此背景下,分数成了教学的惟一的追求,相应地,考试、分数也就几乎成为教学评价的全部。显然,这样的评价机制,就新课程实践的要求而言是落后的。

2.教学评价认识缺位。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那么教学评价也应包含这两个方面。教学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而当前的评价似乎只关注了最后一个环节,或者说只关注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在于备课,在于对课程的认识,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缺乏对备课与上课的教学评价,是不科学的;只用学生的考试分数去评价教学,是片面的。

3.实践上缺少探索创新。

纵观新课程改革,虽然有一些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尝试,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换言之,进入了新课改,用了新教材,落实新理念,但对教学的评价,依然是沿袭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人们因为习惯而接受,因为接受而不去探索创新。

笔者认为,改革教学评价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努力。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教与学是统一的,教学评价应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教师教的评价与学生学的评价。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可以通过对学生学的评价来评价教师的教。对学生学的评价,除了考试、分数外,还要有其他的指标与评价方法,如兴趣态度、独立思考、学习过程、交流反思等等。对教师教的评价,也要立足于注重过程、及时反馈、强调发展。

2.重视教学过程评价。

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应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又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层次依次降低,越来越具体,可控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我们能完成每一个课时目标,也就能够完成单元目标,乃至完成课程目标。所以,评价一个课时目标是否达成,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评价课时目标的达成呢?首先,要明确课时目标;其次,对目标的达成与否,要有较为科学的评价办法。

例如,“目标分解”研究就是有益的尝试。南京市教研室正在进行专题研究。以课题“任意角”为例,教参(苏教版)给出的“教学目标1”是:“使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这里的关键词“理解”“学会”如何把握?怎样才算是理解和学会了?怎样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前提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经过讨论,我们将“目标1”分解为3个“子目标”:①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描述,准确说出大于360°的角,并列举一些大于360°的角的生活实例;②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提示下,绘制大于360°的角,并联系实际及正负数的特点,归纳出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③通过具体角的展示及练习,解释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如此,教学目标变得具体,相应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教学的评价,也有了依据。

3.提高考试科学化水平。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其科学化水平是当务之急。考试的密度安排、组织实施、分析总结、结果应用等都值得探索。比如,平时的教学诊断性考试、期中期末的阶段性考试和终端的高考,有何区别?平时考试就照搬高考的试卷形式,是否合理?如何改进?如何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等等,都值得研究与探索。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教研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数新课程考试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