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要为公民教育留足空间
2014-04-10周明
周明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公民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乎成了一个虚无的目标。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弱化的现象,需要认识“转向”,变单一教学为素养浸润;需要实践“转轨”,变单一课内为内外兼修;需要考核“转型”,变单一分数为综合考评。
【关键词】公民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历史教学
公民教育,指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统称。落实到中学教学中,就是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格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换言之,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改以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一直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一项新突破。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例,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枚举了诸多方面,包括爱国主义、人本意识、健全人格、团队精神、科学态度、世界情怀等。单从上位设计的角度看,《课程标准》无疑是完美的;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乃至各类考试及学校考核,更多时候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古代教育尚且倡导“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育更不可忽视“道”的传播,尤其是历史教育,不可忽视公民教育的责任,历史教学要在多个方面为公民教育留足空间。
一、认识“转向”,变单一教学为素养浸润
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历史学科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应付中高考的学科;历史教学不能只站在过去的立场上,而应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立场统一起来,让学生获得公民的素养,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其实,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都可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上挖到“活水”,都可以让学生得到公民素养的浸润。以“抗日战争史”教学为例。(1)1937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通过这一史实,可以培养学生以国家为重、团结合作的精神。(2)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寸土不让,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通过这一史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场,历时3年零3个月,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击败了侵缅日军。通过这一史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4)针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论持久战》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通过这一史实,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待战局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也不仅仅在于应付中考、高考,“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前人的传统、继承前人的光荣,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借助历史的史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尝试、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1]基于以上认识,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历史、“反刍”历史,从历史史实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这更是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素养。相对于考试的需求,汲取历史资源的公民教育素养则显得更为重要。
二、实践“转轨”,变单一课内为内外兼修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按照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对“公民教育”的理解有三个方面:(1)“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与认同;(2)“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3)“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格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有关公民的教育”和“为了公民的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课内。其一,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为公民教育留足空间。教师需要从历史教材中挖掘公民教育因素,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涵盖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大战争的胜利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杰出人物的成功可以从其身上得到鼓舞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公民意识教育在历史学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2]其二,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演”或者“配角”,真正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讨论的自主权抛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自己“涉水”“爬山”“越野”,让他们体悟到弄潮的本领、攀登的诀窍和跨越的秘诀。
“通过公民的教育”则更多地侧重于课外。其一,通过组建历史兴趣小组、考古社团、公民社团等历史学习社团,让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给历史人物撰写颁奖词”、历史剧表演、寻找“历史的另一面”等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探究的意识。其二,通过加强地方史教育强化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可以开展“姓氏探秘”“祖先寻踪”“身边的历史”“红色之旅”“寻找母亲河”等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乡意识、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团结合作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公民基本意识。
三、考核“转型”,变单一分数为综合考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被弱化、虚化的现象非常普遍,表现在教学中则显得更为突出。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拥有独特的、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可是,“公民教育”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摆设”,究其原因:其一,历史教师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历史教育的基本立场,不在过去,而在现实”[3];其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由于高考的考查内容不包括基于公民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师生对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态度自然就淡化了;其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少相应的考核措施,目前,教育教学绩效考核更多的是“围绕分数转”,把教育的功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无形之中将教育的地位“降格”了。
“公民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历史教学为“公民教育”留足了空间,一方面需要提高师生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减少高考指挥棒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加大高考改革的力度,首先在命题上更多地体现对公民素养的考核,进一步加大“能力立意”的力度,更多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以2013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8题为例,该题设置“同文馆之辩”问题情境,问考生“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该试题的“命题立意”,有利于考核学生责任意识、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这道题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即培养有国家意识、民族灵魂、国际视野的综合素养的人,要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信仰的人。另外,高考制度也应在改革路上有新突破,变“一卷定终身”为综合素质考评,这样才会为历史教学渗透公民教育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注释】
[1][3]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4).
[2]李乔.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2(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