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例题
2014-04-10封涛
封涛
课本例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原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本例题资源,重视对课本例题的研究,注重例题的拓展、延伸与应用,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一、感知例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散学生思维为根本,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能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中,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创造及想象能力.“先学”阶段让学生充分感受新知,感知例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为后续例题的变式、拓展与延伸做好铺垫.
二、集思广益,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性思维活动的开展,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定向思维,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定式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定式往往影响对新问题的解决.所以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培养思维的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与能力.
图1[课本例题1]如图1,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DEF与△ABC相似吗?课本运用的是“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寻求其他证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答案,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性思维的又一特征.一题多解、变式延伸是训练思维广阔性的有效途径.
[课本例题2]已知:如图2,∠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求证:AB=AC.
[拓展延伸]
延伸一:如图2,如果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
延伸二:如图2,如果AB=AC,AD平分∠EAC,那么AD∥BC;
延伸三:如图3,如果AB∥ON,OP平分∠MON,那么AB=OB;
延伸四:如图3,如果AB∥ON,AB=OB,那么OP平分∠MON;
延伸五:如图3,如果OP平分∠MON,AB=OB,那么AB∥ON.
图2图3
这个基本图形所涉及的是“角平分线”、“平行线”和“等腰三角形”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中有两者成立则第三者也同时成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四、综合应用,培养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
通过对图形中某些元素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可以通过演变过程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经常做些变式训练和多向思维训练.变式训练就是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或变换问题的形式后,引导学生克服原来的思维定式,变换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
(责任编辑黄桂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