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龙湾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2014-04-10何幸儒谢小明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龙湾

何幸儒+谢小明

摘要: 龙湾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佛子冲铅锌矿田位于加里东褶皱系云开隆起北西缘、博白-岑溪深断裂带北东段。由于龙湾铅锌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故本文通过总结博白-岑溪成矿带内铅锌矿床和龙湾矿床所在的佛子冲矿田构造控矿特征,结合龙湾矿床地质概况来归纳总结其构造控矿特征,为下一步找矿预测做准备。

Abstract: The Longwan Pb-Z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Fozichong Pb-Zn ore field Guangxi in Cenxi of Guangxi province. Fozichong Pb-Zn ore fiel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western margin of the Caledonian fold system uplift, and north east of Bobai-Cenxi deep fault bel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Longwan Pb-Zn depos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e controlling features of the Pb-Zn deposit in Bobai-Cenxi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Fozichong Pb-Zn ore field deposit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Longwan ore deposit geolog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ore controlling features,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关键词: 铅锌矿床;成矿带;佛子冲;龙湾

Key words: Pb-Zn deposit;metallogenic belt;Fozichong;Longwan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005-02

1 地质概况

龙湾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佛子冲铅锌矿田位于加里东褶皱系云开隆起北西缘,南岭东西构造带中段南缘,博白-岑溪深断裂带北东段,多种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1-2]。龙湾矿床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岩性为浅变质砂岩,粉砂岩、页岩夹少量的白云质灰岩或泥质灰岩,属浅海相沉积[3],出露地层总厚度2115米,地层总体走向NE20-30°,倾角60-70°。矿区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且具有多向性和复合性的特点[4]。断裂构造发育有NE、NNE、SN向等多组方向,NNE向断裂比较发育,形成明显的NNE向构造带[5]。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分布广泛,种类颇多。生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期,成分以酸性至中酸性为主[6]。矿区矿体产状基本与围岩产状一致,与岩体、岩脉关系密切,矿体厚度大,品位高,矿体内常有灰岩夹石。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绿帘石、透辉石、绿泥石、重晶石等[7、8]。

2 区域构造控矿

佛子冲矿田位于博白-岑溪成矿带上,本区构造极其复杂,应力巨大,构造线总体呈NE向展布。主体构造是岑溪-博白深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次级断裂有SN向,NW向及EW向。博白-岑溪深断裂带是桂东南骨架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北东450走向,倾向南东,规模及其巨大,长约410千米,宽7-30千米,切割深达上地幔,属超深大断裂,活动时间长,是控岩和控矿的主构造[8、9]。目前在矿带内的主要有陆川下水、容县鸡笼顶和佛子冲等中大型铅锌矿床(图1)。

2.1 陆川下水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下水铅锌矿位于云开隆起西缘,黄凌背斜南东翼。矿区内褶皱发育,黄凌背斜南东翼有双合窝次级背斜、陆豹坡次级向斜、大肚顶次级向斜、白石岗次级背斜等[10],以黄凌背斜为主体,并与多为酸性岩脉充填的NE及NW向断裂构造组成矿区的构造格局[11]。

褶皱轴向NE向,褶皱比较平缓。主要有两组断裂,一组为NE走向,倾向NW,走向10~30°,倾角为50~70°,断裂规模一般不大,断距较小,一般在6m以下,正断层居多,断裂具硅化、角砾、断层、断层泥等特征。沿断裂常有热液矿化填充富集现象;另一组NW走向断裂,切割NE断裂,使其形态上看起来为格状构造窗,该组断裂走向长数至十多公里,倾角65~80°,倾向210~245°,有较宽的破碎带。沿断裂带常有花岗斑岩等岩脉及石英、方解石脉填充,常成群平行分布,个别缓倾角的岩脉与相邻较陡的因剥蚀和地貌关系在一端呈孤形出现。本组断裂的形成机制,可能是与北东构造有关的压应力作用所产生的一组剪切断裂经陆川花岗岩侵入作用改造而成的张性断裂[12-13]。综上所述,陆川下水铅锌矿床为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

2.2 鸡笼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平南县鸡笼顶铅锌矿位于大瑶山凸起中段南缘,桂东金矿成矿带的西南部。为寒武系黄洞口组断裂破碎带及石英脉中产出,受构造、地层、岩浆岩等因素控制。区内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断裂构造发育,SN向断裂长达几十千米,宽10~30米不等,为本矿区的主断裂;另外NW、NE向为其次级断裂,构造也很发育,这些断裂构造均有不同程度的矿化,尤其是SN向的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井下可见该断裂带内次级小断裂及裂隙发育,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空间。在这些断裂交汇的部位,常见有富矿体,且有花岗斑岩脉沿着构造的破碎带侵入。本区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破碎带局部见有花岗斑岩脉侵入,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为多期次构造运动及花岗斑岩脉侵入的结果,这些断裂对元素的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起较大作用[12]。endprint

综上所述,SN向断裂为鸡笼顶铅锌矿床的主控矿构造,NW、NE向为其次控矿构造。

3 矿田构造控矿

龙湾铅锌矿区位于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佛子冲矿床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为砂页岩夹碳酸盐岩建造。燕山期岩浆岩发育,主要岩体有花岗闪长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13]。还见有燕山早期广平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田东侧,呈岩基状产出。矿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其中NE、NNE和近SN向三组断裂是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相应发育三组同向褶皱构造,其中以佛子冲背斜构造与成矿关系最密切[14]。矿田内主要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部分柱状脉状、及不规则状,规模较大的矿体后期往往被断层所破坏。

矿田控矿构造以NE300为主,矿体总体上受控矿褶皱组合,断裂带组合及次级的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构造控矿格架总体表现为“NE成行,NNE呈带”格局[14],分别与NE向牛卫断裂和NNE向龙树洞断裂相对应。龙树洞断裂,太平顶断裂所夹的NNE向矿带之间的NE向多字型的褶皱组合及次级的小断裂联合控制着矿区中北部的矿体的产出[15],因此,NE和NNE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是应力集中区,也是矿化的集中区或是成矿流体汇聚区[16]。

综上所述,佛子冲矿田构造以NE和NNE向为主,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复合部位最有利于形成富矿体。

4 龙湾构造控矿特征

作为佛子冲矿田众多铅锌矿床之一的龙湾矿床,既具有博白成矿带的构造控矿特征,也具有佛子冲矿田构造控矿的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属桂东南海盆地北东部槽盆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矿区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有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两种,以岩株、岩脉产出居多。龙湾矿段目前已发现9个矿体(1、2、3、4、5、8、12、16、18号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上统上组(O3b-2)地层的灰岩中,受构造控制明显。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该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中统上组上段的灰岩中,局部产于英安斑岩中,明显受地层控制,矿体延长800m、延深200m,分布在17线至32线之间,矿体赋存于0m标高以上,一般在0-290m标高范围内。在构造交汇处常出现富矿包。NNE和NE向断裂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也往往是矿化集中区或成矿流体汇集区,在断裂交汇部位矿体比较富,有力于成矿。横穿佛子冲背斜的NE、NNE向断裂是龙湾的主要断裂,在井下可见规模较小的断层,断裂面闭合,有一定起伏,未见明显的破碎带,为压扭性断裂;在某些断层处可见擦痕,内含角砾岩,判断为断层后期发生了破碎和交代作用。测量得到某2组断层的产状如下:280坑口140M中段3#逆断层产状为250°∠60°;280坑口100M中段3#见4组断层,2组平移断层,走向为245°和275°,另外2组断层走向分别为295°和245°。断层附近变质作用强烈,可见砂岩变质为板岩,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矿体沿NNE向展布,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

结论:NE向断裂是控制博白-岑溪成矿带内各个矿床的主要构造。龙湾矿床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主要为NNE和NE向断裂破碎带,复合部位最利于形成厚、大、富矿体。成矿母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如果厚层灰岩在花岗闪长岩或花岗斑岩的附近,并且在灰岩中有NNE或者NE向断裂通过时,就会形成规模较大,品位高的铅锌矿。

参考文献:

[1]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2004.

[2]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

[3]孙殿卿,陈庆宣.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学前缘,1995,2(2):137-139.

[4]杨开庆.构造动力作用中地球化学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04).

[5]翟裕生.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学前缘,1996(04).

[6]翟裕生.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质论评,2002,2(3):18.

[7]韩润生等.铜厂矿田陈家坝地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定位预测[J].地质与勘探,2000:9-11.

[8]王猛.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的控矿条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力学所,2007.

[9]张会琼.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矿预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10]黄勤,阳宏长.广西陆川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J].地质勘测,2010,7:224-225.

[11]李骏青,王瑞湖.广西陆川县下水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MINERAL RESOUR ES AND GEOLOGY,2002,5(16):287-289.

[12]郑星辉,覃云峰.广西平南县鸡笼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1-11.

[13]梁锦叶,冯佐海,雷良奇等.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接触——断裂带控矿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0(2):128-131.

[14]杨斌,骆良羽,罗世金.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因刍议[J].广西地质,2000,3,13(1):21-27.

[15]杨斌.广西佛子冲铅锌多金属矿田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与找矿模式[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1.

[16]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endprint

综上所述,SN向断裂为鸡笼顶铅锌矿床的主控矿构造,NW、NE向为其次控矿构造。

3 矿田构造控矿

龙湾铅锌矿区位于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佛子冲矿床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为砂页岩夹碳酸盐岩建造。燕山期岩浆岩发育,主要岩体有花岗闪长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13]。还见有燕山早期广平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田东侧,呈岩基状产出。矿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其中NE、NNE和近SN向三组断裂是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相应发育三组同向褶皱构造,其中以佛子冲背斜构造与成矿关系最密切[14]。矿田内主要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部分柱状脉状、及不规则状,规模较大的矿体后期往往被断层所破坏。

矿田控矿构造以NE300为主,矿体总体上受控矿褶皱组合,断裂带组合及次级的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构造控矿格架总体表现为“NE成行,NNE呈带”格局[14],分别与NE向牛卫断裂和NNE向龙树洞断裂相对应。龙树洞断裂,太平顶断裂所夹的NNE向矿带之间的NE向多字型的褶皱组合及次级的小断裂联合控制着矿区中北部的矿体的产出[15],因此,NE和NNE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是应力集中区,也是矿化的集中区或是成矿流体汇聚区[16]。

综上所述,佛子冲矿田构造以NE和NNE向为主,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复合部位最有利于形成富矿体。

4 龙湾构造控矿特征

作为佛子冲矿田众多铅锌矿床之一的龙湾矿床,既具有博白成矿带的构造控矿特征,也具有佛子冲矿田构造控矿的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属桂东南海盆地北东部槽盆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矿区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有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两种,以岩株、岩脉产出居多。龙湾矿段目前已发现9个矿体(1、2、3、4、5、8、12、16、18号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上统上组(O3b-2)地层的灰岩中,受构造控制明显。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该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中统上组上段的灰岩中,局部产于英安斑岩中,明显受地层控制,矿体延长800m、延深200m,分布在17线至32线之间,矿体赋存于0m标高以上,一般在0-290m标高范围内。在构造交汇处常出现富矿包。NNE和NE向断裂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也往往是矿化集中区或成矿流体汇集区,在断裂交汇部位矿体比较富,有力于成矿。横穿佛子冲背斜的NE、NNE向断裂是龙湾的主要断裂,在井下可见规模较小的断层,断裂面闭合,有一定起伏,未见明显的破碎带,为压扭性断裂;在某些断层处可见擦痕,内含角砾岩,判断为断层后期发生了破碎和交代作用。测量得到某2组断层的产状如下:280坑口140M中段3#逆断层产状为250°∠60°;280坑口100M中段3#见4组断层,2组平移断层,走向为245°和275°,另外2组断层走向分别为295°和245°。断层附近变质作用强烈,可见砂岩变质为板岩,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矿体沿NNE向展布,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

结论:NE向断裂是控制博白-岑溪成矿带内各个矿床的主要构造。龙湾矿床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主要为NNE和NE向断裂破碎带,复合部位最利于形成厚、大、富矿体。成矿母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如果厚层灰岩在花岗闪长岩或花岗斑岩的附近,并且在灰岩中有NNE或者NE向断裂通过时,就会形成规模较大,品位高的铅锌矿。

参考文献:

[1]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2004.

[2]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

[3]孙殿卿,陈庆宣.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学前缘,1995,2(2):137-139.

[4]杨开庆.构造动力作用中地球化学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04).

[5]翟裕生.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学前缘,1996(04).

[6]翟裕生.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质论评,2002,2(3):18.

[7]韩润生等.铜厂矿田陈家坝地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定位预测[J].地质与勘探,2000:9-11.

[8]王猛.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的控矿条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力学所,2007.

[9]张会琼.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矿预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10]黄勤,阳宏长.广西陆川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J].地质勘测,2010,7:224-225.

[11]李骏青,王瑞湖.广西陆川县下水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MINERAL RESOUR ES AND GEOLOGY,2002,5(16):287-289.

[12]郑星辉,覃云峰.广西平南县鸡笼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1-11.

[13]梁锦叶,冯佐海,雷良奇等.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接触——断裂带控矿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0(2):128-131.

[14]杨斌,骆良羽,罗世金.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因刍议[J].广西地质,2000,3,13(1):21-27.

[15]杨斌.广西佛子冲铅锌多金属矿田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与找矿模式[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1.

[16]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endprint

综上所述,SN向断裂为鸡笼顶铅锌矿床的主控矿构造,NW、NE向为其次控矿构造。

3 矿田构造控矿

龙湾铅锌矿区位于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佛子冲矿床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为砂页岩夹碳酸盐岩建造。燕山期岩浆岩发育,主要岩体有花岗闪长岩、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13]。还见有燕山早期广平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田东侧,呈岩基状产出。矿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其中NE、NNE和近SN向三组断裂是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相应发育三组同向褶皱构造,其中以佛子冲背斜构造与成矿关系最密切[14]。矿田内主要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部分柱状脉状、及不规则状,规模较大的矿体后期往往被断层所破坏。

矿田控矿构造以NE300为主,矿体总体上受控矿褶皱组合,断裂带组合及次级的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构造控矿格架总体表现为“NE成行,NNE呈带”格局[14],分别与NE向牛卫断裂和NNE向龙树洞断裂相对应。龙树洞断裂,太平顶断裂所夹的NNE向矿带之间的NE向多字型的褶皱组合及次级的小断裂联合控制着矿区中北部的矿体的产出[15],因此,NE和NNE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是应力集中区,也是矿化的集中区或是成矿流体汇聚区[16]。

综上所述,佛子冲矿田构造以NE和NNE向为主,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复合部位最有利于形成富矿体。

4 龙湾构造控矿特征

作为佛子冲矿田众多铅锌矿床之一的龙湾矿床,既具有博白成矿带的构造控矿特征,也具有佛子冲矿田构造控矿的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属桂东南海盆地北东部槽盆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矿区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有英安斑岩和花岗斑岩两种,以岩株、岩脉产出居多。龙湾矿段目前已发现9个矿体(1、2、3、4、5、8、12、16、18号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上统上组(O3b-2)地层的灰岩中,受构造控制明显。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该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中统上组上段的灰岩中,局部产于英安斑岩中,明显受地层控制,矿体延长800m、延深200m,分布在17线至32线之间,矿体赋存于0m标高以上,一般在0-290m标高范围内。在构造交汇处常出现富矿包。NNE和NE向断裂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也往往是矿化集中区或成矿流体汇集区,在断裂交汇部位矿体比较富,有力于成矿。横穿佛子冲背斜的NE、NNE向断裂是龙湾的主要断裂,在井下可见规模较小的断层,断裂面闭合,有一定起伏,未见明显的破碎带,为压扭性断裂;在某些断层处可见擦痕,内含角砾岩,判断为断层后期发生了破碎和交代作用。测量得到某2组断层的产状如下:280坑口140M中段3#逆断层产状为250°∠60°;280坑口100M中段3#见4组断层,2组平移断层,走向为245°和275°,另外2组断层走向分别为295°和245°。断层附近变质作用强烈,可见砂岩变质为板岩,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矿体沿NNE向展布,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

结论:NE向断裂是控制博白-岑溪成矿带内各个矿床的主要构造。龙湾矿床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主要为NNE和NE向断裂破碎带,复合部位最利于形成厚、大、富矿体。成矿母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如果厚层灰岩在花岗闪长岩或花岗斑岩的附近,并且在灰岩中有NNE或者NE向断裂通过时,就会形成规模较大,品位高的铅锌矿。

参考文献:

[1]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2004.

[2]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

[3]孙殿卿,陈庆宣.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学前缘,1995,2(2):137-139.

[4]杨开庆.构造动力作用中地球化学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04).

[5]翟裕生.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学前缘,1996(04).

[6]翟裕生.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质论评,2002,2(3):18.

[7]韩润生等.铜厂矿田陈家坝地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定位预测[J].地质与勘探,2000:9-11.

[8]王猛.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的控矿条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力学所,2007.

[9]张会琼.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矿预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10]黄勤,阳宏长.广西陆川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J].地质勘测,2010,7:224-225.

[11]李骏青,王瑞湖.广西陆川县下水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MINERAL RESOUR ES AND GEOLOGY,2002,5(16):287-289.

[12]郑星辉,覃云峰.广西平南县鸡笼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1-11.

[13]梁锦叶,冯佐海,雷良奇等.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接触——断裂带控矿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0(2):128-131.

[14]杨斌,骆良羽,罗世金.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因刍议[J].广西地质,2000,3,13(1):21-27.

[15]杨斌.广西佛子冲铅锌多金属矿田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与找矿模式[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1.

[16]彭柏兴,陈世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J].广西地质,1997,10(3):7-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湾
诗情画意龙湾美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越南“海上桂林”风光
美丽的三角龙湾
吉林省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药)用真菌名录*
悦享逸龙湾
龙湾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类群
印尼龙湾项目1号机组海水淡化设备通过性能验收试验
办好党史期刊 注重特色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