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化”,学习“实践化”
2014-04-10陈晴
陈晴
摘 要: 让教育融入生活并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特性。结合日常生活的切身感悟,作者对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探索了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并分析了生活化教育的功效所在,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中感悟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生活 学习 实践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往往需要通过表象和感知对事物进行了解与认知。如果老师以任务意识教授知识、传递技能,那么幼儿就难以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容易出现与言行脱节的认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是十分适用于幼儿的。将教育教学的活动融入到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使幼儿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体会到学习的趣味与价值,在生活化与实践化中,自然、自主地领略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一、感受学习——寻求教育与生活的互动融合
教育源于生活。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沟通生活与幼儿教育活动的联系,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1.教育资源启于生活
3~6岁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反思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的资源多由老师收集传递给幼儿,这样的教学内容由于不是幼儿自身的直接感知的,导致幼儿难以掌握新学习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的内容应该植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基石组织活动,以直接经验、社会生活来丰富、扩展和提升幼儿的认识。幼儿园、家庭、社区、大自然,等等,都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学习的机会,平时可以让幼儿观察午餐的制作、理发的过程、物品的买卖,等等,引导幼儿在观察、探索、交流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奇妙與趣味,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教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在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应以生活为大背景。结合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幼儿的行为练习,以愉快的表演、明快的歌曲、多样的绘画、优美的诗歌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掌握并学习运用知识,在情感的驱动和技能的帮助下,获得实用、丰富的生活知识。比如在艺术活动中,提供绘画、编织、印画、粘贴、撕画、剪纸、泥工、线染、拓印等活动材料和内容,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技法把自己心中喜爱的生活展现出来,并通过画展、摄影展等形式,实现全园共享,感受美好的生活。
2.结合情境引入活动
丰富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要激活这些素材,使零散的生活资源更好地吸引幼儿学习,取得先声夺人、燃起思维火花的效果,使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就需要我们教师找准活动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将艺术性融于设计与安排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例如:在《认识小手》的活动中,教师以生活模仿游戏吸引幼儿进入活动:“洗手——刷牙——洗脸”,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幼儿根据相应内容作出动作,此时教师说:“刚才我们已经和小手做了很多的游戏。”幼儿的注意力就会很自然地转移到小手上,再对小手的特点进行讨论和学习,这样的引入,贴近幼儿的生活,在生活游戏的刺激下可激起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尽快进入状态。
3.活动过程贯穿生活
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采用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以触动幼儿的真实体验为核心,增加幼儿的亲身体验,丰富幼儿的经验。
在进行夏天这一主题时,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我结合《怎样使自己凉快起来》的活动,请幼儿们在一日生活中试一试个别的几个方法,比如:散步时一起去大树底下乘风凉,室内活动时感受空调的凉爽,等等,放学后请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方法画下来。这样的活动给幼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破了教师仅仅组织正规教学活动的常用方法,使幼儿有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在愉快、和谐的活动过程中内化认知。
4.人文环境培养情感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确保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和平等关系,使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自然地生活并发展各种能力。
(1)基本技能
技能是幼儿自我服务、与他人成功交往的保证。幼儿除了学习基本的个人活动技能外,寻求帮助、参与活动、运用语言、辅助行为等都是幼儿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模仿、行为练习、同伴交往、游戏巩固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得较全面的生活技能。
(2)师幼关系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和受教育的一份子。在生活化的课程中,我们要坚持做幼儿学习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及时回应幼儿的需求,并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5.家园联系立足生活
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以生活为基石,如果没有感官的参与、没有实际的探究,幼儿就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价值。这些都离不开家庭的帮助,离不开家长对幼儿的理解和支持。如学习《小刺猬理发》,我们鼓励家长带幼儿去理发店理一次发,或观察一次理发过程,这一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有关经验,对理发这一常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家长感受到:教育的资源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幼儿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能促进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成长,了解更多生活常识,提高可以生活能力。又如家长带幼儿购物,可以使幼儿在观察模仿与简单操作中了解简单的交往和生活的技能技巧,从而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学会生活。
总而言之,教育生活化,就是把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幼儿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①,在学习的同时磨砺人生。
二、学以致用——回归幼儿行为生活的实践
教育服务于生活。生活化教育不仅能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能养成主动性、独立性的习惯,产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等。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上述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总是要通过生活的实践才能得到深化的。
1.日常生活实践学习
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理念,引导幼儿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归到生活实践。在一日活动中将认知实践化,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滑滑梯,之后每一次玩大型玩具,幼儿们都能想起正确的游戏方法,偶尔有个别贪玩的幼儿想要尝试危险的方法,边上的幼儿也会及时地提醒他们:“你这样玩滑滑梯是不对的!”在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和交往中,这些幼儿会发现问题所在,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顺利地进行游戏,体验快乐。
2.园所活动服务生活
校园的活动、班级的活动都能影响幼儿的学习,我们要使教育内容与实际感性经验相结合。
上学期我园针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了穿鞋、穿衣、叠被子等活动,幼儿将所学的技能在活动中进行巩固实践,并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我园还积极响应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鼓励幼儿了解雷锋、学习雷锋,激发积极助人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尝试互相帮忙,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也十分注重,但是无论怎样小心,意外还是很难避免,为此,我们经常组织一些防止安全事故的活动,如安安全全走楼梯,防震防灾演习,游泳安全宣传等,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走进社会巩固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简单的活动,如针对“过马路”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常见标志,巩固了解过马路按红绿灯指示的要求,对闯红灯等错误的行为进行讨论和纠正,并映射在与生活时间相融合的“红绿灯”游戏中,不断巩固。又如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医院、糖果屋,等等,都能吸引幼儿在模仿和尝试中,形成良性循环,使他们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中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
如何让教育生活化,让学习实践化,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幼儿的内在探索动机,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充满魅力和趣味,让幼儿的学习源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注释:
①陶行知语.
参考文献:
[1]王加梅.淺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J].好家长,2011(10).
[2]刘疆寿.别不把教育生活化[J].牡丹,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