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2014-04-10欧芳华
欧芳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在前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础上,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基因的的位置;了解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桥梁”和传递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资料和图片理解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规律及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并学会积极进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图片资料中分析说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理解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难点: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精选练习题,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上节内容。
五、教学流程
复习引疑,导出课题→资料导学,完成目标→视频小结,回顾所学→课外拓展,丰富知识→课堂练习,巩固检验→情感升华, 增强自信。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
你对你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最满意?这个部位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什么?(遗传)不像另外一个人,这种现象叫什么?(变异)这一部位的表现在生物学上叫什么?(性状)同一部位的不同表现(如眼睛的大小)叫什么?(相对性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谁控制生物性状?(基因)想知道爸爸(或妈妈)怎样把控制这一性状(如大眼睛)的基因传递给我们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通过回答复习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分析资料和图片导学
1.基因在细胞核内
教师活动:
(1)分析回顾克隆羊产生过程。
(2)导问:羊的“黑面”和“白面”是不是生物的性状?是不是基因控制的?克隆羊像B羊说明了什么?
(3)展示植物、动物细胞的结构,回顾细胞核和细胞核的组成物质——染色体。
学生活动:
(1)随着教师的引导分析回顾。
(2)说出控制生物性状基因在细胞核里。
(3)回顾细胞结构,认识细胞核。回顾细胞核内有染色体。
2.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教师活动:
(1)引领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染色体的组成,猜想基因在DNA上还是在蛋白质上?
(2)举例失踪儿童被找回后,是不是看长得像谁家的就给谁家?会做个怎样的鉴定?
(3)亲子鉴定的依据。
学生活动:
(1)猜想出基因在DNA上。
(2)说出亲子鉴定。
(3 )阅读资料,了解亲子鉴定证实猜想。
3.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也成对
教师活动:
(1)引领梳理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板书)
(2)引领观察女性染色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人体有23对染色体;提供常见动物植物染色体数目资料,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
(3)提供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图,让学生理解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归纳总结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5)提供小资料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异常会导致疾病。
学生活动:
(1)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人有23对染色体,其它动物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识图理解基因也是成对的。
(4)理解巩固。
(5)了解先天愚型是染色体疾病
4.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桥梁”
教师活动:
引领学生回顾分析人的生殖过程,理解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板书)
学生活动:
了解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的。
5.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及基因数目的变化
教师活动:
(1)提供图片,让学生猜想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否发生变化。
(2)提供导学提纲,给学生时间阅读课本,了解导学内容。
(3)引领学生回答导学内容。
(4)引领学生完善图片内容,明确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基因也随之减半,强调不是任意的一半。(板书)
(5)提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猜想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阅读课本,了解导学内容
(3)口答导学内容。
(4)完善图片。
(5)练习巩固。
(三)小结本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小结。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教师活动:提供资料供学生了解无性生殖与基因传递无关。
学生活动:了解无性生殖。
(五)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提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
学生活动:练习巩固本课。
(六)结束语
教师活动: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头脑,使“我”成了独一无二的我。我们该怎样回报父母?
学生活动:珍惜与父母的缘分,珍爱父母和自己,好好学习。
七、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