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编码》教学设计
2014-04-10李智强
李智强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简单方法,初步体会编码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试着学习利用数进行编码。
教学难点: 理解编码的组成及数字反映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透明胶布、6块小黑板。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象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及代号,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前一分钟(学生组织):
(设计理念: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字的不同含义,为下面有关数字编码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体会数字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1.我们班有26名同学。 “26”表示(数量)
2.大课间活动时,我站在第6排。 “6”表示(顺序)
3.李老师的手机号是13384561366。 “13384561366”是(数字编码)
哦!原来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顺序和代号,还可以用来进行编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进行编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中数字编码的神奇世界。(板书课题)
二、学生汇报课前小研究第一题内容
(设计理念:合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1.身份证号码
2.邮政编码
3.电话号码
4.汽车车牌号码
5.图书的书号
6.电器的型号
7.运动员参赛号码
8.信用卡号码
(学生把找到的实例贴到黑板上,并简单说一说编排方法及含义。老师适度点拨、纠正,鼓励评价。)
小结收获: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管理和查找同类的众多事物,让生活更便捷,数字编码具有优越性和科学性。
三、学生汇报课前小研究第二题内容
(设计理念:围绕这些编码,各小组的同学分别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或补充发言。针对学生的汇报,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让学生条理清楚地掌握这些编码的相关知识。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将重点引导他们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身份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式证件,而我们有很多人却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虽然很长,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编码规律,就能很快记住。)
以本地邮政编码164312和学生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为例体会数字编码的简单编排方法。(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上网查一查,问一问知情人士的方法基本可以了解这两种编码的编排方法及含义。)
老师适度点拨。
小结收获:数字编码就是把(数字或者汉字及字母)按不同的(含义)来进行排列。
四、解决学生疑问,全班交流
五、练习应用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510215197012210412 这是( )的
510215450607331 这是( )的
510215440101040 这是( )的
510215197209280161 这是( )的
六、当堂检测
小组合作探究:给同组每位学生编一个学号,并写在小组展示板上。(提醒:年级可以用入学年份来表示)
(每小组指派两名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小组编排学号的方法,全班指正。)
(设计理念:编学号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让学生重编学号,要求所编的学号不仅能反应出该生所在的年级、班级和顺序号,还要能反映出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有了前面对身份证编码的了解,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任务。接着,我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所编的学号能在小学一直使用。难度在一步步加深,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学号,得出了内容一致、形式多样的学号,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
七、总结收获
八、布置作业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