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2014-04-10宋德志SONGDezhi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查税法纳税

宋德志SONG De-zhi

(唐山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处,唐山 063611)

(Tangshan Seaport Development Area Water Supply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Tangshan 063611,China)

1 什么是税务风险

在认识税务风险之前,笔者先向大家介绍两个在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案例一:某公司每年需缴纳土地使用税60万元。最近两年,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产品订单减少,土地部分闲置,公司老总觉得土地使用税负担过重,缴的冤枉,遂找到当地地税局主管领导和税管员进行“协调”,最终获得税务局口头同意公司可以按照减免50%土地使用税进行纳税申报,但是公司并没有走正常的减免税申请审批程序。两年后,市财税收入联合检查,发现该公司两年少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60 万元,除补缴税款外,还给予罚款和加收两年滞纳金的处罚。公司老总悔不当初,欲哭无泪。

案例二:某公司财务主管李某辞职,刘某接任,两人在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公司经理监交。刘某对账面上的两处记录存有疑问,一是固定资产没有明细分类核算,每月按照固定金额计提折旧,而这些计提的固定资产都有什么?计提折旧的年限、残值都是多少?这些数值都没有详细记录。二是其他应付款有几个明细账户金额长年挂账,不发生业务,是怎么回事不清楚。李某给出的答案是这些都是以前会计遗留下来的问题,他也问前任会计,前任也说不清楚,反正这是以前会计的责任,与后任无关,让刘某不必去管。而公司经理也表态对于遗留问题要尽量解决,但如果实在找不出原因不会让继任者担负责任。可不久后税务机关大检查发现,该企业固定资产于五年前公司成立时购置,当时公司规模小,老板为节省资金,购置的部分固定资产未取得发票,仅以收据入账,当时的会计对所有固定资产均计提了折旧,但是未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按税法规定,这部分未取得发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其他应付款账户常年挂账余额实为公司最初的预收账款,后来发货时这些客户没有要求开具发票,企业又不想未开发票就交税,担心交了税后客户再需要开具发票时会重复交税,会计又觉得预收账款余额长期挂账不好看,就把预收账款余额调整到其他应付款中去。后来由于账务人员流动频繁,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就成为谁也说不清楚的烂账。这位会计在公司埋下的两颗“定时炸弹”,未被后几任会计及时识破和排除,最终因税务检查而爆发。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由于税务机关的征管、检查力度不断加强,税务风险已经日益成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税务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声誉损害,严重的甚至会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政策负担。在税收实务中,经常所说的税务风险一般是指第一种,纳税人对第一种税务风险比较重视,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但是对于第二种税务风险,纳税人往往会忽视掉,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这两种税务风险都应该引起重视,同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

2 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企业缺乏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 案例二中的企业老总通过公关少缴税款,本以为得了便宜,却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管理者从思想上没有重视企业的税务问题,不从根源上防范税务风险,忽视税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往往会给企业的经营留下许多隐患,最终有可能会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2.2 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限 财务人员具备丰富的财税专业经验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及时学习和了解会计和税法的最新政策,是企业进行正确税务处理的基础,而在现实中许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一般,有的做了十年会计但水平还是第一年的水平,每当遇到税务问题时便捉襟见肘。他们大都注重于企业经营利润、往来账项等会计核算,以做出三大报表和简单的纳税申报为满足,对税收政策却把握不准,无法正确地进行税务处理,尽管主观上没有逃避纳税的故意,但却容易造成纳税行为上违背税收的规定,造成事实上的逃避缴纳税款,给企业造成损失。

2.3 企业财务人员流动频繁 财务人员流动频繁的现象在规模较小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也时有发生。财务人员越是流动频繁,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就会越多、越隐没,风险也会越大。一般来说,后任会计不愿费力查找前任会计的遗留问题,财务人员频繁流动的结果,将导致企业遗留问题越来越多,账面会出现许多谁也说不清楚的会计事项,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税务风险。

2.4 企业不够重视财务工作 现实中许多企业老总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要靠业务部门,财务部只是一个服务单位而已。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比地位较低,难以参与经济业务的全过程,难以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自然不能很好地抵制其他部门不合税法规定的具有税务风险的行为。另外有些老总认为税务处理仅是财务上的事,签合同、做业务不考虑税务因素,等税务上出现问题再让财务来处理。须知: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业务部门才是产生税的根源,税怎么缴不是看账怎么做,而是要看合同怎么签、资金怎么走。合同、业务、资金都已完成,税收也已产生,财务只是事后核算而已,此时再规避税务风险已经来不及了,若财务人员通过做账来掩盖不合税法规定的合同、业务和资金流,必然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

2.5 外部因素 上述四条都是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除此之外,企业税务风险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上级或股东的越权或违规行为;行业惯例;灾害因素;其他外部风险等。

3 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 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企业纳税问题,正确地理解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的内涵,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正确操作节省税款,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逃避缴纳税款。

3.2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应当鼓励和支持财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多种渠道给财务人员提供学习税法知识和提高税务实际操作技能的机会,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企业财务人员培养成为通晓税法的专业人才。企业财务人员也应该主动学习税收政策和掌握税务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财税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准确区分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准确区分不同税种对同一事务的不同规定,准确识别企业潜在的税务风险,及时规避企业税务风险,运用税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防范企业税务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保持财务的稳定性 企业财务工作具有连贯性,如果财务人员流动频繁,难以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规范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难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心,难以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保持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

3.4 进行税务风险自查 税务风险自查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平时并不进行税务风险自查,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被动进行自查:第一种情况,企业纳税申报情况出现预警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自查时,企业为应付税务机关而被动自查;第二种情况,企业被税务机关列为检查对象,企业因担心出现税务问题在调账之前匆忙进行自查。这两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税务安全。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就应当经常性地主动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税务风险,将税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自查时,企业财务人员应熟悉税收政策,明确自查的方向和内容,采取有效的自查方法,对查出的税务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无法补救的依法补缴税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税务问题。

3.5 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 税务风险管理需要在企业的整个业务过程中防范。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税务管理理念,摒弃以往把税务管理工作只看作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陈旧观念,要认识到不规范的业务过程才是税务风险的根源,积极理解支持财务部门的工作。各个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经济合同的签订到经济业务的完成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税务因素,真正做到税前、税中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规范纳税行为,减少税务风险,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1]陈云婵.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J].改革与开放,2010(16).

[2]武向辉.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浅议[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9).

[3]杨燕京.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猜你喜欢

自查税法纳税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放管服”改革地方自查进行时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微型糕点企业运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初探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