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方法初探

2014-04-10程春玲

关键词:行云流水身韵身段

程春玲

具体而言,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课程的建设,要求对“身段”进行改造、美化。身段是身体的动作的一个分支,遵循一定的规定之后,就可以称为“身法”。“身法”有其特有的讲究,“大轴运身,小轴运神”是“身法”讲究中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以腰为轴,将腰作为动力的源泉,用腰操控全身的运动。在“身法”中,还有“身段韵律”这一说法,它指的是神和形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般的表现中,要有一个协调统一的形式。“身段韵律”有其特有的规律,其中包括:逢开必合、身法迂回、静中显动,塑形用线等等。

一、中华古典舞“身韵”课程的创建

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体系,其中在基本的训练体系中,创造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发展,逐渐总结出在中国古典舞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创造者强调中国古典舞的民族特性及科学特性,在这些特性中尤其强调“身段”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古典舞中的“身韵”课程建设开始于80年代初期,“身韵”的课程建设是中国古典舞的划时代标志,具有科学文化建设的巨大意义。该课程的建设超越了以前“芭蕾框架+戏曲构件”的形式,重新制定出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灵魂”。而实践者将创造者口中的“身韵”化展为现代的“古舞新韵”。

我们创建的“身韵”课程,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以往戏曲中“身段”内容的改造及升华。因此,要深刻的对“古舞新韵”产生该有的认识,就必须先好好的理解戏曲中“身段”的内容。说到戏曲中的“身段”内容,是非常广泛复杂的,传统的戏曲包含着唱、念、做、打这四个功力,这其中不论哪个功力都是从内到外,通过形体的动作表达戏曲中的情节、表达戏曲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这其中往往最简单的手势动作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舞蹈动作知识,这些一切的细节都可称为“身段”。而“身段”,在戏曲中作为舞蹈的动作,必须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定,遵守规定的“身段”就称为“身法”。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蕴含的美感

中国古典舞有着自身独特的身韵组合方式,下面我们从建设者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建设者们认为,可以对身韵从形、神、劲、律这四个方面进行分割和解析。“形”者,说的是直观的动态与动作间的联系以及路线。而身韵中的“形”,首先要求舞者有着具有曲线美和气质美的形体,曲线美要求做到“拧、倾、圆、曲”,而气质美则要求做到“刚健、挺拔、含蓄、柔韧”。其次,舞者还要对“平圆、立圆、八字圆”等三字圆进行把握,尤其是腰部的运动,腰部运动是核心力量,要注意七种元素,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而所谓的“神”,就是前人所提过的“形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而对于劲的要求就在于要注重从外部动作逐渐到内的节奏和层次,要有对比的力度。中国古典舞注重三种力度的安排,这三种力度指的是“寸劲”、“抻劲”、“反衬劲”。而对于“律”的要求,则包含着律动性以及其应该遵循的规律。动律有自己的分类,其中可以分为两类,即“顺律”和“反律”两者之分。中国古典舞很注重“一切从反面进行观察”,这就是“反律”,也是舞蹈的精密之处。从整体看来,这四种分割形式要充分达到统一,做到起点和终点的有机结合。

三、身韵组合的训练原则以及文化的根源所在

身韵课建设者关于身韵训练有着自己独特的简介,他们认为,身韵是将外部的身法及内部的神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笔者对身韵教学课程的研究及自我理解,笔者认为,身韵课程有其自身的基本原则之所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身韵的课程教学要强调人体“划圆”运动的轨迹训练。可以具体理解为,舞者的每个动作都应该是圆形的,或者是圆弧形的。前面已经说过建设者将身韵的圆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平圆、立圆、八字圆”,此三部分的八字圆是人体所有划圆运动的综合所在,其变换是最多的。在身韵的所有运动中,圆的形态是从一而终,无处不在的。

身韵中这种对于圆的要求,在形态上有些像太极图的样子。太极图是呈现出S形的一种圆形,其中S线隔开的两个世界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象征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指的是两种世界的组合和消长。这种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内涵,这种内涵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标志性的存在。

(2)身韵课在强调划圆运动的同时,还对“反胴”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谓反胴,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胴体的反向发力,如果在运动中将反胴应用流畅,就会使舞蹈更加的自然。

这种反胴的运动使得中国古典舞呈现出了回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出现,使得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中国哲学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这种反胴形式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审美和文化,中国的文化讲究大统一,以宽大的胸怀容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国的宽容的文化之所在。

(3)身韵课程还强调将腰作为轴,这个舞蹈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要充分突出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八种元素,这八种元素都是要求以腰为轴。以腰为轴要求舞者从内心深处开始训练,在意念上,要充分用腰带动全身运动,充分发挥腰的主导作用,就是前面说的以腰为轴。

四、气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地位和内涵

1.气在中国古典舞中的意义。中国古典舞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在中国古典舞中,有气的训练,这个气的训练和人们说的这种气有着相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同样都指的是人体的呼和吸,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面的气指的是舞者的艺术之气。

在舞蹈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将对舞蹈的节奏的感觉称之为气韵。在课堂上,每个训练都离不开对气的要求,我们要求舞者有着美好的气韵,要求舞者将气的运动融合在舞蹈中。

2.气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中国古典舞讲究行云流水,这个行云流水不仅指的是动作的行云流水,还指的是气息的行云流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个气息的行云流水,在进行舞蹈时,很容易一直憋着气,这样其实动作也很难做到行云流水的。所以,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气韵的培养,真正的做到动作和气韵的行云流水。

3.如何把握气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在舞者舞动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运动和气的调节是很重要的内容,其实,动作和气有着自己的关系,这些关系是非常有规律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注意,不要把动作和气分开来教学。教师在向学生做示范时,不要把动作进行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行云流水。

五、舞蹈要源于生活

舞蹈的来源,既要紧密的和生活相结合,又要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来源,舞蹈也不例外。因此,在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必须要鼓励人们热爱生活,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水平。同时好的艺术品也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舞蹈可以启发、熏陶人们的品性,对人们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六、舞蹈的创作和教学要注意对艺术门类的综合

舞蹈的创作和教学首先就是一种艺术行为,因此,一直以来都要求舞者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

1.具有很好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编导。良好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好的舞蹈编导不能缺少的基础,而且,舞蹈艺术和其他的艺术是不同的,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导的一门艺术,因此,要想进行舞蹈编导,就必须能够对舞蹈有着娴熟的驾驭能力,同时还要将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应用到舞蹈编导中来,才能做好舞蹈的创作。

2.舞蹈构图能力在舞蹈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构图是舞蹈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舞蹈移动及舞蹈画面两个部分的表现来讲舞蹈艺术进行阐释。同时,还要注意,舞蹈的构图和舞台的设计并不是两种不相干的内容,连着必须有机结合,以求达到艺术展示的完美意境。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是单一式的结合,也可以是复合式的结合,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舞蹈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同时,将舞台上的灯光、人物、空间、道具的情谊完全展示,才是舞蹈艺术的精华所在。

舞蹈中有两个内容非常重要,一个是动作,一个是气韵,动作可以理解为就是身韵,身韵的训练非常重要,但是气韵的内涵也很重要,在舞蹈的训练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动作和气韵有机结合,做到舞蹈的行云流水。在现在的舞蹈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创作和深化,要继续走这条路,所以,我们就要先了解舞蹈的历史,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中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舞蹈这门艺术是用肢体来表达文化和人类感情的一门艺术,因此,舞蹈的学习和创作都是带着灵魂和精神的,另外,舞蹈艺术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以,除了身韵,即动作,更要注重气的培养,气韵和动作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表达舞蹈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中国的历史非常丰富,因此,舞蹈的历史也具有着很深厚的底蕴,中国自古就有着舞蹈大国的称呼。舞蹈的创作还是要来源于生活,而且,我们的生活本就是艺术的不竭来源,我们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起来。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发展,一定能够把舞蹈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1]吴佳芮.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

[2]王敏.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特质[J].青年与社会,2013,(9).

[3]何银强.柔韧训练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性与训练技巧[J].教育界,2014,(10).

[4]黄德龙.高校古典舞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文学与艺术,2011,(2).

猜你喜欢

行云流水身韵身段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
巧妙过渡 行云流水
天祀园的身段营销
笔下生花展风采 行云流水亮眼球——2016中考满分作文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