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研究

2014-04-10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场域残疾共生

仝 伟

融合残疾人于一般教育已成为残疾人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在体育教育领域,通过融合残疾人与一般体育教育,促进残健融合已然成为当今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高校体育场域内,因长期受到普特二分法教育体系的影响,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共享体育运动的观念尚未形成,残疾学生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方面在与健全学生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而被边缘化。梳理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体育参与的关系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为生态科学的重要理论,共生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一种视野独特、逻辑严谨的描述物种关系的方法论,共生理论也为研究我国高校体育如何促进残健融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本文将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作为一个共生系统,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被看作其中两个具有复杂相关性的生态群,在共生理论视域下,通过分析该系统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共生单元与环境关系,提出促进这一共生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实现“融合与共享”这一高校特殊体育终极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共生理论分析

共生(symbiosis)概念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97年提出,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1]。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则是研究复杂生态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现代生态学研究范式。共生理论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物质基础,共生模式是内部条件,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对应共生理论,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残健融合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1.1 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共生单元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2]。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两个共生单元构成了高校体育的共生系统,共生度和关联度是刻画共生单元能量生成并体现其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

共生度与关联度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长期以来,以矫正治疗为主要功能,缺陷补偿为价值取向的体育保健课成为残疾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主要安置方式,单向度的教育形式以及资源配置的失衡等使残疾学生的体育参与仍处于相对独立和隔离的环境中,同在一个体育场域内却鲜有信息、能量的传递与交流,可见,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的关联度较弱,而生态流通因子的缺乏一方面不利于残疾学生破除隔离融入主流,另一方面,残疾学生的隔离教育使得本应揭示一般体育缺失的功能反而消失了,不利于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1.2 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也可以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3]。在行为方式上,共生模式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从共生模式的效率来看,寄生模式本身不会产生新的能量,而且整个共生过程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表现为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无偿能量。偏利共生关系产生新能量,但新能量只为某一共生单元所得,这种关系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既无利也无害。

国内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受普特二分法教育体系的影响,高校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体育仅作为医学模式层面的康复治疗手段,其多元价值并未体现。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的体育参与基本上没有交集的空间,共生单元的关联度很低,基本维持为一种寄生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有关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政策法规的陆续颁布,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进入 21世纪后,教育部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在构建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新纲要的提出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地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于改善人的共生关系[4]。然而,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中残疾学生政策保障不够、利益表达不畅、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残疾学生被边缘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残疾学生并未真正意义上与健全学生平等地共享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偏利共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1.3 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体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5]。围绕残健融合的高校体育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文化、体制、教育、资源等环境。共生环境对于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有正向和反向环境即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正向环境可以对共生体起激励和积极作用。从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就开始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体育机会均等,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相继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特别是《新纲要》的出台体现了出我国政府对残疾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反向环境则对共生体产生消极和阻碍作用。政策保障不够具体、导向性不够,缺乏约束监督机制,利益表达途径不畅;资源的配置差异显著等反向环境阻碍了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2 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对策

2.1 弱化场域边界,增强共生单元关联度

关联度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共生单元之间有效的关联度是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共生关联度的共生阻力主要来自于体育场域边界的影响。场域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应该有自己的边界。但是,“场域”的界限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6]。如果非要从理论上确立一条划定场域界限的原则,只能说“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7]。资本作为维系整个体育场域的结构力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场域的边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表明:作为暗示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资本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8]。在体育场域内,由于资本的选择作用和指归策略,健全学生和残疾学生在“强”与“弱”的博弈中出现了共生单元的区隔以及体育行为和趣味的分野。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场域边界也可以理解为群体边界。弱化群体边界是依据自我分类理论而提出的应对群体偏见和歧视的策略。Miller,Mancer和Becker(2010)认为,群体分类中的自我保护性偏见是形成“我们”和“他们”,“我群”和“他群”之间心理边界的威胁性线索[9]。在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中,场域边界的存在减弱了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应加大对弱势单元经济资本的投入力度,提高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享有的支持度。同时应提高对弱势单元的包容性,树立对残疾人“零拒绝”的观念,营造“有身心障碍的学生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体育氛围,拓展多元接触渠道,提高彼此认知,消除认知偏差,从而增强共生单元的关联度,生产新能量。

2.2 树立共同理念,构建互惠共生关系

在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中,寄生与偏利共生模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单向度特点使其很难发生双向利益交流,难以实现共生单元的“共赢”。互惠关系的特点是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存在着双向的利益交流机制,具有普遍性和互惠性。这些生态因子良好的流通能够促进双方的均衡发展。而融合所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等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交流。惟有平等对待的前提,才能达到残健融合,体育运动共享的目的[10]。毫无疑问,互惠共生模式正是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协调发展所需的模式。

共生作为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强调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物种通过共同优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形成更高一层的生命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形成正是共同理念的价值体现,尾关周二认为:在共同性基础上的共生,即共同性共生的理念,就是以来源于人类最本源性的共同价值为基础、同时又积极承认人们在现代获得的个性价值的一个共生理念,这一理念具备了人学的基础和人类史学的背景[11]。因此,树立共同理念,建立生命尊重与关怀的最高认同意识以及“和而不同”的辩证融合观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单元从寄生、偏利共生进化为互惠共生关系这一“更高一层的生命系统”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互惠共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单元之间的相互交往、作用和影响的关系,更是一种建立在共生单元间真正平等即体现差别性原则的机会平等和体现补偿性原则的结果平等基础之上的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互惠共生关系。

2.3 健全残健融合共生体制,优化共生环境

良好的共生环境能够为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其正向激励对消除残健融合共生阻力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体育残健融合过程存在的很多反向环境,需从多方面优化共生环境消除反向环境的负面影响。

(1)强化政策导向,畅通权益表达渠道。为了促进体育机会均等,让更多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共享体育运动,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宏观的政策落实到高校体育场域的具体实践时往往显得不够具体,导向性不够,政策的约束力和支持度大大减弱,这也是当前高校体育残健融合流于形式或束之高阁的原因之一。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各校的办学特色和体育工作评估,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增强其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在残疾学生体育运动权益表达方面,首先应加强残疾学生文化和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其权益表达意识。同时,提高这一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如体育协会、学生会等组织的参与度),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传媒等传播平台拓宽残疾学生权益表达渠道和手段。(2)探索融合式体育课程的建设,优化教育环境。融合式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实现共生单元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应明确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完善教育支持系统,加强融合式体育课程的建设和融合式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3)还应积极探索课程之外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多样化的融合教育渠道。在体育场馆设施等教育资源方面,应加大无障碍设施和适用于残疾学生的公共体育资源的建设,为优化教育环境提供物质保证。

2.4 构建多元共生界面,保障界面畅通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它决定了共生系统的运作机理对共生关系的形成以及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着重要的影响[12]。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需要借助共生界面的重要作用,多元的共生界面将为残健融合共生系统共生单元间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提供顺畅的通道,使残健融合过程不断共生出新能量,从而促进共生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主要包括软介质界面、硬介质界面以及主体性介质界面三种类型。

政策、法规等软介质界面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内各单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提供了政治保障。而人性化公共体育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硬介质界面为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共享体育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无障碍设施不仅给残疾人带来体育活动的便利和乐趣,更重要的是,能够消除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隔离感,当一个残疾人不再因为身体的缺陷使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受阻时,当他进入社会角色并不觉得自己与健全人有何不同时,在可以说我们真正实现了无障碍[13],也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实现互惠共生才成为可能。在主体性介质界面层面,政府的主导、学校的政策执行、相关部门、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协调与合作能够有效的联系共生单元,促进各单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畅通。构建残健融合多元共生界面,把握不同介质的界面属性,构建各类介质界面的传输与协调机制,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3 结 论

在普特二分法教育体系的长期影响下,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一直处于寄生-偏利共生模式,这类模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单向度流动特点阻碍了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高校体育残健融合需遵循共生规律,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增强共生单元的关联度,优化共生环境,通过多元、畅通的共生界面促进三大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致力于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1][2][5]曲 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9):371~373.

[3]贾文彤,李艳侠.我国职业体育中关联俱乐部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77~79.

[4]邱关军.共生教育析[J].教育导刊,2010,(8)7.

[6][7][8][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李 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98.

[9]管 健,等.刻板印象威胁:新议题与新争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42~1846.

[10][13]吴燕丹.融合与共享: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J].体育教学,2009(12):38.

[11]尾关周二.共生的理念与现代[J].哲学动态,2003(6).

[12]徐振波.从共生理论看城乡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01.

猜你喜欢

场域残疾共生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