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疏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
2014-04-10刘玉
刘 玉
从“疏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
刘 玉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疏与堵”的视角,对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新时期价值与矛盾同在。一方面,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和退休年龄过早的局势下,广场舞健身成为了女性中老年人新的生活重心,具有明显的积极性价值;另一方面,广场舞健身具有自发性,噪音污染、邻里矛盾激化和城市空间的占领是其矛盾之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立法与规避、疏堵结合将会有利于广场舞健身文化的流传与发展。
广场舞;文化发展;健身
在党和国家领导及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带来机遇,同时也有新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1]。广场舞的应时而红反映出时代需要,成为了当今时代体育健身的代名词,呈现欣欣向荣的文化景象。时代的进步与西方文化的侵蚀,使广场舞内容逐渐丰富,时尚元素逐渐融入进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从世界全局出发,共发现了21个或23个文化,其中就包括古代中国社会等[2]。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的眼光更加清晰,广场舞本身不是文化,而文化对于广场舞来说,是源和脉,当广场舞发挥健身功能对社会有益时就可形成广场舞健身文化。虽然广场舞健身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实际矛盾和冲突,但通过对广场舞的发端、发展及未来方向做一个梳理,将会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并促进广场舞健身文化不断发扬与传承。
1 广场舞健身文化基础
群众性渊源。广场舞可称为广场健身舞蹈,指大众在公园、广场、校园、江边等广场空地自发性或有组织进行集体跳舞的健身娱乐行为,这种音乐与舞蹈结合的团体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自由”特点和非一致性,是人们健身锻炼的重要方式[3]。广场舞具有大众性特征,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革命战争时期其在民间健身和精神意志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 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的两个中心问题: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1938年7月,按照毛泽东“要创造‘新秦腔’”的指示,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延安诞生,他们在继承传统秦腔戏的基础上,开拓出了戏曲现代戏这种新样式[4]。广场舞离不开人们大众,孕育于劳动人民中间。
深厚的传统文化母体。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是舞蹈,而广场舞又是舞之母,广场舞来源于生活,隶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律动而是探寻遥远历史文化的窗口,中国舞蹈如同世界其他民间舞一样,代表着种族迁徙文化及历史,代表着生活方式与地位,代表着健身与祭祀,今天的舞蹈只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根据季羡林先生对文化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这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连汽车、飞机等都包括在内[5]。因此,人民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是通过劳动所创造的有利于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有价值的产物,广场舞健身文化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并传承于生活[6]。
随时代性文化特征。广场舞健身热潮的形成有赖于网络的推手、流行音乐的引领和电视媒体的推动,这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促进性手段,反映出当今时代性文化特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50年,约为4.37亿[7]。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局面,广场舞健身早已属于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物质生活的丰裕与中老年人离退休后理想目标的暂时性缺失形成矛盾,在流行音乐的推动下,广场舞健身填补了人们文化生活的空白,使音乐、舞蹈与社会交流形成默契。这种自发性群众健身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健身参与人群、健身效果和健身方式都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要求,真正实现了全民性健身锻炼参与,这是新媒体时代中老年人独特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强大力量。
2 广场舞健身文化客观矛盾
2.1 “舞林”匮乏
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是身体消费的一种形式。根据人的消费行为所对应的场所阶层化等级规律来看,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体育消费时会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消费空间,广场舞则能够满足各阶层人群的健身需要。由于简单易学、节奏轻松,广场舞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参与人群越来越多,广场舞健身团队日益陡增,遍布各个角落空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手”如林无用武之地,广场舞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健身场所匮乏。外界环境的影响及场地的不固定性使广场舞呈现出被动疲态,人们的持续健身习惯容易被打破。
2.2 文化政策危机
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8];就城市功能对城市空间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等[9]。广场舞健身锻炼大多具有自发性特点,没有固定的锻炼场所,经常占用城市空间,形成噪声污染,影响市民工作和休息。据中国上海政府网报道,《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每天22时至次日6时,在毗邻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公园、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不得开展使用乐器或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除该规定时段外的其他时间,在这些场所开展健身娱乐等活动,不得使用带有外置扩音装置的音响器材。依据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文艺演出等活动除外。在禁止时段开展使用乐器或者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的,或者使用带有外扩音装备的音响器材举行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将由公安机关按规定处以警告,警告后未予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10]。在国家没有针对广场舞健身活动颁布一些政策之前,这些环境污染办法的施行,将会一定程度上限制广场舞健身活动开展。
2.3 缺乏管理和规划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1 1];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12]。广场舞作为群众全民健身重要手段,一直以来缺乏针对性管理保护。虽然广场舞健身热潮不断,人们体育锻炼热情不减,但场地矛盾、噪音污染与邻里关系矛盾同样日趋深化,促进人们健身健心的同时,在社会和谐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全民健身运动中参与人群较为集中的活动行为如何规范,全民健身广场数量如何建设与规划,政府如何设立接受投诉和处理问题的职能部门和相应的管理办法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广场舞健身运动的开展。
3 广场舞健身文化积极性价值体现
3.1 丰富健身文化内涵
广场舞的有形特征主要是身体的舞动,通过舞动达到身体运动健身的效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文化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传统农村舞蹈文艺面临消亡,人们大众参与或者作为观众的情况都已经少见[13]。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文化现象之一,“原始的罗曼司”是闻一多对世界各地域各时代原始舞蹈的称呼,在《说舞》中认为:“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是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但只有在原始舞里才看得出舞的真面,因为它是真正全体生命的总动员”[14]。恩斯特·格罗塞(Ernst Gross)在《艺术的起源》论及舞蹈时指出:“取材于无生物的造型艺术对高级民族所发生的意义仍可在低级部落间辨认出它的萌芽来,至于那活的造型艺术——舞蹈,其所具备的伟大的社会势力,实在是我们现在所难以想象的;现代的舞蹈不过是一种退步了的审美和社会的遗物罢了,原始的舞蹈才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又最有力的表现”[15]。如今广场舞多种舞风混乱融合的现状只能表现出当今社会对舞的低品位需求,人们参与广场舞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参与阶段,或者说是一种随意性填充空虚生活的社会意向,并不能体现出“舞”的意义。原始舞蹈是一种剧烈的、紧张的、疲劳性的动,是有较大运动量和较高运动强度的,能够真正的达到强身健体;而广场舞的主要特征是轻缓、自由、运动强度较小,人们参与主要体现出休闲娱乐性,并不能真正达到运动量和强度的有机结合,更不能体会到舞蹈给人所带来的生命情调和感染力。原始舞蹈的野性来源于生活最真实的追求,我们提倡现代社会的广场舞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原始舞蹈的元素,这样才能舞出生命的意义,舞出激情、舞出健康。
3.2 地方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得以弘扬
民族文化是深厚的,民族舞蹈是能动的,广场舞健身文化需要民族舞蹈支撑与发扬。宋代理学家张载注意到地理条件对艺术的影响时提到:“郑卫之音,自古以为邪淫之乐,何也?盖郑卫之地滨大河,沙地土不厚,其间人自然气轻浮;其地平下,其间人自然意气柔弱而怠惰”,其中就表达了地理环境对人与艺术的影响[16]。我国是拥有辽阔的疆土和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和风俗人情孕育着不同的民俗舞蹈。如东北的秧歌、云南的花灯舞蹈、蒙古舞的“马步、抖肩”等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
除地理环境外,每一种舞蹈都蕴含着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本民族和谐与团结的体现。山东鼓子秧歌是鲁文化的舞蹈代表,沉稳豪迈的步履,开阔恢弘的气度,“外圆”以务实,“内方”而重德的精神,是儒学精神体现[17]。各民族的民族舞蹈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没有宣传、没有政府性管理,其存在的理由就是对于本民族、地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无法替代的社会价值,是民族感情的“围屋”,这才是其久盛不衰的原因。广场舞的改革与发展早已改变了其原有的内容形态,变成了一些简单的搭配和组合,实际上人们并未真正领悟到舞蹈本身的意义。因此,每个民族和地区都可以健身区域化,把本地区、本民族舞蹈融入到广场舞健身中来,这样不仅会充实舞蹈的编排,还能够把民族文化延续下去。
3.3 绽放民族音乐
广场舞健身文化需要把民族舞蹈和音乐作为“内源性”的核心因素来推动整体发展。广场舞健身文化的实际价值体现需要以传统民族的艺术文化为基础,在内部因素上寻找突破,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样人们才不会感到飘渺与浮夸,才能寻找到“家”的感觉,就犹如经典歌曲百听不厌,经典电影没有倦意一样,而当今流行电影和音乐多会在人们的记忆中转瞬即逝,原因在于这些作品的创作没有坚实的底蕴,不是来源于劳动人民中间的。
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没有音乐的舞蹈如同“独角戏”缺少“魂”,没有舞蹈的音乐如同“孤铃”缺少感情的“解码”[18]。当今城市广场舞由于流行音乐的参与而增加了吸引力和魅力,多是以流行歌曲加上舞蹈组合而成的,但实际上很多歌曲的涵义与舞蹈根本没有实现“搭配”,也就是说音乐的“魂”和舞蹈的“根”没有对接,而只是简单的组合而已,人们只是借助音乐节奏来跳舞。目前城市广场舞音乐配置主要分3类:(1)是民族性歌曲,如《最炫民族风》、《思密达》、《我从草原来》、《山里红》、《套马杆》等;(2)是流行性歌曲,如《伤不起》、《老婆最大》、《江南style》等;(3)是情歌慢摇、时尚排舞,如《火辣辣的情歌》、《5678》等。相对于城市广场舞来说,很多农村广场舞的音乐和舞蹈成分多体现出民族性,不同地区的广场舞都体现出地域民族特色。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9]。流行音乐体现出短暂性与浮漂性,民族音乐体现出内涵和持久性,民族音乐更能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绽放民族音乐,搭配现代音乐将会丰富广场舞文化的发展。
3.4 促进城乡广场舞健身文化“互融”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空间运转经受着重重考验,而农村则多出现“空巢”和“留守”现象,农村人进城并没有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习俗带入城市,而是被城市文化吞噬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丢失,因为更多的人会认为农村民俗文化太老套而遭受城市人歧视。那么,随着社会潮流新文化的吞噬和农村传统文化的缺失,真实的传统文化气息只能去偏僻、贫穷的村落才能找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舌尖上的中国》和《边疆行》等电视节目都会采用“寻找”一词,因为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把所有的农村都变为城市,而应该是一个“互融”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和交往中,才不会出现“全盘抛弃”或者“全盘接受”的不和谐局面。广场舞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产生、盛行于劳动人民中间的,城市广场舞的改编不应该脱离和取代传统文化,应该更好的融合和创新,形成相互融合才是发展之路。广场舞文化的根基在劳动人民中间,那么广场舞健身文化的发展仍然应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渐形成乡镇“品牌舞”,挖掘最原始、最深厚的民族生活文化,形成区域特色,并逐渐传播到城市,最终实现广场舞健身文化“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4 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思路
4.1 合理立法并拓展广场舞健身文化功能区域
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5年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评价,并明确了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在全民健身方面,国家虽然有纲要规定,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立法管理,全民健身呈现了自发性和无序性,人们健身权益并不能受到有效保护。广场舞在我国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应该为广场舞合理“立法”。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广场舞为体育城乡公共服务搭建了文化桥梁,是体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中自发性扩散速度最快的项目之一,政府并没有如全民健身路径一样大量经济投入,主要靠民间流传且作用显著,应该给予合理的权利和义务范畴,管理、监督的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场舞的发展。(2)广场舞健身可以尝试纳入“亿万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内容中来,农村或部分城市可以坚持以地方民族舞蹈为主,其他城市地区可以通过改编、创编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广场舞来配合广播体操的锻炼,达到健身效果,这样就能涵盖老中青三代人群的健身活动,真正实现全民参与。(3)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完善根基,群众体育是孕育体育人才的温床;广场舞可以如竞技体育比赛一样,由国家牵头,列入各个省市的群众性比赛项目,使比赛成为一种传统,体现出民族特色,促进更多的人们大众参与健身活动,使基石越来越稳固、扎实。(4)姚明作为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对全民健身提出建议说:“全民健身的关键不是建了多少体育场馆,有了多少体育设备,而是有多少人动起来了。我们应该发挥更多地方协会上的功效,而不是完全依靠像(国家体育)总局或者地方体育局,这样的单位去组织,应该让更多的民间社团和俱乐部,还有包括体育协会(去开展),这方面如果可以放得更开,全民健身会搞得更好”[20]。广场舞作为群众自发性健身活动,发挥了无法替代的群体作用,让更多的人动起来了,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健身方式,应该合理提倡。(5)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当西方强势文化冲击得我们不自觉地淡漠自己民族身体语言传统而转向西方身体语言系统的时候,我们就能强烈地意识到民间舞人期望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21]。广场舞健身作为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传承更是创作时代、适应时代后的继承,能够在多方面为青少年提供很多学习和育人的机会。可以在青少年中间开展一些特色的教育性民族健身舞,让孩子们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道德观的优秀品质,教化以至于形成感化。
4.2 重视精神文化全面建设
广场舞健身活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丰富了很多女性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和健身需求,另一方面,扰民与邻里矛盾的激化也是目前不容忽视的矛盾。广场舞占用小区公共空间等存在的扰民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泼水、鸣枪、放藏獒、泼粪等不雅事件,双方各有过激行为但也都是无奈之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丰裕之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目前精神文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门的政府实施和监管部门,配套设施非常缺乏,城市规划基础建设和全民健身广场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广场舞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健身活动,参与人群日益庞大,群众基础愈加雄厚,应该不断完善专门的文化广场和城市公共空间区域,满足人们的健身和娱乐需求,并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协调,促进广场舞健身文化和谐发展。
4.3 政府干预社区开发,预留健身用地规划
广场舞健身对小区、绿道和公共空间的肆意侵占,不分时段、不分地点的长时间练习,音乐分贝较大与老年人听力问题之间的矛盾等,严重破坏了噪音管理规定,公共道德底线遭到破坏,究其原因,社区健身场地缺乏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存在很多新型小区规划与实际建设不符现象,为牟利社区健身空地被物业公司随意霸占和整改,使得群众健身场所杂乱无序。因此,在开发商建设新楼盘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措施,强制性的约束开发商对社区健身用地的合理规划,要有足够的人均健身面积及配套设施,并形成监督机制;对于已经建设成熟的社区,需要物业公司通过整改和对现有健身空地的改造,争取规划出较为充裕的健身用地。
4.4 倡导广场舞健身走向“多元化”
广场舞与大分贝音乐并非不可分割,无论有没有扰民,广场舞健身都需要降低音乐分贝,因为舞蹈是一种身体文化,代表着人的感情和思维,音乐伴奏不仅仅只有激昂,还包括更多的情景和内容。广场舞健身通过改变舞蹈内容,编排出小群体性的简单舞蹈形式,练习者可以采用哼唱的形式进行练习,反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排解心理的压力。通过减小团队规模、开发多样性民族舞蹈,融入多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丰富健身形式,还可以为公共空间减小“时段性”压力,营造公共空间较为安静的健身氛围,更加适合老年人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健身形式的多样化、健身内容的多变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摆脱广场舞超分贝音乐混杂的单一局面,更加有利于丰富广场舞健身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使邻里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
4.5 注重社会公德与谦让心态
谦虚与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所必备的素质。广场舞健身氛围的热烈有利于国家全民健身的开展,但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也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强制性立法与监督,良好的社会公德才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换位思考”应该给予更多的内涵,在部分市民娱乐健身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换位顾及别人的感受,国家的噪音管理规定需要市民自觉性的遵守;与此同时,受打扰的居民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可以沟通与劝解,不必采用极端性的手段升级和激化矛盾,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这是国家政策所触及不到的道德规范。儒、道、释秉承礼仪之邦、厚德与仁义之心,表现出较强的同化与融合力,如果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和宽容别人,那么社会的同化和影响力,反而会更加促进广场舞健身氛围的提升以及邻里关系和睦,这也是“正能量”的巨大魅力体现。
5 结 语
国民体质是国家发展之大事,广场舞作为一种无偿、有效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其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在噪声影响和管理方面存在矛盾。广场舞健身活动不能禁止,也不能任其泛滥、激化社会矛盾,应该“疏与堵”相结合,通过全民健身场所建设、国家立法与严格的监督制度,引导居民更加理性的控噪音、分时段规律性的健身,从而促进广场舞健身文化和谐发展。
[1]十八大精神系列谈: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EB/OL]. [2012-12-10]. http://www.bjwmb.gov.cn/jrrd/yw/t20121210_495422.htm.
[2]汤因比. 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录,曹未风等译,上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3.
[3]张国猛,等. 全民健身广场舞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5):35.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EB/OL].[2012-05-22].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17948074.html.
[5]季羡林.季羡林文化沉思录[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5.
[6]中老年广场舞_百度百科[EB/OL].[2013-03-01]. http://baike.baidu.com/view/8114496.htm.
[7]兰利霞. 对大同市矿区中老年健身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109.
[8]空间和时间_百度百科[EB/OL].[2013-03-04]. http://baike.baidu.com/view/78208.htm.
[9]刘钟骏,等. 论城市分区的环境影响评价[J]. 低碳世界,2013 (9):176.
[10]本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3月1日起正式施[EB/OL].[2013-02-28]. http://jsq.sh. gov.cn/gb/shjs/zwxx/zwyw/userobject1ai75490.html.
[11]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优势因素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5):68.
[12]国务院. [1995]14号《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北京:国务院法制办,1995.
[13]从灿日,等. 从花鼓灯健身舞看特色健身项目开发[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24.
[14]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说舞[M].北京:三联书店,1982.
[15][德]恩斯特·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6.
[16]于 平. 舞蹈文化与审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38.
[17]刘 柳.浅析山东鼓子秧歌及儒学精神的影响[J].东方艺术,2004,(s1):84~85.
[18]吴 睿. 舞蹈钢琴伴奏应具备的素质[J].音乐生活,2010(2):79~80.
[19]刘丽芳,王琴纳. 中国世界音乐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8:2.
[20]政协委员姚明:全民健身关键不是建了多少场馆[EB/OL]. [2013-03-06]. http://news.163. com / 13/0306/ 02/8P8H43QO0001124J.html.
[21]资华筠.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9.
Look From the “Drain and Wall” Square Dance Fitness Culture Development
LIU yu
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edging and plugging" square dance fitness culture development, value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w period. On the one hand, the grim situation of aging and premature retirement age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square dance fitness became the focus on a new life in the elderly women, has obvious positive value; Square dance fitness, on the other hand, has the spontaneity, noise pollution, neighborhood contradiction intensified, and the urban space occupation is a contradi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asonable legislation and evade,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square dance fitness snookering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Square dance fitness; Cultural Development; Health
1007―6891(2014)03―0107―05
G812.4
A
2013-09-18
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 惠州,516007
Dept of P.E., Huizhou University, Guangdong Huizhou, 516007,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