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电视节目的制播原则

2014-04-10吴琼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儿童农村

吴琼

(安徽省宿州市广播电视台安徽·宿州234000)

儿童电视节目的制播原则

吴琼

(安徽省宿州市广播电视台安徽·宿州234000)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儿童电视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儿童电视节目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性提出如何做出一档既受少年儿童和家长欢迎,又能寓教于乐的电视节目,以期为各级节目制作播出单位提供参考。

电视节目 儿童 制作 原则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儿童电视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卫视都纷纷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儿童电视节目,从竞技类到真人秀,从室内到户外,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以求高收视率,却始终不温不火。但自2013年10月份以来,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等为代表的亲子类节目突然井喷,收视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还将陆续有20多档亲子节目播出,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宝宝来了》、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等。综上,亲子类节目并非新鲜的节目类型,但如此集中式的“爆棚”在中国电视荧屏却很少见。结合广电总局2011年问卷调查“受调查观众有48.58%不满意目前的儿童节目”和南京艺术学院2012问卷调查“受调查观众有50.91%喜欢看亲子类节目”[1]这两组数字的反差,说明了目前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得以解决。

一、当前儿童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过于宽泛

在“分众化”传播模式的背景下,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迅速扩大,但目前我国少儿频道的受众定位主要是介于0~18岁之间,这种“大而全”的受众划分方式,看似满足了更多的儿童需要,实际上宽泛的节目定位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合,各年龄阶段的儿童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二)节目的内容雷同,缺乏创新

创作人才匮乏、定位不准确、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儿童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且缺乏对当代儿童审美心理的揣度,节目“成人化”较为严重。即便是《宝贝来了》、《爸爸去哪儿》这两个在中国顶级电视平台播出的节目也是购买的国外版权,缺乏原创精神和中国当代特色。而其他卫视的蜂拥而上,更是说明了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缺乏。李泰豫曾经指出:“多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但加快了少儿的心理成长速度、改变着他们的审美方式,也消除了年龄与文化的差异,使少儿过早进入成人世界成为可能。”[2]

(三)节目编排过于随意

节目编排的随意性同时说明了对节目自身的不自信,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儿童节目,特别是精品节目资源的不足,儿童节目在编排上不得不采取重播的方式,严重浪费播出资源;按年龄设置的节目数量与收视比例不相符合,儿童电视节目最大的收视群往往集中于学龄前的儿童,但目前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电视节目数量却占到了大多数;节目的时间安排不符合儿童的收视习惯,在儿童收视的高峰时段播出的节目往往更适合家长收看,如《爸爸去哪儿》安排在周五晚上10点播出。

(四)城市化倾向严重

儿童电视是专门为儿童量身打造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其公共服务性定位决定了她应面对所有儿童。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儿童电视面向的大都只是城市儿童,占中国主体的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广大农村孩子成了失语的群体,即使偶尔有所涉及也是以城市儿童为主角去农村体验生活,带有一定成分的猎奇色彩。湖南卫视《变形记》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上述问题,但依然存在社会学所关心的社会角色扮演及后伤害等问题。就连一向以顾全大局为重的央视少儿频道也没有走出城市的勇气,其栏目设计以农村生活、农村儿童为内容的也屈指可数。事实上,中国3.67亿儿童中,城市儿童只占20%,而其余80%都在广大农村,[3]城市农民工的孩子则既不被城市接受又不被农村认同,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儿童电视嫌贫爱富、重城市轻农村的节目现状将导致城乡儿童本已存在的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

二、儿童电视节目应坚持的原则

中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借鉴先进经验,探索一条儿童电视节目长久的发展之路。

(一)坚持以儿童为导向

尼古纽斯·阿伯克尤比指出:“儿童电视和儿童一样都是弱势群体,儿童电视若要自强起来,只有一切以儿童为重、以儿童为主。”[4]这是儿童电视走向成功必须迈过的“坎”,也是使儿童走出弱势困境的解救之道。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未来将是一个个体同整个世界对话的时代,个体的创造性与价值是在对话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就要求儿童电视节目制作者要在节目设计上考虑培养儿童的现代媒体意识与对话意识,充分听取儿童的意见并争取儿童的参与,尽量让儿童自己担当主持人或者编导,儿童风格才能自然流露。只有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的节目,才会是孩子们真正愿意接受的节目。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很多节目中的儿童已经被成年人训练成表演者,这些经过训练的儿童常常出现在电视上,就会越来越少听到真正儿童的声音。电视节目要以孩子为出发点,充分展示童心,激发创新思维,应该儿童事项采访儿童,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城乡儿童齐头发展

谢婷认为,我国正在逐步城市化,但现实还是农村包围城市,因此,儿童电视节目内容的设置应尽量向农村孩子倾斜,改变以往一贯坚持的城市化路线。[5]要多请农村儿童到节目演播室中来谈他们的梦想,展现他们的风采。节目组应该多深入农村、走进农村儿童,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可以专门设置一档节目,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引来社会的关注。多展示农村儿童生活状态,这样既能有效消除不同视角产生的猎奇色彩,也能让城市儿童更加真实地了解农村生活,有助于消除两元文化差异,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三)合理编排节目内容

了解儿童的收视习惯,注重特别编排与特色包装,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以“以儿童为本”创作理念的直接体现。[6]要准确定位,明确主要收视群体的年龄和作息,开办适合其观看的众多品牌节目,确保日常版和假期特别编排有机结合的灵活方式。日常版的节目要根据收视群体的学龄进行纵向编排,形成一定的收视规律。周末版的节目更注重娱乐性,增加了动画片的播出量。在寒暑假及节日长假要形成一整套主题式特别编排。同时,要注重大型活动的开展,扩大节目影响力,尽管近期亲子节目火热,但整个儿童节目的受众群一直都有限制。通过一些大型活动的举办,可以扩大节目的覆盖面,也可以吸引一定的投资,解决栏目的资金运转问题。最后,确保每个节目都能定点播出,培养儿童的收看习惯以及对节目的忠实度。

(四)不断提升节目理念

电视本身是一种娱乐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其实剥夺了人们想象的权利。但儿童思维是活跃的,充满幻想的,是成人无法企及的。儿童节目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尊重、支持、引导、快乐”,把儿童当做有思想、有主张、有见解的人看待。编导在注重娱乐性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更大的空间留给儿童,让儿童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充实,从而在“思考”与“观察”中螺旋式前进,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和道理,以最自由的方式使各种有益的营养渗入孩子心灵,培养生活的积极性,积蓄人生的正能量。

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教育电视化”与“电视节目社会化”,通过节目的全方位互动,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纳入其互动体系,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老师走进荧屏,关注未来。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不仅有利于是帮助孩子提高交流能力,更是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节目与孩子互动的良好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节目,也将会和孩子一起收看节目,通过父母的讲解,孩子的兴趣更浓,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在一些家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录像能力的前提下,家庭和学校可以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可以能通过学校、教师的参与、指导,让孩子们自己制作自己的节目。这样更能达到互教互惠的目的。

三、结语

儿童是人类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一个人可以不喜欢儿童,但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不会忘记童年经历对自身成长的至关重要。儿童电视节目不仅要重视儿童接受信息的权利,更要注重满足儿童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信息的权利,并最终让儿童健康地走向成人世界。在当前多元化的背景下,电视工作者要不断对儿童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调整、裁剪和本地化,以确保内容适合环境。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新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平衡城乡儿童差距,通过动画片、儿童游戏、手工制作、室外竞技、短剧小品、少儿综艺、真人秀等不同类型的节目,使孩子在欢乐中汲取营养,让民族精神、科学精神、美德善行等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自觉形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为成长的儿童提供健康的环境。

[1]亲子类电视节目问卷调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10).

[2]李泰豫.我国少儿频道运营探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7.

[3]于玲玲.当前中国儿童认可分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口学版),

[4]尼古纽斯·阿伯克尤比.电视和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谢婷.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6]卢静.办好电视少儿节目应以儿童为本[J].现代传播,2002(2).

G222

A

1009-8534(2014)04-0073-02

2014-04-20

吴琼(1984-),女,安徽宿州人,现就职于安徽省宿州市广播电视台《宿州新闻联播》栏目,从事电视新闻后期制作。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留守儿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六一儿童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