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4-04-10巩文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巩文玲

(中共丰县县委党校江苏·丰县221700)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巩文玲

(中共丰县县委党校江苏·丰县221700)

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针对当前党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旨在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基层党建 现状问题 有效对策

我国的基层党建工作是事关党建工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提高党建成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基层党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一、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现状问题

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不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将其详细分析如下。第一,缺乏内在动力,思想认识不足。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基层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以往的领域外又出现了很多新领域,但是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上没能与时俱进,再加上乡镇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分割与独立现象,这就使得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很多薄弱环节与“空白点”。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致使一些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缺乏归属感,不愿承认自身的党员身份,就使得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过于书院。②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怎样加强自身建设工作没有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具体的党建工作中还沿袭传统的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执行有余、协调不足,相互之间没有做到良好协作与整合,在思想认识方面和党中央对基层党建的详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资源配置不合理,辐射领域有限。在基层党建工作的资源配置方面,城市和乡镇“二元化”的结构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机关与城市基层党组织掌握了较为优越的党建资源,基层党建资源在城乡之间没有实现必要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在发展现状上,城市和乡镇之间、城市中各种类型的基层党组织(两新、社区、机关等)、农村之间(偏远地区与城郊、穷村与富村),在发展层次上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的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信息共享、网络教育上,受到行业、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教育实效不显著,急需必要的物力倾斜、人力倾斜及政策支持。

第三,组织结构不合理、工作程序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不相符。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本质上需要所有生产资料涵盖人力资源都能在各个领域中自由流通。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实现全面的、无缝隙覆盖,应该彻底打破城市与乡镇间各自为政的壁垒,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②不能适应各个地区经济差异。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村、弱村人才流失严重,干部难选、党员外出,造成基层党组织很难发挥职能作用。其次,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部门社会团体、经济组织中存在党建工作的空白地带,致使基层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渗透力。③和基层党组织的常规运作不相符。例如,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及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不愿也不想参与基层党建工作;部分小规模且季节性显著的企业,包括部门半停产、停产、倒闭、破产的基层党组织,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后期难以巩固,甚至有些刚刚建立便解散了,还有一部分名存实亡。

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有效举措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笔者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以促使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详细分析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有效举措。

(一)更新基层党建工作观念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观念”是引导党建工作的导航灯,只有及时摒弃传统观念中不适合新环境的成本,不断创新出又能满足新时代特点与要求的观念,才能引导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造辉煌也成就。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树立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借助分析整改、思想讨论、调查研究、几种学习等手段,将基层党建工作看到一个有机整体对待,形成合力、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尽力做到城乡“一盘棋”,所制定的制度应该适合城乡两个领域,争取实现城市与乡镇基层党建的协调发展与整体推进。第二,构建与时俱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观念。在借鉴以往基层党建工作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前提下,对分布不符合、不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做法、模式、思路进行创新,不断创新机制、改进方式、丰富内容,推动党的基层党建工作极具创造性,并能与时俱进。第三,树立基层党员地位平等理念。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并且党员的工作岗位也不尽相同,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应平等对待不同岗位、不同经济状况的党员,尤其应尊重农村党员与农民工的地位,要求所有党员都在观念上消除等级制度,消除所有党员在心理、地位、身份等方面的差别,倡导城乡党员积极相融与互动。

(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共享制度

由于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为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均衡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应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使得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党员也能享受到先进的科技成果。

第一,优化基层党建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为加快基层党建工作进程,必须有效整合民政、农业、科技、财政等机构的力量,将“城乡共建、城市带乡村”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思想,推动城市党建的优越资源有序地流向农村。借助城市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党建信息、活动阵地等优势资源,构建有效帮扶落后农村的薄弱党建工作制度。促使城市与乡村党建资源的共享与流动,提高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财政投入,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的经济投入纳入各个地区的财政预算内,并不断提高投入额度,借助党费补助与财政拨付等方式,不断缩小城乡党建工作的差距。第二,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人才培养与互流制度。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建立党建人才的互流互培制度,可有效摆脱人流自由流动的身份、行业、区域等限制,解除基层党建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借助开展互派挂职、组织培训、考察学习等手段,有效解决乡村党建工作中人才短缺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基层党建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积极鼓励与引导城市党建人才到乡村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一批年轻的优秀党建人才到乡村历练,借助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士到家乡创业,积极引导各种优秀人才到乡村工作。第三,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共享制度。积极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与站点,把教程资源与培训课件及时输送至各个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升、拓展远程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其从农村党支部拓展到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示范基地、行业协会、村经济团体、私营企业等,创建一些远程教育试验点。并借助远程教育平台,构建司法救助、医疗保健、民生保障、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基层党建等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推进基层党建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建设。

(三)统筹全局,全面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的战略性工程,必须头筹全局才能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工作流程与方法,才能真正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第一,落实责任、加强领导,明确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根据“长效、根本”的基本原则,明确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人,完善责任网络。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完全领导机制。例如,在县城区域中,组建县委组织机构,由县委领导牵头主抓,各有关机构及乡镇、街道组织详细负责,村委及社区党组织承办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②完善协调机制,在“大党建”领域中,制定联络员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沟通联系进而形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协调制度,组织机构牵头主抓,常态化举办基层党建工作的总结会,及时研讨思路、分析情况、总结经验。③完善考评制度。将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干部及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中,提高各级领导及党委在基层党建工作上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互动互促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第二,灵活设置、打破界限,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基层党组织。打破行业、地域、行政之间的限制,创新党组织形式是落实党工作与组织覆盖全社会的基础。设置基层党组织,应重视“横”与“纵”的结合:“纵”就是纵向看,不仅要保持当前行之有效、已经存在的隶属关系,确保党的决策能有效地、顺利地传达给基层的群众与党员,还要符合当前基层党员流动及组织结构等的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挂靠、隶属及指导方法;“横”是指从横向看,应打破行业、行政、地域等限制,本着便于教育、优势互补、行业相关、地域相近的要求与原则,全面推进网络联建、社区联建、机关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等各种党组织的设置模式,进而保证党的工作与组织真正覆盖全社会。

第三,积极有为、双向互助,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党员管理。针对基层党员在产业、城乡、地区中频繁流动及居住地、工作地双重身份的实际,在管理党员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建立基层党员统筹教育制度。摸索基层党员的委托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可尝试将各地区级县委的党校作为主要阵地,成立流动党校,常态化组织送教,使得党员在田间地头、车间码头都能接受教育,落实双边互动。②实施基层党员全面管理制度。首先,借助当前已有的党建信息手段,利用12371等信息党务方法,对党员进行信息化更严厉的管理。利用学时学分制度管理党员,对其进行量化、分类考核,使得党员能随地随时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并能享受到党组织提供的服务。其次,针对党员居住地、工作地双重身份的现状,全面开展党员的双管制度,对私企党员、事业单位党员等进行工作单位与居住地的双向联系、双向等级,让这类党员在居住地与工作单位参加两种学习教育,受双向管理服务。

总之,基层党建工作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建工程关系密切,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全面了解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有效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为党建工程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1]倪娜.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铁路工程企业管理,2011(02).

[2]严长安.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2(23).

[3]张浩明.关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J].企业与文化,2009(04).

[4]徐文宪.当前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魅力中国,2009(30).

D267

A

1009-8534(2014)04-0014-02

2014-03-26

巩文玲(1977-),女,江苏丰县人,中共丰县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政党建。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