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和对策初探

2014-04-10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流动决策

黄 生

(韶关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党委办,广东 韶关 51203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规模以上国企已经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了董事会,并引入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因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环境较过去而言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党建工作的作用甚至越来越被忽视,企业党组织从以前的领导地位逐步沦为配角或者处于了从属地位,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地位和作用基本无法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体现,党的活动不正常,流动党员越来越多,这些现象基本是国有企业特别是经过改制国有企业的通病,党建工作出现了尴尬局面,这些尴尬就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难点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不重视,无法保证党委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企业变革和新时期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以及企业外围环境的变化,几经修订的公司法逐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适应了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新的要求,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规范了企业的运作,大多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的运作已然规范,但企业党委的地位却被忽视甚至到了尴尬的境地,很多改制后的企业认为党委仅仅做的是务虚的工作,也就是组织党员开开会收收党费罢了,党章赋予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能基本上无从体现,产生目前这个党建工作的难点无外乎是下面几个原因:其一,相当一部分企业高层认为企业以抓经济效益为主要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主观上就没有重视或不够重视。其二,有些企业的党委书记本身兼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其本人本来就负责全面工作,在行政会议上基本把该拍板的问题定下来了,他们认为他这个党委书记代表党委已经参与了决策,所以已经保证了党委的参与。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认识,党委书记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党组织的意见,党委参与决策是要做调查研究,要反映党委其他成员和广大党员的意见的,参与的过程是有一整套程序的,所以以上这种情况是不能算作党委参与了决策的。第三,企业党组织不注重自身建设,没有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去增强自己的本领,议事能力不强,参与决策的水平不高,方法陈旧,形式老化,无法胜任或者是根本无法参与到决策中去。综上,一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缺乏活力,逐步被边缘化,党组织地位尴尬,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体现,党员也没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创先争优的动力不足,人云亦云,和普通群众一样,基本上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由于企业以经济工作为重,企业内部党的正常活动及大型党建活动均少有开展,活动组织难也成了当前国企党建的一个难点问题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越来越关注经济效益,企业高层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在党建工作方面非但没有创新举措,甚至将党建工作最为基础的一些工作也忽视了,企业党组织涣散,没有了正常的组织生活,最起码的“三会一课”也无法坚持正常开展。加上经费不足的原因,企业内部党的活动越来越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机械和形式化,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工作的拖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一些企业没有了党的正常活动,党建活动组织难成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

(三)职工群众对党的认识不足,加入党组织的热情不高,个别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同志入党动机往往存在问题,吸收新党员入党的工作亦是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

受前面提到的两个难点问题的影响,企业不重视党建工作,企业内部党的活动开展太少,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停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一些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内部得不到贯彻落实,企业党组织缺乏吸引力,职工群众加入党组织的热情不高。而一些意欲加入党组织的同志往往是由于提干或者工作岗位的要求才申请加入党组织,入党动机不纯。这也是目前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之一。

(四)由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用工方面更加灵活,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企业基本上忽视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优秀员工,在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逐步从企业流失,或者是自己创业做老板,或者到外资或者是合资公司去打拼。而一些新入职的大学生党员由于不适应工作岗位,很多参加工作不久就辞职另找工作了,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出现了很多流动党员。目前我国党员人数已经突破8 500万,但流动党员人数所占比例应该不会太低,笔者从身边具有40年以上厂龄的国有企业的情况来看,400多人的党组织大约有30多个流出党员,500多名党员的企业约有40余名流出党员,这个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所以可以想象的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这些流出去的流动党员他们不乏是我们党的优秀共产党员,原企业党组织对他们难于管理或者没有主动管理,而他们也缺乏与组织进行主动联系,也没有在其工作的当地党组织进行登记,处于游离状态,基本上成了“挂名”党员,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也成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又一难点。

二、探索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难点问题的对策

(一)务必保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确保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使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应有作用

国有企业的资产就是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在企业出资所形成的权益,是属国家和全民所有的,因此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被轻视的,它关系国有企业的政治方向。党章第三十一条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争先创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要担负起党章赋予的光荣任务,企业党组织必须要敢于担当,要挑起企业发展的重担,不能认为企业的发展是董事会、是行政领导的任务,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明确企业的发展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是主角不是配角。要对企业依法开展工作进行监督,要注重自身建设练好本领,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积极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明白企业发展经济和党建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我们党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从思想认识上加以强化,决不能错误的认为党建工作可有可无,要重视企业党建工作,要让企业的广大党员明白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高层自身就要在主观上重视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并保证企业党组织能够较好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具体做法是:参与决策前企业党组织必须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听取广大党员、职工群众的的意见和建议,要谦虚谨慎,认真地对待征求到的每一条建议意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要有理有据,做到真实反映民意;决策过程中,要重视和行政领导的充分沟通,认真研讨,摆事实、讲道理,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和行政领导一起推心置腹,充分交换意见,从而形成最终的科学的、操作性强、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有利于职工群众利益的正确的决策结论。决策后的贯彻落实,企业党组织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做好宣传发动,带领广大党员身先士卒,优先明晰任务,带头执行落实。并且要注重收集决策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并及时和行政领导一起研究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做出正确的调整来完善所作出的决策,从而形成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良好机制。

(二)强化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坚持和确保党建活动的正常开展

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增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强烈愿望,强化自身建设,特别是强化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监督能力。企业党组织要和职工群众密切联系,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多下基层、多接地气,要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企业有效益了广大职工都应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要给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主人翁的地位,让职工自觉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去。目前,我党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结合查找“四风”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领广大员工吃苦在先,切实抛却“四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广泛的团结广大职工,这样,党组织才有影响力和凝聚力。企业党组织还要重视自己的引导监督能力,随着公司法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的完善,要求企业必须遵纪守法、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既重视物质文明、又要重视企业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企业党组织在这方面的引导监督能力的培育是首当其冲的。

企业党组织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并确保党的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不折不扣地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且要时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开展创新地开展党建工作,党建活动的开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工作,既要使党建活动促进经济工作又要让经济工作有利于党建活动的开展,相辅相成,互为推手。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但必须适应企业需要,受到广大员工欢迎,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集中组织也可分组活动。当然,企业高层在活动方面要大力支持,要给出必要的经费支持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开展完成后,党组织要善于总结,争取下次改进,活动要避免形式化,要体现出活动应有的效果,让企业员工有目共睹活动有意义,对经济工作有帮助。这样的活动大家才会积极参加,才会被企业领导认可,才有群众基础,才会形成党建工作新机制,当然活动要力求精致而不粗糙,不能太滥太频,要做到有的放矢,需要时才开展。

(三)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决定加强新形势下的新党员发展工作

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月28日专题研究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着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更多吸收到我们党内”。其中,控制总量的要求以前很少提及。目前我们党员总数已经超过8 500万人,但党员结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解决了本文提到的第一和第二个难点问题之后,企业党组织的吸引力自然会得到加强,职工群众对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定会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严格党员发展要求,坚持标准,对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予以分析,对入党申请人要认真培养、考察,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好我党的纯洁性。

(四)企业应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不出现“挂名”党员

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又一难题,特别是对流出党员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应对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流动党员的产生纷繁复杂,情况不一致,所采取的办法也应根据情况来确定。现在各级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很多关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应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提高认识,把流动党员的管理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应该要求有专人负责建立流动党员台账,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信息,确保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松懈。当然对于不听从管理、党性不强、不愿意尽党员义务、不愿交纳党费、不愿参加党的活动的流动党员,就应该及时按照民主评议党员的结论和党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并通过以上有效的应对对策,相信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一定可以顺利有效开展,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流动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流动的光线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