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akai的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2014-10-26郭晓霞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模块

郭晓霞

(许昌学院 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口耳相传和纸媒传播发展为电子媒介传播。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也影响了教育领域的变革,网络教学逐步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模式。

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实现的基础是构建一个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研究者的观点,任何一个网络教学系统在构建过程中都要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教师主导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协作学习原则、和谐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这六大原则[1]。根据网路教学系统构建的这一原则和外国文学的课程性质,笔者主要运用的是Sakai教学软件系统,基于Sakai教学软件构建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

一、平台的总体构建思想

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目的,在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化、教学内容的前沿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开放化、教学评价的透明化、学习过程的自主化、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教学研究的及时化,使师生对外国文学的教与学信息化、国际化。基于这样的目标,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构建思想如下:

(一)搭建外国文学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

这里所指的外国文学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融课程资源库、课程教学平台、交流互动平台为一体,它通过整合多种资源,为外国文学的教学、科研、自主学习、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课程资源库包含作家库、作品库、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案库、影像资料库、论文成果库、网络资源链接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外国文学,教师最大化地实现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课程教学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网络辅助教学支撑环境,促进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互动平台能够突破时空壁垒,最终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搭建外国文学教研国际化的平台

与中国文学等其他课程相比较,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更多的原文资料和海外的最新动态,而网络和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与海外文学网站直接链接,是外国文学课程开展国际化教学与研究的平台。

(三)搭建外国文学教育大众化的平台

文学教育是一个民族进行文学创造和文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国民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就当代中国而言,文学教育能够实现的方式有多种,学者邹建军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阅读,二是供中小学使用的语文教材及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语文课堂教育,三是高校的以中文与外语人才为核心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工程,四是到国外接受更为广泛的文学教育[2]。这四个层次的共同基础是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综观近代以来的文学教育,外国文学所占的比重不亚于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外国文学的沐浴下萌发的。而外国文学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鲁迅、郭沫若、钱钟书、郁达夫、冰心等等一大批现代作家都深受外国作家的影响,当代作家莫言的身上具有美国作家福克纳的身影,王安忆、残雪等著名作家也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包括前苏联文学曾经一度成为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人不可缺少的阅读资源,它开阔了国人的艺术视野,更新了国人的文学观念,提高了国人的文学素养。该平台利用快捷、便利的网络资源,创建丰富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和研究的资源库,力求为实现外国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添砖加瓦。

二、平台设计方案

基于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原则、Sakai教学软件的功能特点和平台的总体构建思想,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上包括四大模块(见图1),下面主要介绍各部分的结构功能。

(一)教师教学模块

教师教学模块主要由课程教学、课程管理与个人工作空间三部分组成。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创建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发布日程安排、课程通知和公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在线测试、成绩册、访问统计以及学生的学档资料等功能模块及时了解和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实现教师的课程管理。在“我的工作空间”模块中,教师可以保存个人文档,创建新站点,整理自己的教学日志,以教学促进学术研究。

(二)学生学习模块

学生学习模块包括课程学习、学习博客、学档资料和作业投递箱四个部分。学生登录系统后,进入自己的课程学习空间和个人管理空间。在课程学习空间中,学生对课程系统中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日程通知等工具只有查看浏览的权限。学生通过查看学习课程空间的相关内容,完成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参与实时答疑和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在自己的个人管理空间中,学生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反思性学习,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阅读心得;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作品、名作评析、学习记录等存入自己的学档资料。通过作业投递箱,学生不仅可以上交自己的作业,还可以上传自己所发现的或创作的学术资源,与教师进行一对一沟通。

(三)资源管理模块

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根本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资源匮乏、学生认知不够的局面,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创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资源管理模块是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的主体部分,是辅助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学生学习空间的重要途径,是外国文学教学与科研信息化、国际化、大众化的重要手段。鉴于此,笔者力图提供完整而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尽可能丰富的外国文学资源,主要包括课件与教案库、作家作品库、原声影院、论文成果库、网络资源链接等项目。

“课件与教案库”主要是笔者自主开发并上传的课件和讲义,并包括笔者发现和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的优秀课件和教案。这部分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外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源。

“作家作品库”主要根据外国文学授课日程的安排,按照通行的外国文学史教材如朱维之版《外国文学史》(第四版)、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的章节顺序,将各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全文(译本和英文原版)上传到平台上。由于“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段,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因此“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读者会有所针对,有所启迪,而文学史那种二手介绍或选读的零敲碎打,是产生不出这种效果的”[3]。更让人担忧的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大学生乃至中文系的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下读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甚至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文学经典。因此,本部分主要是为了弥补学生课堂上断章取义式的片段解读的缺憾,使学生在课外能够完整阅读作品全文。学生在通读文学作品中,主动参与到对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中,由此逐步养成了敏锐的感受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学素养,还掌握了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了准确的表达方式。

“原声影院”主要是以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如前所述,高校中文系的学生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量逐步减少,在新媒体读图语境下长大的90后大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兴趣远远低于对影视鉴赏的兴趣。而令人欣慰的是,文学在消弱的同时却逐渐与影视、游戏、动漫相结合,而且,海外一些著名的影视导演还将文学名著搬上银幕,通过影像手段重新阐释了文学作品。学生通过观看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观看过文学作品和同名影片后,可以对比分析影片与文学原著的差别,进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另外,学生在观看了不同导演拍摄的同一部文学名著影片后,可以结合原著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感受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不同的艺术魅力。

“论文成果库”主要是目前学术界就热门研究问题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专著,本部分力图给学生提供外国文学的最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力和研究能力,同时为广大外国文学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学术研究的资源。

“网络资源链接”主要包括国内开设外国文学专业的大学院系、科研院所及其相关网站,如中山大学“性别研究论坛”、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文贝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外国文学网”等,同时还包括海外的文学研究网站,海外作家的个人博客,外国文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其他省级精品课程网站,专家讲座,与外国文学相关的电视文化节目,国内外免费发布的与外国文学有关的网络公开课网站等,这些资源体现了国内外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品格、大众化的形式。

总之,本模块旨在建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开放式网络资源,丰富教学与研究的资源,最大化地为教学、学习、科研服务。

(四)交流互动模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人们的交流方式更为便捷、更为迅速。随着3G技术、4G技术、Ipad的出现,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在这种语境下,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网络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外各大电脑公司相继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国外的微软、orocal等、国内的北京远方盛世等均已开发出一系列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提供了通向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平台、研究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型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功能模块的网络教学的后置平台。同时,各高等院校大力开发和建设网络课程,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截至2014年3月初,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就能检索到本科层次的文学类精品课程1 639门。就数量而言,国内的网络课程已相当丰富,但大都缺乏交流互动环节,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只能是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源库。

与众多的精品课程和静止的网络教学平台不同,笔者所建构的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了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的单一性、静止性,突出了交互性特点。但与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局限的互动式教学不同,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互动模式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4]。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全力打造人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所搭建的交流互动模块包括异步互动和同步互动两大功能。异步互动主要指师生通过email、blog、投递箱等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同步互动主要指师生通过wiki、QQ、答疑室、讨论区、私信、在线测试等进行在线同步沟通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而及时调整课程内容;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实现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总之,本模块力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三、结语

基于Sakai教学软件所构建的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是课程资源库、课程教学平台、交流互动平台为一体的外国文学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它具有丰富的资源,设计了较为科学的教师教学模块和学生学习模块,同时还具有强大的交流互动功能,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外国文学教研的国际化和外国文学教育的大众化。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外国文学网络教学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而且还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接受检验。

[1]水彩琴.英美文学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6):69-74.

[2]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J].文学教育:下,2008(1):4-9.

[3]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11.

[4]王海洋.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福建电脑,2013(10):18-19.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文学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我们需要文学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选修6 第三模块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