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

2014-04-10韩晓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

韩晓娅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

韩晓娅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外部环境,当然,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实施也需要特定的环境。环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是自我教育的外部动力,同时也是关系到自我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自我教育环境可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新媒体环境等,我们要不断的优化自我教育环境,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

自我教育;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新媒体环境

自我教育是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的接受先进思想,克服错误思想,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活动过程。作为主客体相统一的内部的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一种对主体要求较高的教育方式。相对于他我教育,自我教育虽然相对独立,但绝不是封闭的。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无时无刻不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发展的动力、自我教育活动的实施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从空间向度和影响力度上来说,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主要有家庭、学校、网络等,这些环境十分普遍与持久,深刻的影响人、改变人,并且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发生作用,影响大学生自我教育。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参与教育资源环境,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教育价值,综合为自我教育的外在合力,为自我教育增添积极因素。

1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活动场所。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在家庭当中能够为家庭成员所感知的,对家庭成员思想、品德与习惯的养成发生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广义上的家庭环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家庭收入、邻里关系、家风等,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子女的自我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自我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少年儿童时期,这一成长阶段对人的一生来说十分重要,对人一生的自我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俗话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1]。

作为家庭成员,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潜移默化的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大部分已成年,不像小学生那样过分依赖家庭及家庭成员,但基于家庭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个体受教育的最初起点,其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模仿和记忆。“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2]。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小学、中学期间,而是深深的印刻在个体的内心之中。

家庭环境不同于其他环境,由于家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这种环境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特别是父母对下一代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启蒙作用。一是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的一生总是离不开家庭的,家庭综合环境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一般变化不大。大学生大多是远离家乡,出门求学,但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时空的阻隔而中断,而是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我国一直很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一般体现在父母对子女承担天然的教育责任上,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多数父母希望子女能够上大学,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年龄一般也刚成年,价值观相对不成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审鉴等各个方面还需要继续引导。因此,大学生家长要根据实际,发挥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有益作用,最大限度的引导子女成长成才。二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性。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贯穿于个体成长的全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存在着。以所处地区为标准,可分为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以子女数量为标准,可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还有联合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每一种家庭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影响着家庭中的子女。人从出生开始,父母或者长辈就言传身教的教会孩子很多东西,不仅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与技能技巧,而且还有道德规范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3]。由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所处地区不同、每一对父母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不同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方式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三是家庭环境的情感性。家庭不同于学校和社区,家庭环境最强大的力量在于它具有很强的亲情感染力。家庭成员之间具有其他关系所不具有的血缘关系,朝夕相处的亲密情感和相知程度也大大超越其他环境,这就决定了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影响的深刻性。如今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独受父母的宠爱与呵护,长久以往对父母会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时首先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希望在他们那里得到帮助。此外,在思想品德的形成上,大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国历来受传统伦理文化的深刻影响,自青少年时期起,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就是子女的范本,一点一滴熏陶着其品德,这种影响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但有些青少年时期的行为习惯则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2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作用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是聚集教育资源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关键机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以及人际关系,内容较为丰富。其中,物质环境主要指学校中固定存在的有形的东西,如教室、图书馆、塑胶场、宿舍等一切学习和生活设施,精神环境主要指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制度以及各种育人的文化环境等。除此之外,学校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之一,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由于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校园内,因此上述环境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中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要努力“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最微妙的领域之一”[4]。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十分重要,对学生来说,学校环境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在大学校园里生活四年的时间,这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人生至关重要。

由于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自己的一整套机构、制度规范及目的计划,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校环境的目的性。学校是根据国家教育目标的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专门场所,因此,也就决定了学校环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它必须紧密地围绕着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动,不容许任何环节有丝毫的随意和偏离”[5]。在学校里,大学生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部就班的接受各种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参加实践锻炼。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样的环境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时机,加上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更要好好的利用大学时光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学校环境的持久性。学校作为育人的关键机构,应当注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的环境,建设有意、有序、有理的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把校园环境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校园环境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活动,而且还包括人际关系和文化活动,所有这些课内或课外、有形或无形的因素就构成了校园环境的整体氛围。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长期潜移默化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大学生活的长期感染与熏陶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导向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道德品质的正向发展。此外,大学生活是相对自由的,很多事情都考验着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制力,所以长期的大学校园生活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是学校环境的规范性。规范性既包括直接强制性的规范,又包括间接导向性的规范,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教育属于外在的熏陶与感染,通过长期接触而形成的外在约束力,从而达到引导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强制干预,在教育当中,这种隐性的方法比直接的说理教育更有力,效果更佳。当然,学校环境中也有硬性的制度规范,直接约束师生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必须遵守的、严格的规范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作为学校的一员,这种向心力使大学生不仅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且在校外能够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从而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学校是教育强度最高的地方,在当今开放的社会条件下,高校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大学生自身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处理好自我教育与灌输教育的关系,抓住自我教育的有力条件,促成自身创造力的绽放。

3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补充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让每个大学生都生活在了网络当中,微博、微信、QQ等媒介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无疑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契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途径、纷繁复杂的内容,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避免新媒体环境的负面影响,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媒体环境具有内容多、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新媒体环境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5.5%。大学生接受着新媒体环境的长期渗透和影响,他们对新媒体产品的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也正在改变着其学习方式,“新媒体提供的全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使作为‘搜索引擎的一代’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7]。

新媒体环境相对宽松,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里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是相对自由的,大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新媒体环境的有利因素实施自我教育。一是信息的广泛性。与传统的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相比,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不受时空和版面的限制,其信息容量无比、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涵盖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可以跨越千山万水,遍及全球。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QQ、微信、微博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新媒体环境中,选择什么样的自我教育内容、采用怎么样的自我教育方式、通过什么样的自我教育途径、运用什么样的自我评估标准都具有主观性,怎样用好新媒体更是一门技术,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辨别力,在广泛的信息平台上多吸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益信息,对于那些负面的信息要学会回避,为自身的成长严格把关,最终获得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二是传播速度的便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息更新周期极短,通过新媒体网民可以了解刚发生、甚至正在发生的事情。近些年,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是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而学生一直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信息时代的便捷性为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当今的大学生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极高,手机上网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刷微博、聊微信、看新闻。“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满足了青年学生在视、听、说等方面的需求,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8]。大学生要紧紧抓住这一特性,及时从网络中获取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让新媒体的便捷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提供服务,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动态效果。三是交流方式的交互性。与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交流具有交互性的特点。“网络环境的交互性提高了自我教育的开放性”[9],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了空间,教育者通过网络将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随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特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更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10]。大学生群体如学生会、党支部、社团、老乡一般都有本群体的QQ群,便于相互之间交流合作,发挥“平行影响”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

4 形成自我教育环境的合力发挥最佳效应

外部环境的多样化充分展示了其影响的广泛性,这使大学生实施自我教育时必须面对或此或彼或彼此兼具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自我教育环境的优化,认识到各类环境的特殊性和内在联系性,铸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书香四溢的校园环境、健康科学的新媒体环境,最大限度地形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环境的合力,为大学生自我教育增添力量。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5.

[2]刘强.基于家庭微观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08,(5):151.

[3]梁媛.试析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及优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39.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杷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

[5]渠长根.论自我教育的教育环境[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73.

[6]陈付菊.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J].文教资料,2013,(11):151.

[7]许萍.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7.

[8]项海燕.浅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212.

[9]钱锐.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6):74.

[10]程文晋,付华.管理视域内的自我教育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63.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5

A

1672-2094(2014)04-0115-03

2014-06-15

韩晓娅(1989-),女,河南兰考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大学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家庭“煮”夫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环境
大学生之歌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