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2014-04-10王超
王 超
安徽大学学校办公室,安徽合肥,210603
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王 超
安徽大学学校办公室,安徽合肥,210603
基于文化本身的育人属性以及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有效性与感染力的现实需要,应从文化视域关注和解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为此,首先要认真研究并设计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渗透方案,使文化渗透有据可依;其次,要深入探讨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文化素质的提升策略,增强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努力营造出适合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实际功效。通过以上实践,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并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化渗透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文化软实力建设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在推进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高等学校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有学者就曾说过:“大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机构和高等学府,文化性或者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具有两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是大学的内在功能,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是大学的外在功能。”[1]作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不仅其自身具有文化属性,建基于一定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而且同时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和共产主义道德文化武装学生,抢占高等教育领域资政育人、文化育人制高点的时代使命。因此,基于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有效性与感染力的现实需要,笔者从文化视域关注和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基本策略便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渗透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不仅是立党立国的行动指南,也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意识基础,以及最终实现未来美好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保证。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深入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指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全面分析与阐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从而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武器去批判各种错误的和荒谬的思想意识及观念,便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肩负的重任。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树人”的事业,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所不断产生、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血脉的传承。这是因为从其基本的渊源来看,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实在,蕴含着文化的属性;而且人类社会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毫无疑问地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正如有学者所说:“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 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地所探究的, 没有自然的人, 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2]
基于此,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特色之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与其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与启蒙之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相反,浓郁的文化氛围、肥沃的文化土壤还有助于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单纯理论灌输的枯燥与乏味,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则又能够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渗透的主旋律和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这两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其价值定位,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曾加以揭示,他指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校‘两课’的定位,就是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3]就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文化属性而言,陈先生的这一论断无疑是十分恰切而中肯的。
另一方面,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内容设计来看,无论是侧重于思想道德奠基与历史观念养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还是专注于社会发展规律建构与社会建设理论之凝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其所包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及观念的素材都是极为丰富的,对于文化思想及观念的阐释与传播也是不遗余力的。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中,第一章第一节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部分,第二章第三节中的“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部分,第三章第二节中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部分,第六章第二节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部分,第九章第三节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部分,第十一章第二节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部分,第十二章第一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部分,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部分,第十五章第一节中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部分,都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该课程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分,更是以三个节次的篇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和建设方略等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建构。而这些论述和理论的建构,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之中,较为丰富而详实的文化内容的设计,只是为有效促进文化渗透工作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而言,在表述基本理论和观点时所采用的语言模式一般都是那种人们所常见的论断式的定性描述。这种规范而严谨的教材语言叙事模式所要传递的知识和信息,是否能够被教育对象所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就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而言,在那种以少则近百人、多则数百人为单位的大班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判断轻说理、重结论轻过程、重概括轻分析、重抽象轻具体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这种状况所造成的结果是,本来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本来应该是蕴含理性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了毫无说服力的、干巴巴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说教。就其基本根源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存在缺陷。这种缺陷要么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非本专业出身,缺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要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传马克思主义,缺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由衷的激情;要么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经验和能力,虽拥有相关知识,但却无法找到较为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去传道、授业和解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由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原理所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思想和理论有声有色且富有成效地传授给大学生。当然,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之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也不仅仅取决于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与否,而且也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个体的文化素质状况与心理状态。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便明确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4]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此基础上,刘延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具体要求,那就应该是“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应该是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队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队伍;应该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应该是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队伍;应该是老中青结构合理、教学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的队伍”[5]。
为了真正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文化渗透的效果,需要从质和量两个层面着手做起。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大量招聘思想政治教育类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壮大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升高校“两课”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及学科素质。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将倾力打造与拓展规范化、系统化和基地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系统,同适时完善与优化高效、能动和人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有效提高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专业知识、经验与执业视域、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力。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专业师资的招聘和本课程之专任教师的日常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力提升对应课程教师文化素质的过程中,以其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文化渗透的效果。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生态的培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文化内容的渗透,还是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均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在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之汹涌浪潮而来的,便是显而易见的思想与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在一波高过一波的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之中,我国的大学校园可谓首当其冲。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之内外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也给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众多周知,在各种文化思潮交锋、撞击空前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在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领域,如果不用主流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去主动占领人们的思想意识阵地,那么一系列腐朽、没落乃至反动的思想文化便会趁虚而入。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面对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当前大学生之身心发展基本特点和思想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改造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以课堂教学文化环境的改善为着眼点,着力改变过去的那种僵硬的、流于形式的、目中无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人性化,彰显人文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外教学文化环境的优化为抓手,着力改变过去的那种缺乏鲜明主题的、随意的和放羊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大力促进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与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大学生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的有效对接与辩证统一。
课堂教学之文化环境的改善,是培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化生态环境的中心环节。就其基本结构而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文化环境一般由两个层面所构成,即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课堂教学场所之硬件的建设和美化,如教学器具的更新与升级、教学场所的装饰与改造等。所谓软环境,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如师生关系的定位、主体间的考量、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从其基本性质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本身便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承载着教师教与学生学之整个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土壤,课堂教学文化环境建设的成效如何,不仅关涉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信息流的顺利传输,而且将直接影响这些思想和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中能否真正地入耳、入脑和如心。基于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在细致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主客观情势的基础上,以切实提升其有效性为目的,以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加强课堂教学文化环境建设。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和相关理论为突破点,将建设有利于展示这些理论和史实的庄重而质朴、整洁而高雅的教学硬环境与彰显以人为本、师生并重、互动探究、畅所欲言精神的教学软环境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达到教学相长、知识与觉悟同步提升之效果。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推进课堂教学文化环境之渗透工作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文化环境之载体的建设。从总体上说,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的课外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作为课堂教学直接延伸的课程学习小组文化、高校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环境等。就其基本功能而言,这些课外文化环境建设工作的成效,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影响其实际效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文化环境因素的客观存在及其所具有的这些特征,要求教师在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文化环境渗透问题时,不能仅仅囿于课堂教学文化环境建设,还应在同时拓展眼界、放出眼光,并采取实际行动去关注和推动课外文化环境建设。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筹划并及时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相对应的课外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与实践之文化环境的建设为纽带,推动高校社团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公共性特征,注重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文化教育和传输的高校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校内外文化环境的融合与互动。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应该及时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小组、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小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学习小组等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并尽可能利用这些小组成员与高校社团成员之间的身份交叉与有效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习小组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的互动,进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生态的优化,以增强课外文化环境育人的实际效果。
早在本世纪初,习近平同志就曾说过:“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6]就其基本的任务而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肩负着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育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而且担负着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使命。在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当代世界,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顺应这些变化,及时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促进理论育人与文化育人的真正统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以先进文化的传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在良好的课内外文化环境氛围中,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1]王翼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4):7
[2]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0
[3]陈秉公.高校“两课”改革的基本逻辑思路[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2):1-5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9-382
[5]刘延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07-11(1)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宿州学院学子在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喜获佳绩
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3所高校5467个参赛队伍经过激烈的争夺,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6支参赛队获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3-11-25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传承与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在肥高校的实证分析”(2012jyxm095);安徽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传承与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在肥高校的实证分析”(JYXM201221)。
王超(1982-),安徽临泉人,法学硕士,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思想道德教育。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3.027
G641
A
1673-2006(2014)03-0094-03
(责任编辑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