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提升探究

2014-07-13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辅导员交流

计 荣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三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人;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远远高于其他群体[1]。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效工具,他们利用网络了解世界、获得信息、分享生活及休闲娱乐。作为面向大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要把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和网络平台的高效性、互动性等特点,开展学生工作,让网络成为自身提高工作绩效的一个良好平台。这对高校辅导员网络平台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手机3G技术进一步发展,资源丰富、交流便捷的网络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分享生活的主要平台。网络在传递信息时能突破时空限制,具有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尤其是以微博、微信、QQ、人人网、豆瓣等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介,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多样、互动性更强,它们不仅可以在互联网终端使用,而且可以通过手机3G平台使用,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实现更加高效、实时、互动的信息传播。

1.1 辅导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实时性,通过微信、QQ群、飞信群、微博等网络传播渠道,能够瞬时将信息传播和扩散出去。尤其是在班级事务管理和辅导咨询中,比如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中,一项活动、一条通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出去,可以不延误时机、杜绝安全隐患。与召集学生开班会相比,通过QQ群和飞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将快很多倍,对于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可以给予及时回复。

1.2 师生交流互动更加深入

网络具有“虚拟性”,相比传统的班会、讲座等“面对面”方式,辅导员利用微博、微信、QQ、校园BBS论坛等各种途径与学生交流,以学生喜爱的虚拟聊天方式与其沟通,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利于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动态等,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会打消很多顾忌,毕竟不是和交流者面对面,他们可以调整思路、娓娓道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存在抑郁或者焦虑情绪困扰乃至有心理问题的同学,他们常常不愿意当面向老师和同学吐露心声,而在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下与其深入谈心,可以很好地保护其隐私和自尊心,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3 辅导员工作内容更加丰富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琐庞杂,传统的沟通渠道因为时间和场地受限,很多内容难以普及和传递。但是网络平台,如高校辅导员的博客、微博、QQ空间的日志及班级QQ群,可以覆盖到辅导员所有的工作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与咨询、日常管理与事务通知、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同时,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可引导大学生全方位的获取、评估判断和利用有效信息,并能有目的地辨别信息的真伪,进而获得有用信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1.4 实现个体和群体沟通的有效结合

个体沟通是指辅导员与大学生一对一交流沟通,微信交流、QQ聊天、飞信消息可以让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对话达到了没有第三人在场的“一对一”效果。另外,辅导员工作中也存在针对同一事件需要听取几方不同意见或几个学生就一件事情来说明情况,此时,如果利用网络工具,可以实现同时与几个学生分别进行沟通,而相关的若干个同学在不见面和不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能够给辅导员提供充分的信息,帮助辅导员全面了解情况。

群体沟通是指辅导员与大学生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一般是利用博客、论坛、飞信群、QQ群等网络工具。通过群体沟通,使得辅导员和学生即使身处异地,也如同于同处一室,同时因为大部分网络软件都有聊天记录的保存和查询功能,即使学生未能及时获知信息,也可以通过查看信息记录来了解详情。

2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因快捷、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已经成为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事实上,因为辅导员工作繁忙,加上有的辅导员网络平台使用技术不足,以至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存在低效的情况。目前,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辅导员网络使用技能薄弱

就辅导员的整体队伍而言,除了很多“80后”,不少辅导员网络平台运用技能薄弱,信息素养不足,加上事务繁忙、精力不足,对于新事物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力偏弱,对于学生所熟悉和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如QQ、飞信、微信等并不熟悉,或者有所了解但是对其功能并未充分挖掘,这对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工作绩效产生了很大影响。

2.2 辅导员定位弱化,交流难以深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2]但在实际工作中,日常管理工作占用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因为所带学生人数多、社会给予学校的安全责任大,使得辅导员的大部分精力用在日常事务管理方面。发布通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消防员”成为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其所谓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角色定位弱化。很多高校辅导员仍然保持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者”的角色,与学生保持过远距离,使得交流难以深入,互动性不足。这对辅导员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2.3 网络平台使用动力不足

相对而言,很多学校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并不关注,更多地关注工作结果。管理中的工作绩效不仅指实现目标的结果,而是指实现目标的结果与过程[3]。学校对于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网络平台缺少相关的激励措施。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还需要处理大量的诸如考勤、安全教育等事务性工作,甚至在很多学校连院系部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行政工作也交由辅导员完成。加上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辅导员配备不足,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是1∶200,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实际所带人数超过了200人,辅导员需要“挤时间”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沟通互动,辅导员繁杂的事务,有限的精力,忙碌的状态,在网络平台的运用上只能尽力而为,顺其自然,难以拥有持久的热情[4]。

2.4 网络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

通过调查了解到,对于辅导员融入自己的社交网络,大多数学生都存有顾虑,比如加QQ群、微信好友、博客粉丝等。除担心信息外泄外,传统观念里大学生总觉得辅导员和自己存在代沟,辅导员是管理者,代表学校和官方的立场等,信任关系很难在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建立,使得交流效果欠佳,网络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即便得到学生信任的辅导员,网络平台基本上也仅发挥事务通知的功能。

3 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工作绩效的措施

3.1 学校支持、激励辅导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

高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如学生处(学工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积极的支持,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制定相关制度和奖励措施,形成相应的评价机制,激励辅导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动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工作绩效。

据了解,目前很少有高校在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指标中纳入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及信息素养能力的指标。为了激励辅导员积极使用网络平台,应在工作绩效考核要素中纳入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根据考核结果给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比如,优秀博客、QQ群优秀管理员评选,学生心中的“网络达人”等,定期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会,组织辅导员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以提高辅导员网络平台使用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对于涌现出的优秀辅导员,要给于宣传表彰,让其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3.2 搭建网络平台,构筑完善的信息交流沟通新型阵地

鉴于辅导员个人的任务繁重以及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学校和院系可以创建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集合团队的力量,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如创建院系官方博客和微博、学生党支部QQ群、学生会干部QQ群、飞信群,对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和一些通知,可以通过管理员发布出去。而涉及到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个性化的指导交流则由专人负责,如经过培训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和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辅导员负责。

根据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5],可以创建如下的网络平台,见图1。

图1

其中,飞信主要是实现短信通知功能,无论是否上网,只要保持手机畅通即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通过QQ群可以实现通知公告、上传资料、在线咨询等功能。博客和微博则是上传博文,供学习交流,同时通过跟帖实现互动。

平台的管理者和维护人员可以根据内容不同授权不同的人员担任。比如,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辅导、心理咨询等可以由辅导员完成,信息发布与收集等则可以指导学生干部进行管理,做到师生齐抓共管,实现信息连通、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工作的网络化、高效化。

3.3 加强信息技能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信息素养

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工作,不仅仅是履行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大学生普遍使用并喜欢的网络平台,实现与“90后”大学生的互动。从学校层面来说,宣传部、学工部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使用方面的培训与交流,如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和师生互动的网络交流沙龙活动,收集人气较高的辅导员博客、微博供广大辅导员讨论和学习。提升辅导员对于网络平台的重视程度,增强辅导员使用网络平台的技能。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辅导员不断学习、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意识,进而提高整个辅导员队伍网络平台综合运用能力。从高校辅导员自身来说,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大学生,就要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和方式对话。辅导员不但要学习大学生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而且要学会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运用他们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不断掌握网络操作技巧,比如,网络交流中不仅可以通过文本,还可以通过网络特有的表情符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进行网络沟通时,除了要采取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外,还要把握语言表达的尺度。辅导员仍然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人生导师的身份约束自身言论。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以批判的态度,一分为二地辨别网络信息[6]。

3.4 转变观念,构建辅导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新渠道

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是其成为吸引青年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与大学生交流中,高校辅导员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做大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在网络平台的交流中,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常常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宣泄真实情绪,辅导员应该从权威的讲台“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这样,可以了解到更多属于青年大学生的心声,乃至一些突发事件的苗头。事前的情况掌握,对于突发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就热点问题和学生讨论,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将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4 结 语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倪东辉对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4所院校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每天上网1~3小时的大学生占到调查样本的43.6%,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的占到10.7%,其中96.1%的被调查者使用QQ群、浏览贴吧等[7]。如此高的使用率,高校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激励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利用好网络平台,与大学生平等交流,紧跟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特点,以提高工作绩效。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 [EB/OL].[2013-10-1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 40664.htm

[2]王立仁,孟晓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蕴[N].光明日报,2009-06-27(7)

[3]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7-149

[4]李恒超.高校辅导员网络平台运用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7-31

[5]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1

[6]岳金霞.网络环境下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1):16-19

[7]倪东辉.基于网络纬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2):89-92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辅导员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