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探究

2014-04-10张畔全张立峰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群众

张畔全,张立峰

(1.济南大学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青岛民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10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探究

张畔全1,张立峰2

(1.济南大学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青岛民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106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村价值理念,让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内在与外在精神生活中。同时,农村文化建设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提供重要的阵地和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意识形态;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村价值理念,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

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纵观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需要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突破与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不断创新和突破,实现历史形态领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价值导向,有助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突破与创新,增强社会居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培育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感,同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完善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发展层次和步伐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期,社会文化的创新与进步尤为关键。从社会角度而言,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也是实现社会意识与物质形态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崇尚社会自由、平等是实现公民参与文化建构与传承的重要保障;主张公正、公平,符合社会民主要求,能够有效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坚持社会法治建设,能够保证社会文化发展的规范性。因此,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物质形态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不仅是建构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只有在思想上实现进步,综合素质有所提升,社会主义发展才会有希望,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之梦才能尽快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导向,要求人民群众从小事入手、从自我着手,共同努力改掉坏习惯,打造良好的社会人格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总之,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上层建筑的进步,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形式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

就农村文化内涵而言,广义上是指特定地域内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涵括宗教信仰、地方风俗习惯、道德情操、非物质文化、相关制度等。农村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程度关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社会经济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农村文化建设予以支持,文化才能提高层次,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的发展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准绳,满足于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且不可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村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领域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

首先,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也能够实现文化形态向其它方面的转变。其次,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农村地区文化项目,打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风貌。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日益加快,精神文化需求增多,而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群众要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伟大成果。第三,意识形态的完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改进、再认识,经过否定之否定逐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社会政治更加民主,经济发展日益加快,文化建设凸显成效,社会建设日趋大众化,生态文明建设日趋重要。农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和步伐不仅关乎着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也关乎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观需求能否满足。现阶段,“三农”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因此,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农村文化作为乡村建设的软实力,是培养群众三观和提升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而人民群众意识形态的转变和进步,有助于拓宽人民群众的视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文化建设关联性分析

(一)意识形态领域下的创新、融合与发展

农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在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核心价值观同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互补性,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家环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为农村文化建构了理想的社会环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为农村文化建设塑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文化能够相互融合,不断创新与发展,总结和提出新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农村文化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束缚,探索新的文化发展途径,实现人的素质总体提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农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厘清农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在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农村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诉求,不仅能丰富和发展农村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传统农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能够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农村建设内在与外在,将有助于居民从根本上认知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确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建构农村文化自信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反映,对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意义深远。农村地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使人民群众接受新的意识形态灌输,实现人民群众价值理念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内在和外在,将促使人民群众思考和认识文化自信建构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开始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视为己任。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充满信心和勇气,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将会加快农村文化自信建构的步伐。同时,农村文化自信的建构也将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其最理想的途径和形式。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责任编辑:王友才)

D422.62

A

2095—7416(2014)06—0107—02

2014-12-09

张畔全(1973-),男,山东安丘人,硕士,济南大学法学院讲师。张立峰(1987-),男,山东安丘人,硕士,青岛民生集团有限公司干部。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群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