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014-04-1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学课堂教学课程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张 霞,徐伟芳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通过调查发现,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高师院校; 公共《教育学》; 教学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高师教育学课程是职前教师学习、了解教育专业的入门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学课程中具有引领性、奠基性作用。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一门课却没有受到广大师范生的青睐,必修课成了“逼修课”,“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情况严重。[1]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国内学者纷纷撰文寻求解决之道。可以说,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是他们提出的共同建议。但是,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究竟到底怎样?有哪些因素促使了这一现状的产生?有哪些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去解决这些现有存在的问题呢?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笔者展开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期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质量,出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为了准确了解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现状,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设计了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调查3题、单项选择题22题、多项选择题5题、开放式问题1题,共31题。内容涉及到学习教育学的兴趣与意义、课堂教学气氛、教师教授的内容及方法、评价方式、学习教育学的困惑以及改革的建议等等。以师范类本科生为问卷发放的对象,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7.89%,其中有效问卷356份,有效率95.69%。取样时兼顾了师范生的年级、性别、专业种类。所有问卷施测均是由研究者作主试,以院系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收问卷。经过整理,研究者利用 spss12.0对施测结果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所调查的师范生中56.6%的学生在高考填报第一志愿时出于自愿选择了师范类专业,而且在真正进入专业学习前对师范类专业的期待是比较符合理想。66.2%的学生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91.6%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教育学。当问到对学习教育学是否有兴趣时,31.2%的学生表示很有兴趣,而12.7%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如果教育学是一门选修课,21.1%的学生肯定不会选修,这就看出现有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并不受学生欢迎,即便他们也知道这门课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而有过1-2次缺课记录的学生占到31.5%,这样看来,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够。教育学教学班级规模40-60人占73.6%,60人以上的占24.5%,班级规模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61.7%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互动”。

当问到学习教育学是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2.7%的学生“说不清楚”,这说明教育学课堂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当问到学习教育学是否获得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76.2%的学生选择了“是”, 可见,教育学课堂教学比较重视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当问到学习教育学是否培养运用教育理论和评价教育问题的能力时,13.5%的学生还是“说不清楚”;当问到对教育学教学效果是否满意时,“不太满意”占23.8%,“比较满意”占42.5%,12.7%“说不清楚”。可见,师范生对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当问到调查对象在教育学学习中的困惑时,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对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当问到教育学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时,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机制占前三位。当问到喜欢哪些教学内容时,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比较受学生欢迎,而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不受欢迎。

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当前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第一,教学目标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设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教育职前教育阶段并没有得到完整体现,课堂教学现状更多是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体验到学习教育学的乐趣所在,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教育现实中的问题,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第二,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走进教室上课,照本宣科地教授理论知识,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反映中小学教学实际的案例,完全忽略学生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参与机会,忽视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学生学得反胃,教师教得心累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教学方法模式化。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将知识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而至于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并不被教师所关心。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中心的特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兴趣将大大减低。第四,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本门课程采用平时30%和期末70%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等环节,期末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范围事先确定好,内容大多是课本知识的再现与再认,答案惟一,这样学生缺乏主动精神及探究意识,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答笔记,不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我国教育部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将教师教育课程的理念概括为十二个字: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就是说,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关照中小学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应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关注教学专业的实践性质;应培养课程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标准》的这些规定,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2]所以,作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基地的高师院校则必须以《标准》为指导,尽快创设与《标准》相适应的公共《教育学》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这既是《标准》对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深化教育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理念:平等中的首席

课堂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和看法,它直接影响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努力程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3]由于公共《教育学》班级规模过大,部分教师认为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和其他专业课相比不是很重要,无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大打折扣。所以,必须转变“条件有限”、“无能为力”的教学理念。第一,学生为本。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不能“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兴趣。第二,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教师在某门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会多于学生,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已,所以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高高在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课堂气氛才有可能活跃起来。要让学生自己要学,而不是教师要学生学,学习效率才可以提高。第三,终身学习。随着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的出版,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大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了解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际,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厘清教学目标:三大领域相互支撑

《标准》将课程目标界定为三大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相互支撑,共同勾勒出职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2]因此,我们对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方法与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长期执教、终身执教的理想信念,养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为教师未来发展做准备。当然,至于教学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并非公共《教育学》这一门课所可以实现的,而需要其他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修改教学内容:案例与情境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要作出相应修改。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比如可将其划分为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班级管理等四个板块。其次,适当压缩一些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删减一些陈旧的内容,注意吸收最新教育思想与最新教育理论成果,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理论的先进性。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生减负等问题。再次,增加一些教育故事或典型教育案例,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教育理论是一种情境化理论,作为情境化的理论只有当它与教育现实、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才能产生意义和价值,才富有生气或活力……。”[4]应配备相应的教学录像或者光盘,给学生观看一些教学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去中小学见习参观,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形成教育的感性经验,“旨在增强学习者的触景生情和触类旁通,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5]

(四)变革教学方法:对话与体验

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变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如教育家杜威所言,经验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经历的过程,二是经历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增加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体验和参与,使其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的乐趣所在,是每一位教授公共《教育学》教师的任务所在。具体而言,首先,打破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还需要师生间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些问题不仅要涵盖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更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交流对话中实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其次,学生通过对中小学学习生活的回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对教学生活进行体验和反思,学会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这些教育事件。再次,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采取模拟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驾驭课堂和组织教学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比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参观法、练习法等方法,使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目前而言,地方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一般由教育科学学院少部分教师承担,教师数量少,学生数量大,一位教师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工作量很大。如前所述,公共课班级规模过大,有些甚至可以达到80人以上,这样要进行一些方法和组织形式上的改变还有很大困难。

(五)优化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为主

长期以来,地方高师公共《教育学》评价方式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或者论文考核,一直固守着终结性评价,即便有了考核的平时分数,一是比重低,二是大多为出勤等指标,看重的是评价的管理功能。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公共《教育学》考核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要全面,避免原有的一刀切的单一方式,过多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可以加重平时分数的比重,把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纳入到评价范围之内。另外,在纸笔考试方面,考题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再认与再现的程度,加大主观题的分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既重视期末成绩,又重视学习过程本身,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六)完善师资队伍: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教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以上所述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能否落实最终都要靠上这门课的教师来实现。目前,高师院校教授公共《教育学》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出来,并没有中小学教学经历的,要他们去举一些中小学的案例除了在网上进行搜索,真是有些勉为其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邀请一些中小学一线教师来到公共《教育学》教学现场进行教学,或者带学生去中小学进行现场观摩,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最现实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同时,学校也可以派一些年轻教师去到中小学听课或者兼课,将中小学与高师的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不断优化完善公共《教育学》的师资队伍,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 马维娜,李微光.对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8,(3):97~99.

[2] 王艳玲,苟顺明.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3,(3):111~116.

[3] 邱小健.“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反思、理念重建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34.

[4] 潘洪建.论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的重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80~84.

[5] 陶志琼.公共教育学的革命:由教师教育学向学生教育学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12~15.

[责任编辑许婴校对许婴]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edagog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ZHANG Xia,XU Wei-fang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Surveys reveal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edagogy is not satisfying. The phenomenon that teachers dislike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dislike the study is common. Therefore, we can take some step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edagogy from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aims,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ways and the teachers group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s of the public pedagogy in the teach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normal university; public pedagogy; teaching situation

2013-11-08

2013江西省教改课题“公共《教育学》参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XJG-13-16-7)和上饶师范学院2013年度教改课题:“《公共教育学》参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霞(1984—),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G652.0

A

1004-2237(2014)01-0106-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4.01.023

猜你喜欢

教育学课堂教学课程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