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相轻”一词之认知谬误
——兼谈“文人自轻”、“文人易轻”

2014-04-1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曹聚仁谬误曹丕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文人相轻”一词之认知谬误
——兼谈“文人自轻”、“文人易轻”

于 艳 洋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文人相轻”一词的意思是文人间相互轻视,该词肇始于魏晋时代,由曹丕首先提出,之后便演变发展成为一个文学论点甚至成语,每每被后人引用。然而,几乎所有的使用者并未真正搞清它的含义,或者说他们都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想当然地以该词概括文坛各种“轻”的现象;此词最初的用法就是存在问题的,曹丕笔下的它不仅含糊不清,而且指代不明;同时,文人中还存在着“自轻”、“易轻”的现象,“文人相轻”和“文人自轻”都属于“文人易轻”的范围内。笼统的以“文人相轻"一词“以点带面"实属谬误。

文人相轻; 文人自轻; 文人易轻

自曹丕在《典论·论文》一文中首次提出“文人相轻"一词,它便被后人屡屡拿出使用,并被奉之为“不易之论”,加之该词的表层意思很明确,因此几乎没人对此词的具体含义进行深究,想当然的认为文人只是“相轻",并以“相轻”代指文坛中存在的各种“轻”的现象。这种谬误的认知观念及至近代的鲁迅、曹聚仁等也没有改观,甚至持续至今,令人费解。“文人相轻"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其所指的范围是很窄的,正如字面的意思所言。同时,文人中还存在着“自轻”的现象,显然,简单的以“文人相轻”来指代包括“相轻”、“自轻”和“易轻”在内的文坛“轻”之百态确有“以点概面”之弊,如若不加改正,任凭后人“误”用此词,不免会造成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的消极后果。“文人自轻”与“文人易轻”观念的提出和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人相轻”这一概念的认知。

一、“文人相轻”

曹丕首先提出“文人相轻”这个词,在其《典论·论文》中这样写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班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显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1]自该词横空出世后,在文坛,尤其是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几乎成为了后人文论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但是,却没有谁真正考究过该词的真正含义和适用范围,多是谬误地以该词笼统得谈文坛中复杂的“相轻”、“自轻”、“易轻”等现象,这非但不能给今人带来正确的知识,反而会造成贻误子孙的严重后果。

何谓“文人相轻”?先看曹丕笔下的它是什么意思。曹丕不仅首创了这个词,而且还举例论说,其严谨的学风让人敬慕。曹丕提出的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1](P313)这样一句,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样的现象早已有之,并以班固轻视傅毅为例。但从曹丕的例子来看,其文中的“文人相轻”是指班固轻视傅毅,原因是班固认为自己的文章优于傅毅,仅此而已。试问何“相轻”之有?若是有“轻”,也只是单向的班固“轻”傅毅,而曹丕使用“相轻”这样的字眼显然是不妥的。也就是说,曹氏并没有真正搞清“文人相轻”的内涵,并且其所举事例不能正确解释“文人相轻”一词,谬误首先自源头——曹丕发端。然而,这样糟糕的事情在日后的数千年非但没有被改正,反而越发“以讹传讹”,后人只是在错误的观念下,空谈、误谈“文人相轻”其词其事,即便是在思想空前活跃的近代。鲁迅、曹聚仁等曾在上世纪30年代“轰轰烈烈”地探讨过这个词,对于此词“颇有见地”,然却未能免俗,他们也是想当然地以“文人相轻”来概述整个文坛纷繁复杂的“轻"的现象。鲁迅虽连续写过7篇杂文专论“文人相轻”这一问题,以之抨击当时文坛存在的乱象,然而他却没有给出“文人相轻”的确切含义。曹聚仁在谈到“文人相轻”时这样说道:“‘吾家’子桓,在一千八百年前说了一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话,便给一些人拿来做‘人身攻击’的辩护和解释。有时看见所谓文人在那里‘相骂’,就说是‘文人相轻’,而一切严正的批评,也混作‘相轻’一例看,以为批评就是相骂;似乎‘吾家’子桓并不这样说的罢。”[2](P493-494)从曹聚仁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他是经过仔细思考的,但是,“严正的批评”是应当算作“轻”的范畴内的,显然,曹聚仁没能清醒地认识到“文人相轻”一词的真正内涵。

“文人相轻”一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悄然演化为成语,何平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中便给出了一个定义:指旧知识分子彼此看不起。[3](P761)对于这个定义笔者是颇有微词的,一是“旧”,事实上这个词显然没有过时,所以不存在“旧”与“不旧”的问题;二是“知识分子”,此词本来所指的仅仅是文人,而知识分子的外延远比文人广阔,那么,将该词的使用范围随便从文人扩展至知识分子是不合适的。如此看来,何先生的解释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对于这个词,“望文生义”是不错的选择,它的含义正如字面显示的那样,是指“文人间相互轻视或瞧不起”。其一,这里的主客体是“文人”,多指“会做诗文的读书人”,[4](P148)包括单一的自然人,又包括文学团体。那么,“相轻”的状况只能有如下三种:文人A、B间彼此“相轻”,如汤显祖和沈珥景在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方面产生分歧而发生争论;文人C与文人团体D间相互“相轻”,如鲁迅和左联之间发生过争论;文人团体E、F间彼此“相轻”,如上世纪30年代的“京派”和“海派”之争。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它们依次诞生,并且每一种类型都为大家所熟见。仔细考量便可发现:第一种情况较为常见,第三种情况最为少见,而且在如今的文坛几乎销声匿迹。这与当今文坛的多元文化格局不无关系,多元化导致文人们纷纷各自为战,因此,如今的文学团体少之又少(文联、作协排除在外),本文讲的团体仅指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一些作家由于思想政治倾向、文学观点、创作方法、审美理想、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而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学派别。[5](P283)另外,在当今这样文明开放的时代,文坛虽然存在“相轻”现象,但是一个团体攻击攻击另一团体的现象是不会产生的,毕竟没有什么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况且这与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潮相违背。其二,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轻"是相互的,也就是说你“轻"了我之后,我也“轻”了你,否则不能称之为“相轻”。显然,曹丕所举的班固“轻”乐毅的例子不在此列。其三,“轻”的含义具有多重性,包括轻视(小视、瞧不起)、讥讽(嘲讽)、轻蔑、诋毁(谩骂)以及人身攻击等方式。这几种“轻"方式的强度是逐渐递升的,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毕竟文人表达看法的方式多是动笔不动手的。

二、“文人自轻”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一个词呢?不是标新立异,实是针对“文人相轻”一词提出的,对于“文人自轻”一词的探讨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文人相轻”的含义和适用范畴,此外“文人自轻”本也是个值得探究的话题。在笔者看来,它的含义是指文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文人多是才高八斗,因此往往会自命不凡,这决定了他们多是理想主义践行者的事实,当他们这样的情怀与无情的世事相悖的时候,当一些怀有较为浓厚的仕途功利情怀的文人的志向难以施展的时候,文人们不免会堕入“自轻自贱"的境地。在梦想破灭的时候,文人们往往会发出种种“自轻"的哀婉之音或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前者集中体现在文人们发出种种文人“无用"的观点这一方面,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文人自杀这一点上。文人自轻自贱的情况一般体现在文人们认为写文章没有用处,认为身为文人对社会是无用的,即我们熟悉的所谓的“文人无用论”。首先要提的就是杨炯,他曾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6](P15)可见在他看来,身为文人甚至不如“百夫长”,因为在他看来,百夫长至少可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而文人却不可以;李贺自幼便有奇才,然却因名字与其父名犯讳,没能考取进士。因为无法从政,他的满腹经纶不能得以施展,他便在自己的诗作中发出了“请君试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和“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空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苦秋风?”的慨叹。[7](P126)可见李贺对于身为文人是看不起的。宋代刘挚对于文人的评价更是发人深省,他曾说:“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8](P8678)也可窥探文人如何“自轻”的。此外,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也有关于“文人自轻”的言论,如“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9](P15-16)这和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因此其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

以上例举的是“自轻”行为仅仅停留在诗文中的文人。除了这样的文人外,更有一些以自杀来了结生命的文人,这样的人无疑是极度自轻自贱的(排除自杀的其他外在因素,仅谈自杀与“轻”)。历代文人当中,屈原首当其冲。他对家国满怀真情,希望能建功立业,但当时的楚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屈原遂看破红尘,慷慨激昂地喊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痛诗句,抱石沉江,了结一生。很多事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屈原之后又有李贽、王国维、老舍等文人“自轻”而亡。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民族心理:功利(实用)观念。儒家主张“有为”,强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做人方面,主张做“君子”,如要有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孜孜于学,注重实践。人际交往强调注重伦理关系,比如“三纲五常”。尤其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导思想的提出,儒家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因此,每个文人的内心深处都抱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思想,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作三件“不朽之盛事”。也就是说,当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所遭遇的种种问题的时候,这便脱不了“自轻”的嫌疑。

显然,“文人自轻”的现象是存在着的,或因天不时,或因地不利,或因人不和,与之相伴的少不了一些的消级影响。那么,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首先,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曾子曾云:“君子不重则不威。”[10](P3)也就是说我们(文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自重。所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人必自轻而后人轻之”,强调的就是自重的重要性。

三、“文人易轻”

不论是“文人相轻”还是“文人自轻”,归根结底,都属于“文人易轻”的范畴。“文人易轻”的概念也是简单明了的,即文人容易轻视别人(也包括文人自己)。文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令人艳羡的才情,他们的文章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可以下笔千言,他们能够口若悬河,而这是绝大多数非文人所不具备的,因此,一些文人不免会以此作为“轻视”别人的资本。值得一提的是非文人当中有很多是文人的读者,他们对“明星”般的文人推崇备至。他们的存在从某种程度来说鼓舞着文人的创作,推动文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由此可见,非文人读者们在创作方面非但不对文人构成威胁,反而是文人的好朋友,那么文人对非文人读者们怎么会以“轻视”相待呢?然而,对于一些违法乱纪、投机倒把、见利忘义的人,文人是不会坐视不管的,文人定会在他们的文字中将那些人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轻视”到底。我们知道,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文人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间彼此攻击、文人自我轻贱的现象,即“文人相轻”和“文人自轻”两种情况。而这样的处事方式对于文人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可以肯定的是,文人的“轻”多是针对作为同行的其他文人或是自己的,相较而言,“相轻”的比率多一些,自轻的占少数。之所以“轻视”别的文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文人间有共同语言,同时在“对垒”的过程中可以彰显出自己的能力并推动自己的进步。

“文人易轻”现象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对文人本身带来身心的负担,也会给社会带来麻烦。如何能够缓解“文人易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需要做的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从文人自身做起。一方面需要“养气”,孟子尝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1](P41)这里的“浩然之气”指的是正大刚直的精神;另一个方面就是时常自我反省,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10](P4)《淮南子·主术训》又云“士处卑隐,欲上达,必先返诸己。”[12](P205)可见自省的重要性;此外,文人应当自重,正如孔子所言的“君子不重则不威”,[10](P5)这里的君子包括文人,如果不自重,则不能威严。当文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正大刚直之气,当文人们能够做到时常的自我反省,自重自珍自爱,“文人易轻”的不良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从而达到“文人相亲”的境界。

总之,“文人相轻”一词自出现便伴随着谬误,曹丕所犯的错误在于其所用之词与所举的例子并不相符,班固“轻视”傅毅显然是单方面的,并非“相轻”,因此只能说是“文人易轻”的一种。曹丕以来无数文人对于“文人相轻”这一论点或多或少是有所涉及的,但是他们的认知一直都存在着偏差,即简单的以“文人相轻”一词指代包括“文人自轻”和“文人易轻”在内的文坛“轻”之百态,这的确有“以点概面”之弊。事实上,“文人相轻”和“文人自轻”都是属于“文人易轻”范畴内的,希望籍此文对“文人相轻”一词的认知谬误予以更正。

[1]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何平.汉语成语词典[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刘亚珍.文学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6] 杨炯.杨炯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1.

[7] 李贺.李贺集[M].吴企明选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8]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9] 黄景仁.两当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0] 孔子.论语[M].张海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 孟子.孟子[M].万丽华,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 刘安.淮南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许婴校对王顺贵]

Wrong Cognition of “Scholars Scorn Each Other"——also on “scholars scorn themselves” and “scholars are prone to scorn”

YU Yan-yang

(School of Humanity, A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 Anhui 246133,China)

“Scholars scorn each other" tells that literatus are likely to despise mutually.This sentence came into being in Wei-jin Times which was put forward first by Caopi and then became a viewpoint of literature even an idiom frequently used by successors.However,almost all the users have not been clear about its genuine meaning or made a mistake of holding a part as whole so that they use it to encompass all kinds of “qing"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Besides,its initial usage has the problem of vagueness.There simultaneously exist among literatus “scholars are likely to despise”and “scholars despise themselves”,the latter and “scholars scorn each other”should be encompassed by the former.So,it is wrong to use “shcolars scorn each other”in all situations.

scholars scorn each other; scholars are prone to despise themselves; scholars are likely to despise others

2013-10-08

于艳洋(1987- ),男,吉林通化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026

A

1004-2237(2014)01-0046-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4.01.010

猜你喜欢

曹聚仁谬误曹丕
曹聚仁家风“我为祖国效命”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交友如听钟
汉字笔画理论谬误辨正
交 友 如 听 钟
给曹丕的建议
交友如听钟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谬误与真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