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城二元:东方文明遭遇西方文明的近代青岛
——以德国租借地时期为例

2014-04-10薛晓明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德国人青岛德国

薛晓明

(1.中国海洋大学 社会科学部,山东 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政治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在中国的山东省,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三面环海,气候宜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世界最美海湾”“世界帆船之都”等美誉,曾稳居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首位,是中国十大最快乐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地方就是青岛。

青岛自建置至今虽不过百余年,但其所辖地区的历史却古已有之。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的东夷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三里河文化和岳石文化;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这里建立了当时世界的最大城市之一、山东的第二大城市——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黄岛区的琅琊台,徐福东渡日本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到清朝末年,青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市镇,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调登州(今胶东地区)总兵章高元率兵移驻青岛,标志着青岛建置的开始。

青岛是一座历史标志性城市,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都因青岛而发生:因为德国侵占青岛,引发了推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解放的戊戌变法;因为日本侵占青岛,引发了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五四运动。今天,青岛五四广场上高大耸立的雕塑——“五月的风”,无不时刻彰显着五四运动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怀。

青岛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前海栈桥。这是1892年清朝为了便于军需物资运输而建立的一个码头,但5年后的1897年,却成了德国舰队登陆中国的桥头堡,青岛进而开始了被德国占领的历史,栈桥也就成了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德国之所以急于对外扩张,实施对青岛的侵占,是因为欧洲大陆已基本被当时的欧洲列强瓜分完毕。德国当时希望在东亚建立一个经济和军事扩张的桥头堡,经过周密的考察,德国人最终选择了青岛,这是因为青岛具备了当时德国人所期望的各种条件:胶州湾是中国少有的良港,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多次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适于建设深水不冻大港,一旦建设完毕,青岛作为山东及中国北方的出口口岸,将拥有辽阔的腹地;而山东的农产品和矿产在当时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1897年11月1日发生的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西南部被大刀会会员杀死的“巨野教案”,无疑为德国人侵占青岛提供了“难得的”口实。在德帝国主义的威逼下,1898年3月6日,清廷大臣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这标志着胶州正式沦为德国的租借地,青岛从此开始了被德国人占领的历史。

德国租借胶澳以后,本着将青岛建设成为“模范殖民地”的考虑,投入巨资进行城市规划,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体系。短短几年,车站、学校、行政机构、医院、港口、教堂、各种店铺以及工业区便相继建成,青岛也就逐渐地被改造成为一个极具欧洲特色的港口城市;与此同时,由于德国致力于将青岛建设成一个展示、传播德国文化的中心和向青岛乃至中国大规模传播德国精神以达到能长期和稳定殖民统治的基地,德国人在青岛又推行了大规模的文化扩张。其中,宗教、教育、建筑是德国殖民者对青岛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控制的主要手段。

一、宗教

在别国领土进行殖民地建设,就意味着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必然要进行交往,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为使殖民统治平稳发展,避免被殖民者对殖民者产生仇视心理很重要。因此,“拿宗教的魔力,来改变一般中下愚民的心理”[1]52是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借以消弭青岛人民的仇视和反抗情绪并粉饰其殖民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德国占领者注意到教会组织在控制民众思想、缓和他们与中国民众之间的矛盾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后的第三个月,柏林会就派遣第一批传教士来到了青岛,在传教士和士谦、昆祚和卢维廉在青岛进行大规模的传教活动的影响下,青岛人的宗教信仰出现了重大的改变。

当时在青岛的德国教会组织主要是天主教(属于旧教)和基督教(属于新教)这两种宗教的布教团体,如基督教传教协会、柏林传道协会、天主教传道协会等。德国教会在当时掌控着青岛半数以上的学校,其在校学生总数几乎为租借地学生总数的一半。其中柏林传道协会是当时最大的教会组织,它在青岛、即墨和胶县都有教会据点,中国受洗徒有数百人。曾任胶澳总督顾问的柏林会传教士昆祚于1898年开办的德华书院,是当时租借地中最大的中学,招生人数达数百人之众。这些宗教组织大多以办学为手段,以培养德国企业和政府机关所需要的、能讲一口流利德语的劳动力为目的,以宣传西方的宗教思想和精神理念为内容,这样,“我们便可雇佣他们为我们工作,使他们为我所用;使他们心向我们,按我们的意愿行事,这样,我们德国才能去收获工作之果……将全省,乃至全部与青岛发生经济往来的内地地区浸润在德国知识和德国精神之中”[2]。所以,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或充当殖民当局各部门的翻译,成为德国殖民者的得力助手;或利用语言优势同德国人做生意;而有的甚至还充当了中德矛盾的调解员。此外,除了普通的教会办学,为了满足租借地对受过系统技术培训的中国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各教会组织还兴办了一批职业学校,如为山东铁路公司培养技术工人的铁路学校(圣言会创办)、为德国企业培养花边编织女工的女子工业学校(柏林会创办)等均使中国民众对宗教教育产生了一定好感,青岛人信仰德国宗教的人数也大大增加,至此,德国人利用宗教力量来缓解中国人民的敌对情绪的策略初步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

虽然有诸如德国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于1901年创办的礼贤书院自觉地摒弃宗教教育,而重在算数和地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案例,但德国教会办的学校多数是以传播基督教为目的的。由于德国在青岛的教会学校在传播德国文化和为德国企业、政府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令德占当局满意的结果,徳占当局对这些教会学校给予了肯定:“传教士在群众中的影响必须被颂为一种福祉。中国人的许多偏见被他们仁慈的教导和规劝所驱散;由于军事占领土地、境内的经济开拓所引起的困难,都由于教会工作者安静而又不受阻拦的活动所缓和。”[3]50而德国传教士“俱各热心、和衷共济、以谋扩张德国文明”[4]2的工作态度也受到了德占当局的称赞。

二、教育

德国人在占领青岛的初期就意识到可以通过学校“将中国文化塑造成主权国家文化,成功地教会中国人民认同和理解我们的人民事业,按我们的模式来改造中国国家机构,这个长期闭关锁国的帝国的大门必然向德国和德国贸易开放,而这将带来很大的好处,它是正在中国做的和将来所要做的事业中用金钱无法买到的”[5]。因此,除依靠教会组织外,德占当局还兴办各类学校,教育成为德国殖民者扩张的一种武器,而青岛也在德国占据的17年中,开始了她的现代教育。到1913年,“胶澳租借地22所公共小学有学生1008人,教师59人;256所私立乡村学校有学生3200人”[6]359。而对于德国在青岛创办学校的目的,正如保罗·罗尔巴赫曾提议创办的青岛淑范女子学堂的基本思想就是让女孩子们了解德国文化的最高成果,使这些成果可以在他们未来的家庭中产生影响那样,德国人在青岛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基于长远打算的——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施加影响并加以控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9年由中德合办(德国出资60万马克,中国政府出资4万马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即德华大学成立,这是德国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在青岛成立的唯一一所并被认为是当时设备最完备、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高等学府。该校设有预备科和高等科,预备科设有德语、代数、几何、地理、历史、中文、体育、音乐等课程,学制6年,预备科毕业后可升入高等科学习法律、工商、农业、医学四门课程。“法政科、农林科学制3年;理工科学习3年或4年;医科学习3年,实习1年。当时国内有人视入该校如同留学德国,遂从全国各地前来报考,甚至还有海外华侨子弟前来求学。最盛时有学生400人,先后毕业者30余人”[7],国内很多医学等专门人才都是从这所大学里毕业的。

德国政府在青岛建立的一整套教育体制,虽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青岛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但从本质上说,德国在青岛的教育是从长远渗透的战略目标出发的,是为德国的殖民统治服务的,“是德人极力扩充他的学术精神于中国和传播他的政治势力于中国的引子”[1]201,是德国人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征服和思想奴役的手段。

三、建筑

基于和清政府签订的占领青岛期限为99年的租借条约,德国殖民者在登陆青岛之初,就打算把青岛作为其长期经营之地。因此,它的城市规划建设几乎是按照当时的最高标准设计、施工的。1898年10月在德国出版的《胶州年鉴》中这样写道:在青岛村西侧可布置商业区和官厅街,在对面丘陵的东侧布置兵营和炮兵营地,还可分别建设别墅区和海水浴场。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如教堂、总督府、野战医院等),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火车站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布置在商业区内靠近青岛海湾处,铁路则根据地形使其穿过指定的工业区和仓库区,通过胶州湾之东,这样,港口内的铁轨可以与铁路有良好的连接。

由此可见,德国人对青岛的规划,是建立在长期殖民,使青岛成为其在远东地区巩固的军事基地和商贸港口并且适应欧洲人生活的建设理念之上的。在德国人在青岛长达17年的租借时期,德国人完全按照其城市建设理念,修建了一座具有典型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东方城市。

德占青岛之初,德国在青岛的建筑主要以军事设施建设为主。例如坚固而实用的俾斯麦兵营、总督临时官邸等;随着详细全面的城市规划出台,德国人开始了对青岛大规模的建筑改造活动,为其在青岛长久地殖民生活做准备,城市中心广场、教堂、学校、医院、旅馆、俱乐部、官邸、别墅应有尽有。

虽然德国人对于青岛的规划极为详细,但这种城市规划,是建立在毫不顾忌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原有的居住网络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青岛人那些世代流传且业已形成模式的旧生活网络的基础上的,这种和中国传统居住模式截然不同的城市规划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例如:德国人对于青岛的规划,淡化了中国古都大邑中道路网的“经纬”关系,而是结合了青岛的自然地形,将道路网设计成顺应自然地势的放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合的形式,从而造成了今天青岛城市中道路方向感极不明显的状况;此外,基于对中国人严格管理的目的,德国人当时指定了几块区域仅供中国人居住,并在这些地方规划出道路网极为密集的街坊。这种被称为“里”的街坊,是西方文化中竖向划分的商住一体的楼房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相扭合后出现的产物,其样式主要是把沿街坊建造的大院修成一种以二层楼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冲击后的具体体现,这种“中西合璧”的“里”式建筑,从根本上改变了青岛居民原有的独门独院的生活方式,将几家原本极为陌生的住户联系在一个空间下,在这个方整规矩的庭院内共同生活,使得青岛人旧有的生活网络、社会网络从此开始改变了。

四、结论

在如何正确评价德国对青岛占领的历史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马克思在1853年在评判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罪行时所说的话:“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8]70这一“双重使命论”同样适用于评价德国对青岛的占领。不可否认,德占青岛时期的生产方式冲击着青岛当时的经济体制,开启了青岛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对西方教育理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导致了当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但也正如马克思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一样,德国人对青岛的经营,同样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德国人通过一系列措施在青岛建立起的一套殖民统治体系,给青岛民众的身心都造成过极大的创伤:经济上,德国人的工商企业虽然促进了当地近代化的进程,但却是以榨取青岛人民的血汗为前提的;文化上,德国人的教育体制虽然推动了近代青岛教育事业的起步,但其本质却是在思想上奴役中国人、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征服的;而政治上残酷的等级制度,恰恰是殖民地体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典型表现。青岛在沦为德国的租借地达17年的时期中,加快了整个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因此,如果撇开殖民主义来谈德国对青岛的经营成就,显然是对青岛那段屈辱历史的忘却与背叛。

历史不能忘却,但基于德国朝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今日之青岛便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那段历史,这一点,尤其反映在青岛对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的保护方面,现在的青岛留有20多个国家风格的各式建筑300余处,但最多的还是德式建筑,以致德国建筑史学家林德说,相比因翻新改造和战争破坏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的德国境内的同期建筑,青岛要比德国更加具有德国建筑风味。

因此,青岛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其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观,而更加在于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与青岛的近代历史不同,今天的青岛,正以一颗宽容大度的心,主动实行对外开放,迎接着包括德国人在内的世界各个国家的朋友来到这里,与青岛人一道,在这个深含历史底蕴、独具城市特色和充满现代魅力的地方共同缔造青岛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袁荣叟.胶澳志[M].青岛:胶澳商埠局,1928.

[2]青岛市档案馆藏.胶州警备区发展备忘录:1898.10~1909.10[Z].中译未刊稿:缩微胶卷.

[3]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侵略青岛纪实[Z].青岛:青岛市出版局:内部刊物,1995.

[4]青岛市档案馆编.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1914档案史料选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5]田龄.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其实施[J].史学月刊,2007(9).

[6]Annette S. Biener Das deutsche Pachtgebiet Tsingtau in Schantung 1897-1914. Institution ller Wandel durch Kolonial is ierung[M]. Bonn, 2001.

[7]孙立新.德国殖民统治下的青岛中国人社会(1897-1914)[J].山东大学学报,2007(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德国人青岛德国
德国豹2号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青岛明月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