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乡宁县荀息祠考述

2014-04-10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正殿重修碑文

郑 敏

荀息祠,又称柏山祠,位于山西省乡宁县樊家坪村柏山山腰处,因当地盛传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归葬于柏山山顶,故在宋建隆三年(962)建荀息祠以为祭祀。祭祀的载体是以众神献殿为主体的祠庙建筑,当地民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荀息的推崇与敬仰。本文将从荀息祠建制与沿革、庙会与祭祀、荀息信仰的原因等方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荀息祠建制与沿革

荀息祠始建于何时,《乡宁县志》中只谈及“柏山十五里,孤峰圆直……上有晋大夫荀息墓,宋建隆建于山腹至”[1],没有更明确的记载。为了研究荀息祠,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有幸搜集到元至清的7篇碑文,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大金至宁元年(1213)八月所立《重立晋大夫荀叔庙》碑碑文记载:“岁在癸酉五月晦前二日,觉敏修以登侍郎来主是邑簿,道过而谒之,虽有碑铭已述诸美,即建隆三年所立也。”[2]可见初建祠时,应有石碑记事,荀息祠为宋建隆三年(962)所建。荀息祠自宋初始建以来,历经数朝而不墜祀事,多次重修,直至清末时规模达到最大。

荀息祠山门原是一个石砌大窑洞。由山门进入一个四方大院,此为下院。下院北有戏台三间,坐北向南。与戏台平行,有两座钟鼓楼分列东西。下院东西各有厢房一间,原为两层结构,下为砖窑,上为楼房。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所立《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碑碑文记载:“创建献亭山门,于歌台左右,翼以钟鼓楼,阶旁葺砖洞数孔,又作新房数十楹,据洞上。”[3]由此可知,山门、钟鼓楼与下院厢房的二层建筑均是此时新建,戏台、砖窑在此之前就已存在。建国后樊家坪村建柏山祠完全小学,占用荀息祠下院各间厢房为教室,下院其余建筑有不同程度的毁坏。1980年,樊家坪大队拆除了下院的戏台、东西厢房、钟鼓楼和山门,现今只余原山门的台阶和戏台的基座,在东钟鼓楼和东厢房的位置只见碎石瓦砾,西钟鼓楼只存窑洞,西厢房于1998年修缮时,在原地基上建起了三间砖房。

另据清嘉庆四年(1799)所立《重修柏山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碑碑文记载,“余……入一亭,名耐香,昔人有‘古柏森森耐岁寒’之句,故名云”[4],碑文中没有讲明耐香亭的具体位置,据当地老人回忆,耐香亭处于下院东钟鼓楼与东厢房之间。1942年,阎锡山为建洪炉台,不仅破坏林区,而且将耐香亭拆除。原耐香亭的位置已是荒草一片。

由下院之南拾级而上21个台阶,便是中院。中院建有献殿三间,殿基高出院平面两米,院的东西也各有厢房三间,两层结构,下为砖窑,上为楼房。穿过献殿,上两节台阶,即为荀息正殿,荀息正殿三间。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碑碑文记载:“自正殿、寝宫、垣墉,靡不焕然改观;且旁及诸神祠宇,成得因地位置,修筑毕备。”[5]据此可知,在康熙十一年重修荀息祠时,就已经有荀息正殿、东西厢房以及其他诸神祠宇。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碑碑文记载,“新正祠三楹”[7],可知乾隆四十二年重修荀息祠时才增建荀息正殿为三间。据樊家坪的古稀老人回忆,原荀息庙大殿匾额为“不食言”三字,前柱有木刻对联:“托六尺之孤辅奚齐立卓子不忘忠贞二字,寄百里之命恨重耳仇里克能复誓死一言”。

荀息正殿在“破四旧”运动中毁坏严重,正殿内原有荀息塑像、左右耳房和殿前匾额、木刻对联均已不存,甚至献殿、正殿的木柱、屋顶均被毁。正殿东西墙壁中原各嵌方碑两通,近年被盗,仅余遗迹了。正殿前现存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3]碑两通,分立于荀息神位东西。

由正殿西侧登12级台阶,到达上院。上院的老君阁即在荀息正殿之后,处一高台上,需上15个台阶。有献殿两间,共占地30平方米。正殿东面是三间厢房,西面是月圆门。

出月圆门又是一个院落,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自东向西依次是药王庙三间,娘娘庙三间,龙王庙三间,分别供奉药王、碧霞娘娘、圣母娘娘、送子娘娘和龙王诸神。下部分是正对上部分而建的戏台三间,再往东,就出了柏山祠。

老君阁、药王庙、娘娘庙、龙王庙均是清式结构,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康熙十一年(1672)所立《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碑碑文记载:“自正殿、寝宫、垣墉、庑舍,靡不焕然改观;且旁及诸神祠宇,成得因地位置,修筑毕备。”[5]由此可知,其时已经有诸神祠宇,其建筑应已初具规模。清嘉庆四年(1799)所立《重修柏山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碑碑文有更明确记载:“六社人士仰其峻节孤忠……刑牲献戏,岁以为常,诚盛典也。南距祠数步又立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以为祈祷地。右列飞阁,塑老君像,取函关紫气意。”[4]柏山祠完全小学建立后,占用药王庙、娘娘庙、龙王庙前戏台为校舍。现今只存老君阁、药王庙、娘娘庙、龙王庙。

1983年荀息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始交文物部门管理,1996年省文物局下拨10万元经费,进行了小范围的补修。1999年乡宁县文化局在此设“猪首神主(含荀息祠)文保所”。

二、节庆庙会与祭祀礼仪

以荀息祠为载体,当地民众通过焚香烧表等方式来祈福禳灾,发愿还愿,做一系列祭祀活动。以规模来分有庙会和日常祈祷两种。

庙会规模大,且有必须遵循的礼仪与禁忌,能充分体现出民间信仰的组织性、功利性和嗜血性等特点。笔者在实践调查[6]中有幸亲身参加了一次祭祀活动,现简略描述如下:

当地盛行的四月八古会和荀息祠庙会是前后相继进行的,但2013年是一起举办的,声势更为浩大。农历四月初八、初九、初十,由县文化局请山西洪洞大槐树蒲剧团在位于乡宁县城西的结义庙大唱三天,其后在四月十四到达柏山祠,傍晚就在临时搭建的戏台开戏。四月十五上午,由乡宁县樊家坪支书、村主任和当地赞助企业的负责人带头进香烧表祭酒。首先在荀息祠的荀息正殿献上血食(猪头一个,猪脚四只,水果一盘,白馍一盘),由管理员(古时为庙祝)焚香、祷告,继而交给樊家坪支书和赞助企业的负责人进香,管理员烧表,村主任祭酒,由樊家坪支书和赞助企业的负责人带领其余香客磕头5下,最后献上功德钱。其次是向老君阁、药王庙、娘娘庙、龙王庙进香献食,程序同上。再次,由樊家坪支书宣布荀息祠庙会开始,庙庭中央燃放鞭炮。最后是其余香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神殿进香、献上功德钱。由笔者观察,这一日香客对荀息祠中所有祠神均进香,而且香客以老者居多,也有中年夫妇进香,而且有一对青年夫妻是带着5岁的儿子来进香。许愿的内容多为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儿孙多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有一对中年夫妻许愿孩子顺利考上大学。

上午祭祀结束后,戏剧团连唱三天,每天三台戏,分早中晚献唱,这是荀息祠祭祀活动的高潮部分。此时,有慕名而来烧香许愿者、又有专程前来欣赏戏曲者,尤其是晚上的献戏更是繁盛。因为人们在完成白天的工作之后,多相携上山听戏。还有小商贩在上山道路两旁摆出小摊,贩卖饮水、食物,向香客贩卖香烛、黄表,租借桌椅板凳,更有甚者租借照相机、录像机等。当地政府也组织医务人员和护林人员前往,负责处理各种突发事情。

三天献戏结束之后,荀息祠庙会也已接近尾声,十七晚献戏结束后,管理员组织人手拆除临时戏台,十八上午,又由主办方进香,并且明言荀息祠祭祀活动结束。至此,祭祀活动才算正式结束。

荀息祠不是仅仅在庙会这些天中受香火,其余时日也有香客,即为民众的日常祈祷活动。日常祈祷活动不仅分散,而且较为随意,其中反映的祭祀礼仪与禁忌较少。

荀息作为主神,前来许愿的香客会首先在荀息祠正殿上香。例如在正月十五乡镇领导进香许愿国泰民安,樊家坪风调雨顺,人才辈出,发展兴盛。又如当地人前往外地经商前,会来荀息祠正殿进香、烧黄表、许愿,并承诺他日有所成,便前来还愿。因为没有庙祝,香客不进行看香、抽签、算卦、占卜等活动。香客还愿也比较简单,奉上猪头,进香、烧黄表,对荀息的保佑表示感谢。

娘娘庙也是香火比较盛的一处。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和医疗水平的底下,女性的生育与婴幼儿的存活就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由此便产生了对娘娘神的崇拜。人们希望娘娘神能够保佑妇女多多生育,保佑出生的婴幼儿能顺利长大成人。荀息祠中娘娘神的崇拜也是这样。若妇女婚久不孕,则前来祭祀许愿,仪式可繁可简。繁者,献上血食,烧香、表,简者只需烧香、表即可。还愿时也是可繁可简,以是否献上猪头为区分。比较虔诚的村民会在子女过1周岁时将子女寄在娘娘名下,为义子或义女,希望娘娘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12虚岁时,献上血食,给孩子换上红衣,带上由麦秆绑成的六角形的“枷”[7],在庙前放鞭炮,焚烧“枷”,父母及孩子向娘娘五叩首,焚香表示对娘娘保佑的感谢。如果距离荀息祠较远,在孩子12岁生日当晚,在自家院中或开阔地放鞭炮、献血食、焚烧枷,向娘娘庙所在方向五叩首即可。

再次是龙王庙。雨水的多少直接决定农业的丰歉,所以百姓进香祷告,祈求龙王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三、荀息信仰原因

荀息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自宋代建祠立祀,享受世代香火,犹如关公信仰、妈祖信仰等。荀息信仰的形成与发展,要从荀息本人的“大德”、民众祈求的“灵验”和宋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去探讨。

1.荀息“大德”。

荀息生年不详,卒于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春秋时晋国大夫。本姓原,名黯,因晋武公将荀国赐给原氏为采邑,故以荀为姓氏,称荀息或荀叔,主要活动于晋献公时期。荀息忠于君主,又有谋略,为晋献公的股肱之臣。

晋献公时晋国始大,开始对外扩张兼并,在伐灭虢国时荀息献策“假虞灭虢”,并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贿于虞君,虞君贪婪晋国宝物借道于晋,使晋不仅顺利灭虢,而且在班师的途中顺便灭虞。“假虞灭虢”,显示了荀息的足智多谋,也成为千古流传的成语典故。

荀息在骊姬之乱后的晋国权利更迭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骊姬之乱导致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献公病重,他深知群公子在外,其党在内,又因荀息的才智与忠心,便将荀息定为托孤之臣。晋献公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8]荀息忠心可见一斑。献公去世后,荀息遵循献公嘱托立奚齐为君。但是朝中各方势力却频频动作,大夫里克、丕郑等于当年十月率“三公子之徒”将新君奚齐杀死在献公灵前。荀息不得不立卓子为君。十一月,里克又杀卓子、骊姬于朝,荀息没有完成使命,自杀而亡,兑现了“不食言”的承诺。荀息忠君之举受到士人的称赞,“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8]

《礼记·祭法》中讲:“夫圣王之事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9]对荀息忠贞品质的肯定,正是荀息会得到后世纪念乃至建祠庙祭祀的关键原因,从现存的碑文中亦可窥见一二。

大金至宁元年(1213)《重立晋大夫荀叔庙》碑碑文中有“身虽没世而名不磨于世”,“生则忠臣……没则神明”[2]的语句。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重修晋荀大夫庙》碑碑文中也有类似的语句,“邦人思大夫舍生不忘君之恩,临难不失臣之节,祠祀之”,“临大节而不可夺者,大夫有焉,以此论之,宜长为神,食民之祭”[10]。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中“岁时伏腊,嬉游偃息其间,往往竟指大夫轶事,以为美谈”[5]。可见,正是由于百姓对于荀息忠君行为的肯定,才使得当地官府和百姓多次重修荀息祠,并且立碑表述其事。

直至现在,当地村民对荀息依然敬仰。笔者在调查中曾与乡民多次交谈,乡民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荀息究竟生活在哪朝哪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传说究竟是真是假,但只要谈及荀息,众人皆是满口夸赞,尤其是古稀老人仍然可以描述出荀息的二三事,对荀息的忠君之举甚是钦佩,直言荀息已经成神,保护着地方的平安。

对荀息的祭祀十分符合百姓“崇德报功”的心理,当地群众拿他来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2.民众祈求的“灵应”。

从我们的生活经历和相关研究中能很明显地看到,祠庙香火的盛衰取决于所供奉神明是否灵应。荀息作为被当地世代供奉的人物神,是被当地民众认可的,“灵应”的。

从我们收集到的碑文中,有关于荀息神异性的表述不胜枚举。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重修晋荀大夫庙》碑记载,当地居民修缮荀息祠庙貌得到来年丰收,“设神厨以伫牺牲,众之齐事,百役一心,坏者复完,故者复兴……明年春风雨顺序二麦有秋”[10]。康熙三十四年(1695)《施舍地土碑记》中有“自古好施之家必获美报……嗣后家道昌隆,子孙繁衍,此固势之自然、理之不爽者也”[11],足以表明地方民众希望能够从自己崇神敬神的活动中得到“美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中所讲便可以说是有实例了,碑文的撰写者讲述自己因将坟墓选在柏山附近,承受了祖宗阴德,“吾家康成,墓无荆棘,儒者盛传其事,气类之感及于草木,理诚然也”[3]。嘉庆四年(1799)《重修柏山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所言更为直接,“行见庙貌新而祈报时享,卧碑立而忠魂常昭”[4]。因为荀息的神异性,荀息信仰从宋代一直传至近代。

根据当地的古稀老人讲述,民国时期有一年发生旱灾,百姓生活困难,不得已,村民一齐进祠祷告,集资为荀息重整塑像,并且在荀息正殿献上一牛头,在龙王庙前献上一猪头。不久,天降大雨,缓解了旱灾,村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破四旧”活动盛行之时,祭祀活动停止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荀息祠受损严重。当年有许多人将祠堂中的塑像捣毁,将厢房拆除,取其砖瓦、椽梁用作修建完全小学或据为己有。老人们讲述,那些曾经参与搬运、捣毁塑像的人现在都得了恶疾,如半边不遂、面瘫、癌症等,这在他们看来正是荀息显灵的表现。

改革开放之后,荀息信仰有所复兴,当地的老人们仍旧进祠焚香敬拜,每年的四月十五为庙会。逢年过节或庙会期间都有许多乡民或更远地区的民众前来焚香烧表,祈福消灾。当地乡民家中有12岁的孩子过“赎身礼”时,都会前来祭拜,类似活动自1998年由县政府拨钱修缮庙貌后更甚。最为令人称奇的是,每年四月十五前后两天,樊家坪一带一定会下雨,恰巧,笔者连续两年参加荀息祠祭祀活动,均亲眼目睹了庙会期间的降雨。当然,这在当地民众看来是荀息灵应的最好证明。

正是由于荀息及诸神表现出的灵应性,使得当地民众尤其是年老者对荀息的神性笃信不疑,他们会进祠庙为后辈祈福消灾,告诫他们多行善事,千万不可对荀息“不敬”。

3.宋代以后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与其所处的时代相关联,荀息信仰也是如此。荀息祠自宋初创建,以后历代都有修缮,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朝廷对忠义之士的褒扬。邓广铭指出:“赵匡胤在即位之后,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经济诸方面的立法,都贯穿着一个总的原则:一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这一原则又被宋太宗概括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八字方针,成为巩固政权的法宝[12]。百般防制的结果便是君权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忠臣义士被封赐,建祠立庙,以致祭祀。这反映的是朝廷树立的信仰准则和价值观念,或者可以称其为“教化”。在君权至上的宋朝,荀息被推上神坛,正是因为他身上所体现的“忠贞”品质,具有极其鲜明的教化作用。自后君权更为强化,政府通过对荀息祠的修缮、立碑反复强调“忠贞不贰”的价值观念,已达到强化地方“教化”的目的。正如大金至宁元年《重立晋大夫荀叔庙》碑文所述:“况复年移代迁,文浸湮剥,恐其久而泯绝焉。乃就工荡立□石,且谱文其事……使乡民知此,回心于忠正,除邪孽之罪。”[2]

其次,宋代以后地方士人阶层的兴起。宋代以后参加科举人数大增,成功转型为士人的也不在少数。

文人士大夫经过科举得任地方官之后,或为发展地方文教,或为彰显本地历史文化,均乐于搜寻地方文化因素。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为了笼络民心,会与当地士人加强联系。未入仕的士人与部分退休官员形成地方最有影响力的群体,成为普通民众与官方之间联络的桥梁。这些人不仅可以识文断字,而且能充分理解朝廷的政策,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以上两股势力常常相互扶助,在荀息信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重修晋荀大夫庙碑》记载:

“大德二年秋,本县达鲁花赤脱脱赤保义思其庙之将摧,恐坠祀事,恻然而惧,谋于附祠六馆舍之众曰:‘荀大夫忠贞之神,我辈坐视其庙摧毁,宁不愧乎!’佥曰:此段奇事非我保义,莫克成就,顾我保义懂治其事,我辈助之,于义甚富,保义乐然而尽力焉……

前顺德路儒学学正 牛师颜 撰

里人进仕 费瑶 书丹

三务相副官 董谦 题额

乡宁县典史 郭文焕

乡宁县主簿兼官本县诸军奥鲁 周君佐

从侍郎乡宁县尹兼官本县诸军奥鲁兼勤农事 胡元贞

保义校尉乡宁县达鲁花赤兼官本县诸军奥鲁兼勤农事 脱脱赤

怙匠赵思

石工王顺 杨美刊”[10]

又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柏山荀大夫祠记》中记载:

“近山六社居民史缵汤等,群睹栋甍欹,阶圮渐颓,丹青为风雨等剥蚀。佥谋所以葺治之,一呼响应,近远鳞集……县尹张联箕撰。”[5]

可见,重修荀息祠的参与度是比较广泛的,不仅有县主簿、县尹、典史,还有里人进士,更有乡人百姓。荀息祠的修建和重修是地方政府与乡里士人共同合作的结果,而且很明显,地方士人要积极的多。

正是荀息的忠贞品质、荀息作为地方神的灵应性和宋代以来特殊的历史背景,共同构成荀息信仰的原因。

斯人已乘黄鹤去,独留浩气满乾坤。人们为荀息建祠祭祀,奉上血食,是民众对荀息忠君守义行为的褒奖,也是他们在尘世中的精神寄托。

[1](乾隆)乡宁县志·山川.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5.

[2]大金至宁元年重立晋大夫荀叔庙碑.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藏于县城东结义庙.

[3]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柏山晋大夫祠记.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立于荀息祠正殿左右.

[4]清嘉庆四年重修柏山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立于荀息祠娘娘庙前.

[5]清康熙十一年重修柏山晋大夫祠记.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藏于县城东结义庙.

[6]是 2013 年。

[7]“枷”在当地象征娘娘的神力。古时,由于新生儿的成活率不高,父母会将孩子寄名到娘娘名下,希望能够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在十二岁生日当天戴上由麦秆制成的六角形“枷”,用黄表包裹麦秆,在麦秆上粘上用黄表做成絮条,以此来象征孩子处在娘娘的神力笼罩之下。将“枷”焚烧则表示孩子已经长大,能够自食其力,不在麻烦娘娘的照拂了。

[8]十三经注疏·左传.台北:艺文印书馆,219.

[9]礼记·祭法.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802.

[10]元大德三年.重修晋大夫庙碑.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横侧卧嵌于荀息正殿东厢房南壁中.

[11]清康熙三十四年.施舍地土碑记.乡宁县樊家坪村荀息祠出土.现藏于县城东结义庙.

[12]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4—125.

猜你喜欢

正殿重修碑文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日本新天皇即位将“恩赦”55万犯人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工布江达县“万善同归”碑文考释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