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灾难影片《2012》与西方文化的忧患意识和拯救精神
2014-04-10许运斐
许运斐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部,河南 平顶山467001)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子,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一个文明的终点,届时地球将会毁灭,无人能够幸免,这一精准到日子的预言曾让整个世界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而美国电影《2012》及其所描述的惊心动魄的“末日”场景无疑是推波助澜,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世界末日”最终并未如预言的那样“如期”到来,我们如今再次谈及这部电影,也并不在于重新回味它所带来的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而是试图通过“冷静”地分析、探究和体味电影背后所隐含的忧患意识和拯救精神等西方文化的内涵,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化差异的宽容之心,同时树立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
一、剧情述评
电影一开始,汽车在暴雨中飞驰而过溅起的巨大水花打翻小孩子放在路边积水中的轮船模型的一幕就给了人们不祥的预感。与此同时,科学家的观测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已发生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预言”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果然,人们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强烈的地震、剧烈的火山爆发、海啸引发的巨浪让地球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于是,以地质专家艾德里安和默默无闻的科幻小说作家杰克逊为代表的人们便被逼走上了艰苦的拯救与自我拯救之旅。
为应对这场空前的灾难,世界各国也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创世纪号”方舟。而当千万个生灵历尽千辛万苦安全地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量引发了人们的慌乱,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道德底线的抉择。人性中的善良和丑恶都在这场灾难面前显露无遗——善良者将人类“伟大的爱”展现无遗而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动;但也是在这样的时刻,一些自私的心灵也无所遁形:为富者的贪婪不仁、自私自利以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更是让人心生悲凉。当这一切透过银屏展现在我们面前之时,难免让人唏嘘感慨。
经过几十天风浪中的漂泊,洪水退去,方舟上的人们又看到了清澈的蓝天,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被海浪吞噬的大陆也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最终人们用“爱”渡过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得以幸存,等待他们的是再次用“爱”重造自己新的家园。
二、西方社会忧患意识与拯救精神的文化渊源
从本源上来说,西方文化其实可以认为是世界两大文明,即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两希文明)的结合体,“西方近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就根植于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之上。……而基督教(Christianity)则实际上是这两大传统的互补与融合”[1]168。而“两希文明”发展形成历程的关键词却是海洋、迁徙和漂泊,由此也造就了西方文化中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以“爱”为核心的拯救精神——正如灾难电影《2012》中给观众所展示的那样。
希腊文明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上欧洲国家是赖航海商业贸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故而可以说,与“海洋”的顽强搏斗和抗争、对海洋的强烈依赖和对海洋的争夺与控制伴随了希腊文明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而海洋极大的不可知性和危险性让身处希腊文明中的人们有了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希伯来文明更是在似乎永无休止地迁徙与漂泊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点在《圣经》的叙事以及二战前犹太人的历史中均表现无遗。艰难痛苦、无休止地迁徙无疑需要人们之间在漂泊过程中必须要有爱,要付出爱,对陷入困境的他人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手成为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这恐怕正是西方文化中之所以如此看重“拯救”的原因——如《圣经》中所言: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那么,拯救别人也就是拯救自己。
与有着深深“农耕”烙印的东方文明明显不同的是,相对于“农耕”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活的稳定性,海洋就意味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性,迁徙则代表了漂泊的痛苦。正是“两希文明”发展历程的这些特点造就了西方文化与生俱来的以“爱”为基础的“忧患意识”和“拯救精神”,也成为作为西方基本宗教信仰的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所宣扬和崇尚的核心主题。
可见,取材于《圣经》典故的美国大片《2012》并非刻意给人们造成一种恐慌,也并非仅仅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哗众取宠,而是想要借此展现西方文化中所一直崇尚的忧患意识,褒扬其拯救精神。
三、《圣经》与西方文化
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电影《2012》脚本的《圣经》,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文学巨著,它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在西方社会中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圣经》对西方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西方世界里,《圣经》及其典故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之广、之深是任何其他典故所无法比拟的,“《圣经》典故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领域普遍存在,且已深深融入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成为西方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2]23;“它的思想和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语言或典故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言辞之中”[3]88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令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一种《圣经》的思维特色、主题特色”[4〗9。
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社会的基本文化传统和特色。而在文艺创作上,“《圣经》的故事和传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3]88,而脱离《圣经》精神的视角去欣赏西方文艺作品,不仅会造成理解困难,甚至会对作品的主题产生误解;同样,脱离《圣经》去解读西方文化,得到的往往仅是表象,也难免会偏离西方文化的精神本质而形成文化的“中介语”。
(二)《圣经》所强化的忧患意识
“海洋”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忧患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圣经》中又得到进一步强化而成为其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根据《圣经》上的说法,人类自亚当偷食禁果始便有了“原罪”(original sin),而基督教的原罪理论让基督徒们事事都在提防,沉重的负罪感已融入西方人的遗传基因。
上帝“末日审判”的警告和对灾难强烈的恐惧感无疑极大地强化了西方世界人们的“忧患意识”,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艺创作的思想倾向以及政治制度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以“基督大爱”为基础的拯救精神
文化史意义上的西方文明与宗教史发展中的基督信仰有着不解之缘[4]9。“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拯救精神在基督教文化中有着极为感人的舍生忘死之悲剧效果和令人敬佩的自我超越之纯化意境,它给人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感染。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博爱精神根源于拯救意识,耶稣基督以其舍身就死的义举而体现了完美圆满、无私无己的惠顾全人类的爱”[5]125。正是基于爱,才使得电影《2012》中的人们有了莫大的勇气只身犯险,最终完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终极拯救,而这与耶稣为救世被钉十字架的那种拯救精神又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先秦诸子有“仁者爱人”、“兼爱”及救人于危难的人文思想,博爱、平等、自由也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西方人的思想意识,在忧患意识和为爱而拯救的价值观念上,中西文化是相通的。而“拯救和博爱的道德意识在文化深层次中维系着社会的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加强着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共存感”[5]127,彰显着人性的美好。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表征,故而人类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而外语又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责任,即要把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族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也更要把中华优秀文化介绍给世界,让中国更了解世界,也让世界能从更深层次了解中国,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以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观察中西文化之异同,促进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就很有必要借助外语这一工具对西方宗教兼文学巨著《圣经》及其典故和它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念加以系统地了解,并以此深化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互信,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1]杜 娟,盛晓兰.西方文化之源:古希腊传统和基督教思想之观照[J].社科纵横,2007,22(3).
[2]范彩霞.从《圣经》典故看语言与文化内涵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3]赵玲洁,赵彦荣.《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J].时代文学,2011(8).
[4]齐揆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学艺术[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1).
[5]赵立艳.论中西方文化的区别与融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