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春江花月夜》中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征
2014-04-10胡春莲
胡春莲
(鄂州职业大学,湖北 鄂州436000)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1]107他认为景语中暗含情语。情语和景语结合能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情景交融是文学的基本理论,它指的是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按情与景的关系,有研究者将情景交融简单分为景中情和情中景两类[2]21。本文就按这种分法来阐述《春江花月夜》中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春江花月夜》中情景理交融表现在以“月”为主要意象,先是描写月下之美景,融惊喜、热爱自然美景之情于美景之中,接着由景生发人生慨叹,引出哲理,最后将人生中最美好的相思之情溶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景、情和理结合在一起,诗歌呈现出一种情、景、理交溶的优美意境,使诗歌充满景美、情美和理趣美。
一、景中情
“景中情”是以生动的写景为主,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能较为隐蔽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春江花月夜》开篇写月升及月照下的美景,其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景物描写,虚实结合,表达出诗人对春江、春潮的宏伟气势的惊叹之情。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了景物“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诗人的喜爱之情融在这恢弘的气势和生动的画面中。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闪耀万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诗人由眼前美景江水随波逐流,引起联想,想到整条春江在月下的美景,这是由景生情(在某种景物的触动下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的抒发,也说即景生情),由美景引出诗人遥远的思绪。这美丽的江水,你会一直流到哪里?情中含景,远方的江水会不会同样被这明月朗照?由景生情到情中含景是这两句诗的特征。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将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融入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中。融情于景,景中含情。在描写景物时,虽不直接抒情,却又处处隐含诗人自己的情感。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将整个大地浸染成一片银辉,因而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的感觉,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前8句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组成一幅月下美景图,其中饱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属情中景。诗歌意象虚实结合,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景中含情,诗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二、景、情、理相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天地宇宙清明澄彻,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由明月高悬想到谁第一个见到明月,明月是怎样形成的?探索着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但诗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无穷的,江月只是相似的,永恒不变的月是有细小变化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作者将感伤和欣喜之情融入天地宇宙和皎皎明月的描写之中,将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融入遥远的遐思中,情随景生,由景生思,情景理交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句紧承“只相似”而来。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明月的等待永远不能如愿。这两句由景生情,作者慨叹,江月有情,流水无意。为后文用“月”来写人间的相思之情作铺垫。这六句由美景的描写到抒发人生慨叹,引出对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奥妙的探索,将景情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充满景美、情美和理趣美。
三、情中景,情景理交融
“情中景”是以抒情为主,将情对象化,将主体之情渗透到客观的景中,借助于景而形象、具体地来表现。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对人类生活的描写,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男女缠绵悠长的相思之情,就像江面上飘荡的悠悠的白云。“青枫浦”是离别之地,将离别之地布满愁情,“不胜愁”直写男女的离愁别恨之痛。由离别之愁写到相思之悲,用“扁舟子”和“明月楼”来写男女两个人儿,一个在外,一个在家,却拥有同一种相思。诗人将情感渗透到客观景物中,比苏轼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生动形象。诗人用实景“白云、扁舟子”和想象的虚景“青枫浦、明月楼”,虚实结合,表现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悲情,引出后面的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4句表面看皆是写景,其实,这景都是诗人为了表达相思之愁情而设置的。“月徘徊”,月因思念而不忍离开。它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月”当作人来写,它对思妇的同情和安慰,在她身旁徘徊,陪伴她。而此时月光又像那思念,它围绕着思妇。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这里,月色就是思念,诗人借景抒情,将那撵不去的思念,借助于“月”来表现,形象地表现妇人思夫的愁苦。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于是有了“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慨叹,相思的人儿互相望着月亮,却彼此看不见,听不见,都有随月华去寻对方的心愿。可是这心愿哪里能实现,只好将思念寄托给月光,让它传给对方。于是有了“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的愁景。愁情不绝,相思不断,只好借鸿雁来传情,借鱼龙来传情。这里景为情设,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本诗中这两句其实就是借取“鱼雁”这两个典故来写愁情无处诉说的悲苦。纵观这几句,先写相思不得见的情景,接着抒写随月华去照游子的心愿,最后写愁情不能传达的悲凉。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游子思家心切,这份情,用梦境来抒发。梦景“落花”暗含着“良辰美景已逝”的慨叹,“江水流逝,落月西斜”暗含着“时间易逝,年老却不知归期”的慨叹,将游子思归之情,人生的哲理都显示在景物之中,此处景物专为情设,以虚景来写实情,形成情景理交融的独特意境。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实景“斜月沉沉藏海雾”的环境是为表达思归不得之情设立的。“斜月藏海雾”是眼前景,其中暗含时光流逝的慨叹。“碣石潇湘无限路”是诗人的想象,“碣石、潇湘”是两个地名,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无限路”隐含天南地北的游子,人老思归而不得的无奈之情。诗人借想象的情境来安慰游子,游子中也许有几人正踏上归途,漂泊在他乡的游子,总有一天是归期。面对落月和江树,诗人充满惆怅,只好用“摇情“二字把人生的各种情感直接抒发在景中,西落的月亮摇荡着愁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这句堪称情景交融的绝句,这结句的“摇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
诗歌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借白云、扁舟和斜月、落月等实景引出相思之情的抒写,将游子与思妇的相思之情渗透到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落花等虚景中。诗歌意象虚实结合,为情设景,由景又生情,情景交融,构成一幅优美的生活画卷。月由高悬到西落,也包含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理相生,诗歌呈现出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征。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理兼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各种意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将自然美景,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生活图景呈现在同一首诗歌中,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诗人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和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3]76。
[1]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出版社出版,2001(4).
[2]蔡鸿菲.情景交融浅议[J].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3).
[3]温玉林.情景交融 意趣相生:《春江花月夜》艺术美新探[J].语文教学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