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思想探析

2014-04-10赵书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能动性方法论革命

赵书策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南 南阳47300)

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首先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确定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阶级,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解决这些事关中国命运的重大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分两步走,不能搞“毕其功于一役”[1]262。再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经常坚持使用的思想方法,他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方法论要灵活运用,要在对中国国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最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判断实事求是、真理性认识的标准。毛泽东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284“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414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系统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科学理论,是毛泽东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就是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依据一定的目标要求,深入实践、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指导[4]。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认为调查研究是了解实际情况的唯一方法。因为认识开始于调查,如果没有调查,就不能认识世界;而不认识世界,当然就没有改造世界的办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3]109,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正是由于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才有了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优秀作品的横空问世。要进行调查研究,首先目的必须明确,目的就是灯塔,就是风向标,若目的不明确,就如在黑夜中摸索前行,就会四处碰壁;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就可以确定调查研究的路线、方案、调查对象、问卷设计和量化指标等。其次,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只有真诚和谦虚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必须要坚持不懈。因为整个世界万物是运动变化的,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仅仅一次的调查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矛盾都处于对立面统一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认识事物不仅要了解它的共性,同时还要知道它的个性,注意从矛盾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区分事物的矛盾,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在军事上坚持“城市中心论”,主张攻打大城市,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判断上,主张“一次革命论”,实行“关门主义”,主张“进攻路线”,结果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遭受了严重损失。中国的革命有他的特殊性,毛泽东对此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官、封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革命精神,是革命的同盟军和主力军,再者无民族独立等因素决定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性质决定革命任务和革命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打击的对象。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特殊之处,不懂得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一次革命论”的错误。

(四)群众路线的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的实际行动,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和智慧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5]713。因此,要一切依靠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先向群众学习,再教育群众。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先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性

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但是它发挥作用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全然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使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主观与客观不相符,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挫折。毛泽东则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使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相符合,真正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二)辩证性

毛泽东对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矛盾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在政治领域有不合理权威的破除和建立合理权威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军事领域有速胜论和持久战的关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打弱敌与打强敌的关系,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被占地方的关系,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与不打无把握仗的关系,补充休整与连续作战的关系;在经济领域有经济与战争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统一领导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关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对人的改造的关系;在策略领域有独立性与统一性结合的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在自然领域有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伦理领域有小人与君子的关系,圣贤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

(三)民族性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想为中国的老百姓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寻找一种能为中国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毛泽东运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与民间成语故事,运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抽象的方法论的理论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乐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理解、运用和掌握。由此可见,毛泽东方法论的民族性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搬硬套,而是要使其中国化,在每一特性中带有中国特点,用中国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四)能动性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6]477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自觉能动性这一方法论问题,并阐明了根据客观情况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贡献。毛泽东虽然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但是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言外之意,尊重客观规律只是基础和前提,要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能够建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思想遗产——毛泽东思想,是因为毛泽东在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贴近实际的毛泽东方法论思想作为指导。因此,我们研究和总结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对于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2013年6月份全党上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具有非常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李启芳.建国初期毛泽东工作方法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能动性方法论革命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