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口语课堂的文化植入
2014-04-10谭苏燕谢文亮
谭苏燕,谢文亮
(1.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 510320)
论生态口语课堂的文化植入
谭苏燕1,谢文亮2
(1.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 510320)
生态课堂是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从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口语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的、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系统。目前,文化意识薄弱和教材中文化素材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口语课堂文化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生态口语课堂进行文化植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词汇学习的文化植入,地域差异意识的文化植入,多样的文化输入方式,促成平衡性生态口语课堂的形成,建立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语言习得机制。
生态口语课堂;文化失衡;文化植入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的工具,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用目的语传情达意,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际。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不少英语学习者即使能说出准确无误的句子但却不能与英美人士顺利地沟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视了文化在交际中的作用。
一、生态口语课堂的内涵
生态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它的丰硕成果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应运而生。
豪根于1972年提出“语言生态学”这个术语,并将其定义为“研究一种语言与它生存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①参见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3-57页。近年来,VanLier将生态语言学与社会文化理论相结合,生态地考察二语习得过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生态化教育理念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教学矛盾和问题的策略。[1]
生态课堂是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从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口语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的、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系统。它与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类似,具有整体性、平衡性、变化性、开放性的特点。系统中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作为三个生态因子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共荣共生、动态平衡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保持生态课堂持续、稳定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生态口语课堂文化植入的必要性
在由教师、学生和环境组成的口语课堂的微观生态系统中,语言和文化同处环境生态因子内,它们互相依存,相互作用。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不同的土壤滋养着独具特色的语言。语言一旦离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将丧失生长的源泉,变成无本之木,晦涩无光。
语言和文化是外语学习的一体两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将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定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不仅应包含语言知识的习得还应兼顾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英语学习群体庞大,很多的孩子从小学甚至更早时期开始接触英语,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大学毕业后仍不能用英语和外国人顺利地沟通、交流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早在几十年前语言学家Lousdamen就曾说过:尽管外语教学很少把文化导入列为教学大纲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否认,文化学习无处不在,它是语言教学的应有之义,时刻影响着学习者的洞察力、期待值以及外语学习和教授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成功地习得第二语言。①参见韩晓玲:《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12期第29-30页。因此,在生态口语课堂进行文化植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三、生态口语课堂的文化失衡
生态口语课堂的构成要素中的环境,不仅指多媒体设备等组成的教学环境还包括意识、文化在内的社会环境。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更是取决于文化。能讲一口流利英语却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在外语的习得中只追求句法正确而忽视文化的学习。而文化意识薄弱和教材中文化素材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口语课堂文化失衡的主要原因。
1.文化意识薄弱
生态课堂中的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和影响,任意一个因子的状态和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连锁反应。在生态口语课堂中,如果教师文化意识淡薄,学生必然不会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尴尬状态,老师们的精力和时间主要放在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探寻出题规律,总结重要语法知识方面。受其影响,学生们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在高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对于几乎不属于测试内容的文化知识,师生们一致选择忽略。这种对人文素养的轻视必将使人们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2.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缺失
传统的外语学习观认为语言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受此影响,我们市面上的绝大部分口语教材都是以话题为主线,罗列大量与该话题有关的词汇、句型、对话等语言材料,而相关文化的内容却鲜有涉及。当语言学习者怀揣微末的文化常识而用语言知识将自己全副武装,信心满满地用外语与人进行交际时,现实的情况常常让他们强大的自信瞬间崩溃。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让他们找不到与人聊天的切入点,应对的不得体性甚至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因为人们可以原谅表达的不流畅但却无法容忍文化的冒犯。
四、生态口语课堂的文化植入策略
文化之于语言如同自然界之于生物,都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明确指出,教师不深谙文化知识不可能教好语言,学习者不掌握文化背景也不可能学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了解文化,不懂得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就不可能真正习得语言。①参见李锐:《从生态语言教学观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第87-89页。
1.词汇学习的文化植入
美国语言学家、转化生成法之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不是单纯依靠背诵、模仿养成的语言习惯。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往往强调词汇的识记与背诵,因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没有坚实的词汇基础,语言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但语言能力的发展光靠背诵词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进行口语练习时要注意词汇的文化植入。
一些诸如数字等很简单的词汇都可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地利用这些词进行文化输入,改善非源语环境中二语习得的文化体验缺失。例如,我们在讨论“数字与迷信”这一话题时,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国的不吉利数字都能侃侃而谈,都知道数字“4”之所以不吉,是因为它与“死”谐音,但只有少数同学知道西方充满迷信色彩的数字是“13”,不少高楼大厦都没有13楼。因为不少西方人认为13号是耶稣的受难日,而一起共进最后的晚餐的人数也是13,所以,“13”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如果13号恰逢星期五,则被称为“黑色星期五”,甚至“Friday-face”有“愁眉苦脸”之义。教师可以由此扩展,进行文化输入,让学生们了解到:在西方,星期天通常是人们穿戴整齐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因此“Sunday”或“Sunday-best”可指“最漂亮的衣服”。这种在口语课堂上借助词汇导入文化的方式可在不经意间扩充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生态平衡。
2.地域差异意识的文化植入
口语交际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得体性。得体就是语言运用要适情切景,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交际情境恰当地使用语言,即交际用语要根据交际对象、目的、场合来适时调整,不可固守僵化的交际模式。[2]
在进行“如何与陌生人交谈”的课程设计时,我们可将谈话对象假设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从而增加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文化敏感性。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域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就注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谈论的话题也不同。谈论天气是人们对英国人“绅士风度”的注脚,和英国人谈论天气被认为是见面或搭讪的合理开场白。如果你想和一位英国女士或先生交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你完全可以谈天气。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话题,即使最沉默寡言的英国人也会搭腔。而在美国,用谈论天气作为开场白的情况并不常见。相对于保守的英国人,美国人显得更开朗和随意,他们也乐于谈论彼此的生活,因此人们见面经常会说“How’s your weekend?”,“How’s ev⁃erything going?”下课后见面也常会问起你上课的感受等。并且即使在美国,北部和南部的美国人的交往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南部人比较热情,不论认识与否,见面时都会友善地问候打招呼,但美国北部人却不轻易和陌生人说话。这些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虽然不曾出现在教科书上,但却是跨文化交际的必备常识。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灌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交际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人们的会话特点,力求达到交际的适宜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不仅可弥补教材中缺失的文化部分,转变生态口语课堂的文化失衡现象,也可增加口语训练的实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口语课堂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态平衡模式。
3.多样的文化输入方式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生态的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材是生态功能因子,是教学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生态系统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3]因此文化的输入要以教材为根本,结合教材内容讲授文化知识。但同时,口语课的教学也不应仅仅拘泥于教材,而应随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口语教学的生态环境,使文化输入的多样性成为可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更丰富、更鲜活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也可利用电教设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引领学生们去讨论在该种情景下的合理应对策略。这种在观察、思考、对比的探寻过程中习得的文化知识,是真正可以融入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内化为其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观看原版电影,真切地感受不同民族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交际特点,这种调动一切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比单纯听教师讲授更有效得多,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口语课的教学不应拘泥于教材,文化的输入更不应刻意为之,而应在不经意间点滴渗透。
生态化口语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在不断冲突、调整、变化中走向平衡和共生。生态化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生态主体借助语言这一功能因子在任何生态环境下都能顺畅、得体地与人进行交流。这对人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文化误解是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面对目前因忽视文化植入而出现的口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植入有机结合,促成平衡性生态口语课堂的形成,建立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语言习得机制。[4]
[1]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20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32-36.
[2]周烈.外语教学与语言交际的得体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1-7.
[3]赵爽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5-36.
[4]汪缤,何继修.论生态外语课堂的文化植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3):96-99.
On Cultural Input in Ecological Oral English Classroom
TAN Su-yan1,XIE Wen-liang2
(1.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gndong,510006;2.Editorial Office,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Guagndong,510320)
Ecological Class is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ecology i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linguistics and teaching ecology,oral English class is a microscopic,sustain⁃able developing system with vitality.Currently,the absence of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 lack of cultural mate⁃rials in textbooks are major causes of culture imbalance in ecological oral English classroom.Therefore,input⁃ting culture in ecological oral English classroom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urgent.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input culture through vocabulary learning,regional difference awareness culti⁃vating and the diverse cultural input mode.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oral Eng⁃lish class and establish overal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echanism.
ecological oral English classroom;cultural imbalance;cultural input
H319.1
A
1007-6883(2014)04-0105-04
责任编辑 温优华
2014-02-19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880074)。
谭苏燕(1975-),女,湖南湘潭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