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设置技巧及效果分析
2014-04-10姜凯
姜凯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不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而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科学的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就该话题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控制设问的难度,学生乐于研究问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过渡的心理状态,通过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原有知识状态失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新旧知识相互摩擦碰撞,推进学生知识平衡的移动,达到理想的潜在发展水平.设问的难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大堆问题,很多是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的虚假设问,学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不需要开动脑筋,久而久之就失去回答的兴趣;有些教师怀疑学生的能力,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到,将一些内容拆分成很多细小的问题,啰啰嗦嗦,将知识嚼碎喂给学生,这些过多、过碎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感到身心疲倦;但是过难、过大的问题也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高不可攀,从而失去探究的信心,使课堂陷入冷场的状态.
例1 如表1所示,在学习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相互关系时,教师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设计相关设问.
表1 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下面是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
甲:①1 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规律是什么?如何加以解释?②气体体积受到哪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乙:①从物质状态的角度把表格中的物质分成几类?②比较表中的固体和液体,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可能原因是什么?③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气体的体积有何关系?外界条件如何影响气体的体积?
学生进入高一,刚刚接触物质的量,对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物质的量的运用比较生疏,加上甲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大,学生很难一下子从表格中发现规律,更加谈不上去解释规律.相比较而言,乙教师设计的问题大小比较适中,层次性比较明显,学生在设问的引导下容易发现其中规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几乎相同,而等物质的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差距较大,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交流讨论,最终顺利得到相关结论.
二、在思维的矛盾处设问,挖掘知识的内涵
设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矛盾,矛盾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已有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之间的落差导致学生思维上产生矛盾,教师在矛盾之处设问,作为突破口,不能简单讲解新内容是什么,而要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良机,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例2 盐类的水解是选修四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设问如下:
①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能否举例说明盐溶液的酸碱性?
②实验证明CH3COONa溶液呈碱性,在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的电离?
③溶液中的H+和OH-均来自于水,H+的浓度小于OH-,其原因可能是?
④如何用化学用语来表达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过程?
⑤如何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⑥观察比较盐类水解和酸碱中和反应,二者有何关联?
⑦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如何理解?
学生的困难在于学习的盐类的水解平衡与长期建立的酸碱中和存在较大的认识矛盾.学生总是认为酸碱不能共存,怎么现在却出现了盐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和碱.设问从实验事实出发,研究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离子浓度大小变化的原因,从平衡移动加以解释说明,用化学用语进行表示,将盐类水解与中和反应进行比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习题设置的技巧
除了课堂上的设问外,课后的习题也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具体问题,习题解答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技巧的过程,更应该是通过习题沉淀科学思想的过程,提高思维品质的过程.比如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巧设迷惑性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克服思维定势,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生在习题中遇到新的类型时感到比较棘手,其障碍在于不善于进行新旧模型的对比,去研究和认识新、旧模型上的共性,从而无处下手.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洞察新旧模型间的共性,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3 物质A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 中的转化率分别为a1和a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物质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均增大 B.a1、a2均减小
C.a1减小,a2增大 D.a1增大,a2减小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不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而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科学的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就该话题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控制设问的难度,学生乐于研究问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过渡的心理状态,通过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原有知识状态失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新旧知识相互摩擦碰撞,推进学生知识平衡的移动,达到理想的潜在发展水平.设问的难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大堆问题,很多是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的虚假设问,学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不需要开动脑筋,久而久之就失去回答的兴趣;有些教师怀疑学生的能力,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到,将一些内容拆分成很多细小的问题,啰啰嗦嗦,将知识嚼碎喂给学生,这些过多、过碎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感到身心疲倦;但是过难、过大的问题也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高不可攀,从而失去探究的信心,使课堂陷入冷场的状态.
例1 如表1所示,在学习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相互关系时,教师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设计相关设问.
表1 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下面是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
甲:①1 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规律是什么?如何加以解释?②气体体积受到哪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乙:①从物质状态的角度把表格中的物质分成几类?②比较表中的固体和液体,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可能原因是什么?③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气体的体积有何关系?外界条件如何影响气体的体积?
学生进入高一,刚刚接触物质的量,对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物质的量的运用比较生疏,加上甲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大,学生很难一下子从表格中发现规律,更加谈不上去解释规律.相比较而言,乙教师设计的问题大小比较适中,层次性比较明显,学生在设问的引导下容易发现其中规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几乎相同,而等物质的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差距较大,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交流讨论,最终顺利得到相关结论.
二、在思维的矛盾处设问,挖掘知识的内涵
设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矛盾,矛盾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已有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之间的落差导致学生思维上产生矛盾,教师在矛盾之处设问,作为突破口,不能简单讲解新内容是什么,而要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良机,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例2 盐类的水解是选修四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设问如下:
①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能否举例说明盐溶液的酸碱性?
②实验证明CH3COONa溶液呈碱性,在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的电离?
③溶液中的H+和OH-均来自于水,H+的浓度小于OH-,其原因可能是?
④如何用化学用语来表达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过程?
⑤如何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⑥观察比较盐类水解和酸碱中和反应,二者有何关联?
⑦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如何理解?
学生的困难在于学习的盐类的水解平衡与长期建立的酸碱中和存在较大的认识矛盾.学生总是认为酸碱不能共存,怎么现在却出现了盐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和碱.设问从实验事实出发,研究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离子浓度大小变化的原因,从平衡移动加以解释说明,用化学用语进行表示,将盐类水解与中和反应进行比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习题设置的技巧
除了课堂上的设问外,课后的习题也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具体问题,习题解答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技巧的过程,更应该是通过习题沉淀科学思想的过程,提高思维品质的过程.比如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巧设迷惑性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克服思维定势,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生在习题中遇到新的类型时感到比较棘手,其障碍在于不善于进行新旧模型的对比,去研究和认识新、旧模型上的共性,从而无处下手.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洞察新旧模型间的共性,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3 物质A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 中的转化率分别为a1和a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物质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均增大 B.a1、a2均减小
C.a1减小,a2增大 D.a1增大,a2减小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不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而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科学的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就该话题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控制设问的难度,学生乐于研究问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过渡的心理状态,通过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原有知识状态失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新旧知识相互摩擦碰撞,推进学生知识平衡的移动,达到理想的潜在发展水平.设问的难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大堆问题,很多是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的虚假设问,学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不需要开动脑筋,久而久之就失去回答的兴趣;有些教师怀疑学生的能力,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到,将一些内容拆分成很多细小的问题,啰啰嗦嗦,将知识嚼碎喂给学生,这些过多、过碎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感到身心疲倦;但是过难、过大的问题也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高不可攀,从而失去探究的信心,使课堂陷入冷场的状态.
例1 如表1所示,在学习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相互关系时,教师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设计相关设问.
表1 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下面是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
甲:①1 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规律是什么?如何加以解释?②气体体积受到哪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乙:①从物质状态的角度把表格中的物质分成几类?②比较表中的固体和液体,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可能原因是什么?③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气体的体积有何关系?外界条件如何影响气体的体积?
学生进入高一,刚刚接触物质的量,对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物质的量的运用比较生疏,加上甲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大,学生很难一下子从表格中发现规律,更加谈不上去解释规律.相比较而言,乙教师设计的问题大小比较适中,层次性比较明显,学生在设问的引导下容易发现其中规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几乎相同,而等物质的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差距较大,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交流讨论,最终顺利得到相关结论.
二、在思维的矛盾处设问,挖掘知识的内涵
设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矛盾,矛盾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已有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之间的落差导致学生思维上产生矛盾,教师在矛盾之处设问,作为突破口,不能简单讲解新内容是什么,而要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良机,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例2 盐类的水解是选修四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设问如下:
①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能否举例说明盐溶液的酸碱性?
②实验证明CH3COONa溶液呈碱性,在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的电离?
③溶液中的H+和OH-均来自于水,H+的浓度小于OH-,其原因可能是?
④如何用化学用语来表达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过程?
⑤如何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⑥观察比较盐类水解和酸碱中和反应,二者有何关联?
⑦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如何理解?
学生的困难在于学习的盐类的水解平衡与长期建立的酸碱中和存在较大的认识矛盾.学生总是认为酸碱不能共存,怎么现在却出现了盐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和碱.设问从实验事实出发,研究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离子浓度大小变化的原因,从平衡移动加以解释说明,用化学用语进行表示,将盐类水解与中和反应进行比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习题设置的技巧
除了课堂上的设问外,课后的习题也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具体问题,习题解答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技巧的过程,更应该是通过习题沉淀科学思想的过程,提高思维品质的过程.比如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巧设迷惑性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克服思维定势,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生在习题中遇到新的类型时感到比较棘手,其障碍在于不善于进行新旧模型的对比,去研究和认识新、旧模型上的共性,从而无处下手.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洞察新旧模型间的共性,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3 物质A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 中的转化率分别为a1和a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物质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均增大 B.a1、a2均减小
C.a1减小,a2增大 D.a1增大,a2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