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4-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居家老年人社区

于 晶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0)

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于 晶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增强居家老人的自我护理意识及护理知识含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社区居家老人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0例接受定期随访,每周访视1次,每次30~45 min,老人可随时与社区护士联系,同时接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后,两组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居家老人的自我护理意识及护理知识含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健康老化问题成为全世界主要的研究课题[1]。西方发达国家现不再以机构式护理为主,而纷纷开展社区式、居家式的护理,虽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欧美等国家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两类居家护理:居家护理服务和家务协助。目前我国居家护理还处于低层次零散状态,尚未形成独立、科学的家庭护理体系。鉴于此,我们对社区居家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居家老人的社区护理模式,为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本社区居家老人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取的原则,在本社区居家老人中抽取60例为干预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5.7±4.06)岁;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4.5±4.7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来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纳入标准:①居住社区,年龄≥60周岁的居家老人;②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言语表达,与调查员沟通无障碍;③排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重症和疾病终末期患者。

1.2 方法

1.2.1 基线评估

社区护士深入居家老人家庭,与老人交谈,回答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老人的信任;说明干预的目的,征得老人的同意和积极配合,对不愿参加者表示理解和尊重。评估居家老人的一般资料、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程度。初次评估后,发给老人宣传手册,并引导老人阅读。

1.2.2 试验组

1.2.2.1 干预形式:每周对居家老人家庭访视1次,每次30~45 min,老人可随时与社区护士联系。

1.2.2.2 干预内容:根据基线评估时居家老人的各方面情况,社区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居家老人进行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帮助居家老人建立通畅的情绪宣泄渠道,鼓励其对配偶、子女、朋友、社区护士倾诉,用积极的情绪和坚定的语言引导老人建立平衡的心理状态;对心理有问题的老人,如有严重的抑郁、失眠及多种躯体化症状,或有自杀倾向或行为者,护士负责联系医院的心理医师给予治疗[2-4]。②慢性病管理。指导有慢性病的老人积极就医,教会其慢病防治的知识,教会其疾病发作的信号,告知其一旦发现发作信号,立即与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对服药的老人,帮助其做好药物标记;向老人讲明不同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嘱其按医嘱服药。③居家环境安全指导。告知老人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内灯光亮度合适,夜间使用小夜灯;居室内家具摆放整齐;教会老人基本的用电和防火常识[5]。浴室地板采取防滑措施,必要时安装浴室扶手;嘱老人衣服裤子的长度和宽度适宜,鞋子要注意防滑,以防跌倒。④社会支持。鼓励老人子女多回家,多与老人沟通;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联欢会等建立老人之间的交流平台,扩大老人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让老人即可丰富的生活,又可发挥余热。

1.2.3 对照组:社区护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患者有问题可与社区护士联系,护士对其家庭进行访视,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1.3 评价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该量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简化而来,由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条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与WHO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数据处理

采用SΡ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得分比较见表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得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 环境领域试验组 30 21.57±3.89 19.53±3.26 24.37±2.22 25.87±2.46对照组 30 23±3.94 20.67±3.74 25.27±2.53 26.57±2.49t值 -1.419 -1.251 -1.464 -1.096Ρ值 0.923 0.772 0.507 0.76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得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 环境领域试验组 30 24.87±1.96 24.27±1.87 25.67±2.95 27.8±1.58对照组 30 22.93±3.9 20.96±3.55 25.89±2.06 25.71±2.3t值 2.408 4.469 -0.336 4.037Ρ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3.1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居家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生活质量: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告知其不健康的行为对身体的危害性,并教其掌握一些慢性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教会其识别发病的信号,并及时与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教会其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其做好药物标记。通过干预手段,提高其生活质量[6]。

3.2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居家老人在心理状况:居家老人易感孤独,加上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心理,严重的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减退、抵御不住各种疾病的入侵,甚至会引发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最希望获得的是情感支持[7]。因此,本研究以居家老人的护理需求为导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为其提供“精神赡养”,使之有强烈的心理归属感。本研究结果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家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3.3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居家老人的社会关系状况:社区居家老人的社会关系普遍比较简单,能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不多,加上子女工作繁忙,与老人沟通较少,使其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少。因此,本研究鼓励老人子女多回家,多与老人沟通;鼓励老年人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联欢会等建立老人之间的交流平台,扩大老人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让老人即可丰富的生活,又可发挥余热,从而提高其社会关系状况[8]。

3.4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居家老人的居家环境安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如视力、听力下降,皮肤感觉功能减退等,容易引起意外情况的发生,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居家老人普遍对防跌倒的认知不高,独居更是跌到的危险因素。而不适宜的地面环境、卫生设施、家具、灯光等是诱发老年人跌倒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因此,本研究中社区护士对社区居家老人的居家安全环境项目加强宣教,包括地面、浴室、电线、室内灯光及温度、取暖设备、家具放置、衣着长度、床单元高度等知识的教育,并给予现场指导,以提高居家老人识别居家环境危害的能力,改善居家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老人的居家环境安全情况有明显的改善[9]。

4 结 论

在高龄化逐渐严峻的今天,政府、社会及相关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联合起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经济收入,组建适合居家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重视和发展社区护理和居家养老[10]。对社区居家老年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有利于改善其生理方面、心理状况方面、社会关系及居家环境安全意识,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1] 李德华.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0,38(1):65.

[2] 郝元涛,方积乾,Ρower,等.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75.

[3] 李玉翠,王茹玲,吴垠,等.1340例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3):248-250.

[4] 杨秀婷,高振伟,王桂茹.影响长春市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单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32-2334.

[5] 陶红,姚中华,叶盛,等.上海市南汇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412-1414.

[6] 闫丽,李新辉,吴书超,等.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其认知情况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399-1402.

[7] 尤黎明,张军,刘可,等.老年人跌倒的有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69-572.

[8] 柏友平.现代健康意识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65-66.

[9] 高玉霞,李文涛,张秀敏.影响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35-36.

[10]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5.

R47

B

1671-8194(2014)10-0211-02

猜你喜欢

居家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