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个途径
2014-04-09苗乃吉
苗乃吉
摘要: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历史学科在三维目标设计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关键词:历史 人文素养 课堂教学
从根本上讲,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歷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那么,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具人文味呢?在这里,笔者就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较的浓厚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素材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优秀的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文章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能使学生从历史角度来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又如,在讲解完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节用”的平民思想,还有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古代伟大思想家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体验先人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切身体验。
二、充分运用历史教材的隐性知识进行教学,发掘其中内在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正文中含有大量的图片、注释和思考题目,课后还有相应的知识链接、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这些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一定会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以课本中的图片为例,这些图片出现在课文中的相应段落,弥补了教材文字叙述的不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历史,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讲解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时,就可以充分借助用课文中的图片进行教学。如第八课“笔墨丹青”,讲到中国唐代绘画的特点时,教师一般会提到唐代绘画的特点是画家们注意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讲到这里时,学生往往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本上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体味吴道子的名作《送子天王图》。这幅作品反映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抱着他进入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画面中净饭王抱着刚刚出生的悉达多太子,表情严肃,举止端庄。在他面前,众神伏地而拜,表现出张皇失措的样子,这样十分巧妙地反映出释迦牟尼的高贵和尊严。学生在体味这幅画作时,进一步加深了对唐代绘画特点的认识。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这种教学方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品悟历史图片中,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增强了人文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课堂是师生情感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成果的分享者,起着 “人格引领”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和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的活动。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师可提倡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来发表见解。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这一节课中,谈到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这个问题,教师可提问:“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呢?”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有的学生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一种历史的反动;有学生认为袁世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这是一大进步。在讨论中,学生互相交流观点,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采取这样的形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指导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改变应试教育下教师单纯让学生记忆答案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人生,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和培养创造能力。
四、在历史课堂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地方性历史的讲解,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习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这节课时,我就充分运用地方历史资料进行教学。讲到西周分封制的情况,我就拿本地区寿光西周时期纪国作例子来说明。寿光是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东夷族的主要发源地,境内文化遗址众多。比较出名的纪国故城,就位于寿光市城南十五公里处的纪台镇纪台村。这个纪国就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封国,后来周庄王七年(前690年),齐灭纪后,改称为剧邑,战国时为齐国所辖。《寿光县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也。”学生听了之后比较亲切。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通过这种对地方历史的讲解,可使学生对本地的历史地理、社会沿革、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有所了解和认识。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通过利用这些地方历史中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也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乡、对社会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努力学习文学、语言、哲学、民俗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还应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进行自我内心反省、感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朱汉国等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责编 张翼翔)